安源區投入2.1億元改造35個老舊小區,惠及居民1.3萬余戶——

老舊小區變新 居民心情變爽

2020年01月14日07:39  來源:江西日報
 

安源新村小區改造后,居民有了活動場所。記者 曹誠平攝

“這還是以前那個雜草一人多高、到處亂搭亂建、糞便遍地流淌的小區嗎?怎麼感覺像個新小區?”1月8日,市民彭先生走進萍鄉市安源區安源新村小區,看著眼前煥然一新的小區,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彭先生所看到的,只是安源區35個改造好的老舊小區之一。2019年,安源區按照“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的原則,大力推進老舊小區改造,一個個昔日環境臟、差、亂,設施老、破、缺的小區面貌一新。人居環境變好了,居民的幸福指數也迅速“飆升”。

安源新村小區建於2003年,共有居民2638戶9000多人,是萍鄉市最大的工礦小區。由於小區大,又是開放式的,加之物業管理不到位,時間一長,各種臟差亂問題開始出現。“化糞池堵塞200多個,糞水橫流﹔路燈損壞300多盞,晚上黑咕隆咚的﹔下水道蓋板損壞1000多平方米,晚上都不敢在小區散步,怕一不小心掉進下水道了﹔許多居民在小區種菜、養雞、養豬。改造之前,整個小區簡直就是一個破爛雜亂的大村庄。”安源區竹塘社區主任王婷說。

2019年6月1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順應群眾期盼改善居住條件。安源新村小區的居民,就是這項民生工程的受益者。安源區相關部門在反復論証、充分聽取居民意見的基礎上,對小區基礎設施重新進行規劃設計。投入資金2700萬元,道路“白改黑”,外立面統一翻新,建設停車位3000多個,栽植綠化帶5萬平方米,更換路燈309盞,拆除違章搭建312處。短短3個多月,昔日臟差亂的“破爛小區”,就變成了干淨整潔、設施齊全的花園小區。

安源新村小區只是安源區老舊小區改造成果的一個縮影。據了解,安源區35個老舊小區的改造,總投入2.1億元,改造樓棟761棟,惠及居民13251戶。安源區著力打造“六有”品質小區:有完善的基礎設施、有整潔的居住環境、有配套的公共服務、有長效的管理機制、有特色的小區文化、有和諧的鄰裡關系。

根據打造“六有”品質小區的目標,安源區把老舊小區普遍存在的水、電、氣遷改,污水排放、拆違復綠、物業管理等進行統籌整治,並增加停車位、海綿城市設施等,一攬子解決老舊小區存在的各種難題。改造全部完成后,各小區內實現路平、水通、燈明、見縫插綠,居民生活環境極大改善。

剛開始,有的居民對老舊小區改造持懷疑態度:“這麼破舊的小區,政府真的會投入資金來改造?不是借老舊小區改造來拆違吧?”安源新村小區居民李春生違章搭建了一個小院子。工作人員沒有馬上強拆,而是先去改造其他地方。李春生看到經過改造的地方變得漂漂亮亮,自己主動把違章搭建的院子拆除了。

在安源新村小區的居民活動廣場上,20多名婦女在跳健身舞。76歲的小區居民劉雄輝樂呵呵地說:“以前這麼大的小區,連個散步的地方都沒有,現在小區健身廣場、閱覽室、乒乓球室都有,生活可充實了!”

老舊小區改造,不只是改造硬件,同時也要提升軟件。建於1998年的聯建小區,有321戶住戶,此前一直沒有物業。此次改造,相關部門引導業主成立了業委會,引進物業公司進行管理。王婷告訴記者:“過去,由於環境不好,許多居民搬離了小區。改造之后,小區變美了,環境變好了,許多居民又搬回小區生活。”

記者手記

既要“好看”更要“好住”

老舊小區改造,是一項關系到居民“舒適感”的民生工程,不僅硬件要翻新,還要提供養老托幼、醫療助餐等保障。改造后的小區既要“好看”,更要“好住”。

老舊小區改造以消除隱患、創造優美環境、完善小區功能、達到“舒適”程度為目的,這就意味著它的推進不僅取決於建設投入,更取決於社會治理能力、基層組織動員能力,同時離不開廣大群眾的共謀、共建、共管、共評、共享。因此,在改造中,應尊重民意,結合實際對小區進行改造,讓老舊小區迸發新活力,讓居民收獲更多幸福感。(彭清華 記者 曹誠平)

(責編:毛思遠、邱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