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高鐵成為人們出行的首選,成為一張靚麗的國家名片,南昌西站行車值班員張小鵬是一名“高鐵指揮員”,在行車崗位工作40余年,見証了中國鐵路的發展史,他就要離開他最愛的行車崗位,今年是他退休前的最后一個春運。
1981年剛參加工作時,他在皖贛線作業,一天接不了幾趟車,車速也慢。於是有人調侃“皖贛皖贛,玩玩干干”。三十多年過去了,2015年,為了南昌西客站工作接續到位,把他從老站調到了新站。在這個離家較遠的崗位,一干又是六年。作為車站值班員,每班要指揮上百列高鐵在南昌西站安全平穩的運行,維護良好的列車運行秩序,保障列車的准時到達和出發。如今,車速比以前快了十多倍,每天要接300多趟車,忙得根本停不下來。
鐵路是個大聯動機,隻認真做好自己的事,對於安全行車來說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做好互控、他控。調度所下達的階段計劃序列表是排列接發列車依據,車間每班也會制訂運行圖防錯辦自控表,核對這兩個表也是車站值班員的一項重要工作。鐵路行車就是這些瑣碎、重復的工作,安全是重中之重,要保障安全,就必須扎實、細致、嚴謹、認真。如今,車站值班員“眼看、手指、口呼”制度已在他腦海裡深深扎根。春運期間,經常忙到一餐飯分三次吃,但是他的標准從來不會降低,不會簡化。張小鵬說:“隻有一切按標准做、按程序走,才能確保高鐵和旅客安全萬無一失。”
安全生產是鐵路運輸工作的重中之重,不僅是技術過硬就可以了,而且要做好“傳、幫、帶”,自己技術再好,渾身是勁也不能完全派上用場,隻有讓更多的人掌握了技術,車站的安全才能得到保障。為了讓行車班組新進的職工少走彎路、盡快熟悉並掌握崗位操作技能,他對自己的業務技能從不保留,做到有問必答、發現問題主動出擊,與大家深入探討規章制度、作業方法,把自己掌握的技術和總結出來的工作方法毫無保留地與大家分享。
擔任過車站值班員的都知道,在作業時碰到要在“運統-46”上登記故障、施工時,作業地點裡程很難記住。一旦設備臨時發生故障,再去翻找《站細》,一是會手忙腳亂,二是一急還有可能翻不到,尤其像他這把年紀的人。意識到這一點之后,他想了個點子,建議車間把《站細》裡進站信號機的站界裡程打印出來,貼在工作台上,方便車站值班員登記故障及施工時查閱。一次因為突發狀況,車站臨時需要進入站場處理,他便迅速登記好影響地點和裡程,並及時向調度申請進入站場需要的時間。等調度命令下達、上道處理完畢,剛好是利用接發列車空隙,沒有對列車運行造成影響。
時刻緊盯作業屏幕,核對列車時刻表,“干一鉤劃一鉤”已經是長年養成的習慣。“小四班制”讓他在每個白班下班后抓緊用餐,休息到次日凌晨1時,繼續當班到9時。春運期間,南昌西站一套班下來,要接發列車300余趟,平均每5分鐘接發一趟列車,作業量相比平時明顯增加。有人問他,不到一年就要退休了,你就不想申請換個輕鬆點的崗位嗎?他的答案很明確:從沒有想過,西站人員一直很緊張,一個蘿卜一個坑,踏踏實實把工作干好,站好最后一班崗。在工作崗位上堅守40余年,沒有發生過任何一起安全事故,確保旅客和高鐵安全是他的職責也是他心中堅守的信念。
張小鵬的工作很平凡,看起來也有些平淡,但他深知耐得住枯燥寂寞,才能守得住高鐵安全。在接下來不多的時間,他也同樣在崗一分鐘,認真六十秒。(楊勇 黃玲)
供稿:中國鐵路南昌局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