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萍鄉市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工作,錨定目標,緊扣標准,盡銳出戰,確保全面小康路上不漏一戶、不落一人。
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全面收官之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脫貧攻堅帶來挑戰。為把疫情對脫貧攻堅的影響降到最低,堅決完成脫貧攻堅任務,萍鄉市委、市政府快速反應、迅速行動,分別召開了市委農村工作會議暨扶貧開發工作會議、全市縣區長視頻會議,對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工作進行全面安排部署,要求做到疫情防控不懈怠、脫貧幫扶不缺位。全市各級各部門迅速行動,因戶因人精准施策,堅決啃下脫貧攻堅這塊“硬骨頭”。
因地制宜施策
扶貧產業復工復產不停歇
2月28日,蘆溪縣銀河鎮首個產業扶貧基地“千畝柚園”復工復產,基地採取政府主導、“專業合作社+貧困戶”模式,已有3000多戶貧困戶從中分紅受益……
安源區引導貧困種養戶申貸,並長期跟蹤服務,對到期、還款困難扶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予以延期或續貸,延期期間確保利率不上浮,減輕扶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貸成本……
上栗縣加大對受疫情影響的企業、合作社等經營主體和貧困戶的扶持力度,財政統籌300萬元對經營主體予以重點扶持,並同時給予金融政策扶持……
針對扶貧產業復工復產的問題,萍鄉市積極指導縣區做好扶貧經營主體受疫情影響情況摸底排查工作,全面掌握在銷售原材料、用工、資金等方面受影響情況,優先落實復工復產、稅收減免、貸款貼息、產品銷售、農業資金、項目政策等相關扶持政策,對農業扶貧種養基地和貧困戶種養戶安排技術員進行技術指導,採取多種形式指導貧困戶做好防疫消毒工作,免費提供農業實用種養技術,支持扶貧經營主體、扶貧產業、貧困戶自主發展產業盡快復工復產,減輕疫情影響對扶貧產業發展帶來的沖擊。全市2291個扶貧經營主體復工復產率達99.78%﹔90個扶貧龍頭企業復工復產率達100%。
蘆溪縣大力發展茶葉、蔬菜等“五個千畝”資產性收益產業扶貧項目,帶動貧困戶參與受益。目前,“五個千畝”種植面積已達13000余畝,全縣500余戶失能弱能貧困戶從中受益,帶動380余戶貧困戶自主發展產業。
加強就業服務
貧困勞動力返崗上崗不停工
“我想去附近的企業做保安。我完全可以勝任……”幫扶干部上戶走訪慰問時,葉冬發提出了自己願望。
現年51歲的葉冬發身體不好,干不了重活,愛人又長期患病在醫院治療,兩個孩子正在讀書。2014年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一直享受低保和殘疾人補貼。得知葉冬發的想法后,幫扶干部很快聯系了安源工業園的萍鄉百斯特有限公司,將他安排在該公司食堂工作。葉冬發目前的月薪是1800元,每月另有500元獎金。這是疫情期間貧困勞動力上崗返崗就業的一個縮影……
萍鄉市出台動態掌握貧困勞動力就業狀況、推廣線上招聘服務、開發扶貧專崗托底安置、加強與原用工企業聯系、推進線上職業技能培訓、鼓勵外出貧困人員就近就地就業創業等6條措施,促進疫情防控期間穩定貧困勞動力就業。開通用工、返崗就業服務直通車,收集本地園區企業適合貧困勞動力就業的崗位信息,與貧困勞動力求職意願精准對接,推行從“家門口”到“廠門口”點對點式的接送服務。同時積極與浙江、上海、廣東等地加強勞務輸出工作對接,全面精准掌握企業復工時間及崗位需求情況,聯合輸入地就業部門,組織輸送貧困勞動力安全有序返崗就業。疫情期間,新開發635個保潔環衛、防疫消殺、巡查值守等防疫相關臨時性扶貧專崗,優先安置貧困勞動力上崗就業。
該市因地制宜出台相關補貼政策,加快推進扶貧車間復工開工,帶動貧困勞動力就近就地就業,幫助貧困群眾實現就業增收。湘東區幫助企業團購防疫物資,辦理復工復產手續,每周提供復工復產指導、宣傳,幫助企業招聘職工,助力平穩實現復工復產。上栗縣給予疫情期間帶貧益貧好的扶貧車間經營主體500元/人防疫保障資金和在扶貧車間就業的貧困戶增加500元/人的工資補助。蓮花縣對在疫情期間吸納貧困勞動力5名以上或佔扶貧車間總人數30%以上就業 的,給予扶貧車間提前享受每人500元的就業扶貧補貼政策,同時給予在扶貧車間就業的貧困人口每人每月300元交通和用餐補貼,助力扶貧車間復工復產。截至3月25日,全市貧困勞動力返崗務工率達94.45%,116個扶貧車間全部開工復產。
開展消費扶貧
扶貧產品銷售不斷檔
受疫情影響,各地農產品遭遇銷售“寒冬”。在蘆溪縣,卻是另一番景象:一袋袋富硒油菜薹、一盒盒新鮮雞鴨蛋裝上汽車,送進機關、企業等食堂……扶貧產品銷售異常忙碌。
“我今天賣了1000多斤,這是今天送的第三車貨。我們的油菜薹快賣完了,多虧你們的大力支持。”蘆溪縣南坑鎮富硒油菜基地負責人江裡一邊從車上卸貨,一邊與接貨的縣扶貧辦工作人員交談。
針對疫情期間扶貧農產品銷售難的問題,萍鄉市印發了《關於深入開展消費扶貧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實施方案》,動員社會各界擴大貧困地區產品消費,促進貧困地區農產品流通。通過“以購代捐、以買代幫”等方式,大力推進消費扶貧,在市行政中心機關食堂、高鐵站、火車站、汽車站等人流量大的場所設置消費扶貧展示櫃和無人售貨機,促進扶貧產品銷售。開展扶貧產品認定工作,將相關信息推送至中國社會扶貧網、萍鄉市消費扶貧網以及農副產品網絡銷售平台,拓寬扶貧產品銷售渠道。鼓勵機關企事業單位職工每年工會福利支出採購貧困地區農副產品總金額不低於300元/人。鼓勵駐村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主動對接超市和農貿市場,採購銷售貧困戶自我發展生產的農副產品。據統計,疫情期間,全市消費扶貧幫助銷售扶貧產品金額達691.2萬元。
此外,該市制定了《關於開展防貧保險工作的指導意見》,構建起“因病”防貧保險、“因災”(含意外事故)防貧保險、“因學”防貧保險的防貧保險網絡,充分發揮保險助推脫貧攻堅作用,切實增強“易致貧戶”和“易返貧戶”抵御風險能力,嚴防因疫致貧返貧。探索“引導農村三權轉讓,實現資產扶貧養老”新模式,構建社會扶貧大格局。( 尹富嵐 馮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