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線江西首批援助湖北醫療隊隊員楊小剛:

有一線希望就要給患者一線生機

2020年03月16日07:19  來源:江西日報
 

  楊小剛,江西省首批援助湖北醫療隊隊員,省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醫生。1月24日,他在醫院發熱門診加班﹔1月25日大年初一,他自願報名加入援助湖北醫療隊﹔第二天,他和其他137名隊友“空降”武漢,與當地的醫生們共同抗“疫”。

  在武漢的一個多月時間裡,“火線”入黨、幫助重症患者上ECMO、進行重症患者經皮氣管切開術……楊小剛本著“能救一個是一個”的醫者仁心,為重症患者贏得了生存的機會。

  思想覺悟高、技術能力強、敢想敢做,首批援助湖北醫療隊涌現了很多像楊小剛這樣的年輕醫生。從大年初二來到武漢市第五醫院接手重症病房,他們一直奮戰在重症病區,一次次處置患者險情,幫助一批批重症病人蹚過生命的“雷區”,減輕症狀,轉入普通病區。

  2月28日,一名57歲的新冠肺炎患者急性呼吸衰竭。怎麼辦?楊小剛認為應該為患者上ECMO﹔另有一種意見是武漢市第五醫院從來沒有為患者上過ECMO,這麼做比較冒險。有著多年經驗的楊小剛認為,隻要做,病人就有可能獲得新生,不能因為害怕失敗放棄患者!最后,經ECMO團隊商議,決定對該患者採用ECMO治療。作為江西醫療隊ECMO小組的骨干成員,楊小剛負責患者上機的主要操作。

  要完成與患者密切接觸過程中的所有關鍵步驟,被感染的風險極大﹔加之醫院設備不齊全、醫護團隊穿著厚厚的防護裝備,要順利完成施術,可謂是在“刀尖上起舞”。整整兩個小時過去,在ECMO小組合作下,楊小剛順利完成了所有操作。超聲定位確定、管路在合適位置,接通ECMO系統。這是武漢市第五醫院重症醫學科在江西首批援助湖北醫療隊重症組的主導下,完成的第一例ECMO治療。目前,患者生命體征平穩,正在接受進一步的治療。

  “有一線希望就要給患者一線生機!我們江西醫療隊來了,就要帶來技術爭取救更多的人。”楊小剛對記者說。

  3月11日,楊小剛又迎來一次挑戰。一名61歲的重症患者,已氣管插管20天。按照以往經驗,這類患者應該進行氣管切開手術,減少感染因素。但在新冠肺炎治療中這類手術做得比較少,一旦切開氣管,醫生直接面對患者,感染幾率高。

  “一切為了患者。”楊小剛沒有考慮更多,決定對患者進行經皮氣管切開術。

  手術室裡,楊小剛主刀,武漢市第五醫院張治大夫配合,江西醫療隊趙琳護士長協助,探氣道、下導絲、切開括皮……一步一步,謹慎而又堅定。不到10分鐘,氣管套管已放置完成,整個手術過程基本沒有出血,干淨而漂亮。

  此例經皮氣管切開手術,也是江西援助湖北醫療隊完成的首例氣管切開手術。術后,病人沒有了插管的痛苦,也減少了並發其他感染的風險。“對病人來說,有可能就此獲得了新生,醫生不能因為擔心有風險就不敢動手。”“治病救人,該怎麼做就怎麼做。”楊小剛認為這是一個醫生的本色。

  3月12日,在武漢的楊小剛聽到了江西新冠肺炎住院確診病例“清零”的好消息,他為此由衷地高興:“‘清零’了,是江西人民努力的結果,真的開心!武漢的情況也越來越好,我們一起堅持堅持再堅持,春暖花開的日子應該不遠了!”(鐘秋蘭)

(責編:邱燁、羅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