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摸底: 做到不漏一戶,不少一人
“我們全縣約有4.3萬名中小學生,自江西省教育廳印發《關於江西省中小學2020年寒假及春季學期延期開學期間線上教育教學實施方案》以來,我們為了做到線上教育教學‘決不落下一個孩子’,首先對孩子們上網情況進行了調查摸底。”蘆溪縣教育局副局長王紅向記者介紹。
“不調查不知道,一調查嚇一跳。”王紅告訴記者,通過縣鄉村三級聯動,並以校為單位,以班級為單元,進行調查摸底,發現全縣總共約4.3萬名學生,居然有5300名學生無法實現線上學習。
王紅介紹,這5300名學生無法實現線上學習的原因主要有三類:一類是貧困地區的孩子與家庭,沒有錢安裝網絡和購買智能手機或者電視﹔一類是家長不重視網絡教學,心存僥幸心理,認為疫情很快會過去,因此沒有給孩子配備電視、電腦或者智能手機﹔一類是有些家庭一直就沒有安裝網絡。
精准施策:7天讓5300名學子上網學習
“謝謝老師的關心,讓我能與同學們一樣在網上學習。”說這話的是蘆溪鎮第二中心學校404班學生黃晨旭。
全省延期開學,各中小學生都在家進行線上學習,在這高速發展的網絡時代,對於大部分孩子都不是問題,可卻讓黃晨旭犯了難,因為他年前隨父母去了偏遠的外婆家做客,而偏遠的鄉村網絡信號薄弱,電視未接網絡、手機信號也時有時無。為了讓孩子線上學習,外公翻越大山找到有網絡信號的地方,用木頭和塑料薄膜搭起了一座小木棚,母親每日陪伴孩子在小木棚裡學習,外婆每日下山送飯。
學習和吃飯的問題解決了,可是手機流量不夠的問題接踵而至,媽媽的手機接連收到一條條流量超支導致電話欠費的短信。
調查中,蘆溪縣教育部門得知這一情況,教育局電教站負責人倪艷嬌立即為家長應急,先幫其手機充值話費並開通無限量套餐,及時解決因流量不夠無法繼續上課的問題。
王紅告訴記者,根據調查摸底的情況,對5300名不具備網上上課條件的孩子採取了精准施策,對貧困家庭的孩子,全力幫扶解決﹔對不重視網絡學習的家長,由班主任和科任老師主動聯系家長,讓家長從思想上認識到網絡學習就是正式上課。值得一提的是,分管教育的副縣長劉潔蘭發動電信、移動等4家運營商積極應對,主動上門解決實際問題。如針對各運營商提出的“各地相繼封路,裝維人員無法通行”等困難,協調各部門發放通行証,順利解決裝維人員上門服務的問題。
另外,還採取村委包干,戶戶落實的辦法,針對家長情況特殊(如智障、聾啞等)不會操作的學生家庭,學校派本村附近老師上門一對一幫助﹔針對因疫情在縣外的學生,積極聯系當地教育局做好工作。
王紅向記者介紹,經過針對性施策,7天內解決了全縣5300名學子網絡學習的難題。
共聚愛心:各界伸援手 解燃眉之急
“大姐你用手機學習,弟弟你用電視學習,我用手機聽課,咱們三個都不耽誤。”蘆溪縣宣風鎮竹垣村九年級學生甘小娣手捧著一部新的智能手機,高興地對姐姐說。但在2月10日前,甘小娣還在為沒法網上上課犯愁。
原來,甘小娣的父母親都是殘疾人,無勞動能力,沒有經濟來源,是竹垣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延遲開學,全省學生在家線上學習,可是一台電視機、一部手機滿足不了姐弟三人的學習需求。得知這一情況后,宣風鎮竹垣村黨支部書記劉定煥伸出援手,自費購買了一部智能手機,並讓店家下載好贛教雲APP,讓三個孩子可以在家同時線上學習。
在蘆溪縣,類似這樣的好心人不是孤例。“謝謝黨和政府,謝謝好心人,讓我兒子有了電視可以學習。”3月3日,蘆溪縣宣風鎮盤田村貧困戶黃林水說。
兒子黃小鑫3歲時,黃林水的妻子因病去世,家裡生活一直比較困難,雖然家裡有電視機,但是已經老化,屏幕常有雪花點,黃林水又不會使用智能手機。
村干部尹明亮與郭育義了解到這一情況后,准備借一台電視機給孩子學習。在村裡做家電生意的鐘敏、鐘雪婷夫婦得知黃小鑫的情況后,便捐贈一台新液晶電視,方便孩子線上學習,並聯系安裝好網絡。
“眾人拾柴火焰高,要讓停課不停學不落下一個孩子,僅依靠政府與學校還不夠,需要社會各界的支持。”王紅告訴記者,蘆溪縣崇教之風由來已久,社會各界對教育十分關注,如萍鄉城北房地產教育基金會就為蘆溪縣貧困戶捐贈33台網絡電視,蘆溪當地的網絡運營商紛紛為貧困戶免費安裝網絡和機頂盒,大家眾志成城,齊心助力學子線上學習。(記者 洪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