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紅色基因 奮戰防控一線

——蓮花縣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紀實

2020年02月18日11:40  來源:江西日報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蓮花縣始終把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作為檢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的“試金石”,充分發揮紅色基因傳承的精神高地和各級黨組織戰斗堡壘、廣大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全縣513個基層黨組織和1.1萬余名黨員干部迅速行動起來,沖鋒在前、奮勇攻堅,為遏制疫情擴散蔓延提供堅強組織保証。

  強引領、重擔當,黨組織筑牢防控“紅色堡壘”

  1月28日,該縣琴亭鎮金家村的黨員、預備黨員、入黨積極分子等47人自發組成4個黨員疫情防控小分隊,村黨支部書記金望明和防疫志願服務者戴著口罩、拿著擴音器上門進行防疫宣傳,至今已堅持12天。這是該縣黨員防疫志願服務隊奮戰在農村防疫一線的縮影。

  疫情防控,農村是薄弱環節。該縣把疫情防控作為一次特殊的黨員“黨性體檢”,13個鄉鎮黨委的黨員干部全部下沉到農村一線,組建黨員防疫志願服務隊157支。按照村民小組劃分區域,由“1名村干部+1名黨小組組長+3至5名黨員”組成疫情防控小分隊785支,引導黨員在疫情防控中當好防控宣傳員、排查員、監測員、勸導員、信息員。目前,已發放防控宣傳單5萬余份,摸排武漢返蓮人員600余人,勸回出游或來訪人員2.3萬余人次,勸導推遲、取消農村紅白喜事130余起。

  該縣緊盯防疫一線重點單位部門,衛健、市監、公安、交警等部門的黨員干部全員備戰,24小時值班,設置黨員“先鋒崗”86個,在高速公路出入口等監測體溫3.1萬余人次,對農貿市場等公共場所進行藥物消殺面積達34余萬平方米,關閉公共娛樂場所、農村小賣部等620余個。

  沖在前、作表率,黨員成為最強“防控屏障”

  除夕當天,該縣人民醫院急診一室的微信工作群內彈出一條消息:“領導,我申請去發熱門診值班,作為一名黨員,我不怕困難、不懼危險,在危機面前我一定要沖在最前線,為蓮花人民的健康保駕護航。”消息的發出者是醫生鄧水生,有著9年黨齡的他在第一時間遞交了“請戰書”。面對疫情防控的嚴峻形勢,像鄧水生這樣主動申請值班的黨員醫生僅縣人民醫院就有29名。

  哪裡最危險,哪裡就有黨員沖鋒在前。一線有“白衣天使”主動請戰,后方有“第一書記”、村黨支部書記等黨員保駕護航。

  同是除夕,在泉南高速蓮花縣升坊鎮出入口的路邊上,該縣升坊鎮石江村駐村第一書記彭文平正在吃方便面。沒吃上兩口,匝道上一輛挂著外地牌照的轎車駛來,彭文平放下泡面向車子奔去。戴好口罩、攔車、指揮停靠、測體溫、登記信息,彭文平熟練地操作著。從除夕那天起,這個路口就是他的工作場所。“我是第一書記,為了全村人的平安,一定要守好門。”彭文平說。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廣大黨員的示范帶領下,該縣干部群眾立足本職、堅守崗位、眾志成城,凝聚起了抗擊疫情的強大合力。

  感黨恩、跟黨走,在戰“疫”中鞏固脫貧成效

  在這次戰“疫”中,還有一個群體在默默助力。

  2月7日,蓮花縣紅十字會收到一份特殊的愛心物資,該縣神泉鄉永坊村村民張德生將殺好的一頭黑豬送到協會,捐給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張德生是2014年建檔立卡貧困戶,通過養豬在2016年脫貧。今年他養了野豬200多頭,黑豬、花豬100多頭,看到醫護人員為救護病人日夜戰斗,決定將市值約6000元的一頭黑豬捐獻出來。他說:“我在黨和政府的幫助下脫了貧,現在疫情蔓延,我想為社會做點貢獻。”

  脫貧不忘感黨恩,抗擊疫情沖在前,像張德生這樣積極助力疫情防控的貧困戶還有很多。貧困戶的感恩進一步激發了全縣黨員干部的干事創業熱情,黨員干部在積極抗擊疫情的同時,仍然牽挂著貧困群眾。

  防疫期間,該縣良坊鎮新田村的貧困戶定期收到黨小組長送上門的蔬菜,蔬菜來自新田村的蔬菜基地。該基地通過“合作社+貧困戶”模式經營,是帶動貧困戶脫貧的有力舉措。然而受疫情影響,眼下基地的蔬菜出現滯銷。新田村兩委得知后,立即召開黨員、組長會議,倡議組織黨員干部幫助分銷。村裡每個小組的組長統計需要蔬菜的農戶數量,統一去基地預定採購,每天派3到5名黨員去採摘,並在上門分發時優先照顧困難戶。此舉既緩解了合作社的經營壓力,更保障了困難家庭的生活需求。

  在疫情防控期間,該縣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為貧困戶代購生活物資3657件,代辦醫保報銷等事項2246件,走訪慰問困難群眾3467人次,幫助解決實際困難5622件,確保了疫情防控與脫貧攻堅雙推進、兩不誤。(駱 輝 文 玲)

(責編:邱燁、帥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