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好平台 鄉村經濟新引擎

會昌縣西江鎮扶貧車間帶動700多貧困戶就業,村集體分紅260多萬元

2020年04月02日07:38  來源:江西日報
 

  扶貧車間裡忙碌的制鞋工人。記者 朱 華攝

  3月30日,位於會昌縣西江鎮扶貧車間的興榮鞋業有限公司生產線上一片繁忙,400多名工人正在一絲不苟地加工鞋面。“我們2月19日就已經復工,現在已達到滿負荷生產,每天產量8000雙。”廠長丁曉燕告訴記者,疫情期間扶貧車間管委會干部主動對接、上門服務,幫助鞋廠做好復工備案、報批,隻用7天就順利實現復工。

  “扶貧車間”,是近年來全國各地興起的一種扶貧新模式,通過政府出台優惠政策,鼓勵企業吸納貧困戶就近就業。和很多地方“一村一廠”的模式相比,會昌縣西江鎮結合本地鎮情實際,打造出獨具特色的園區式扶貧車間。該鎮扶貧車間按照“建設-回購-托管”的模式運營,由專業企業承建,鎮政府整合各村扶貧項目資金統一進行回購,再由各村集體資產管理理事會授權委托,成立專業機構統一管理運營。

  該鎮的扶貧車間既是扶貧項目,讓村民們在家門口便可就業,實現掙錢、持家兩不誤﹔又是村集體經濟收入來源,2年來該鎮各村集體作為扶貧車間的股東,通過分紅增收260多萬元﹔同時也是初具規模的鄉鎮級工業園區,目前有16家企業入駐,去年年產值達1.9億元,實現了貧困戶就業、村集體增收、鄉鎮產業升級一舉多得的目標。

  西江鎮是會昌縣北部門戶重鎮,緊鄰廈蓉高速公路、贛龍鐵路,具有一定的區位優勢和工業經濟基礎。制鞋業是當地的傳統特色產業,鎮上最多時擁有上百家制鞋中小企業、作坊,但是長期以來存在企業規模小、產業聚集度不夠、生產安全隱患難消除等問題。2017年以來,當地黨委、政府以脫貧攻堅為契機,爭取上級扶貧政策和資金支持,以村集體入股的形式投資約6500萬元,建設了佔地50畝的扶貧基地,建筑面積達4萬多平方米,先后引進服裝、鞋帽、電子等勞動密集型企業16家,共有員工近1500人,鄉鎮產業經濟初步完成轉型升級。

  每平方米廠房租金僅為2元,前三年稅收返還,每個貧困戶員工每月補貼300元,員工食堂、宿舍管理均由管委會統一負責……對外地客商來說,西江鎮扶貧車間的優惠政策和服務模式頗具吸引力。“村裡幫忙招工,鎮裡負責后勤服務,我們隻需要專注生產,省心很多。” 會昌縣盛達服飾有限公司負責人肖世文說,他之前在福建石獅創業投資辦廠,去年被西江鎮扶貧車間的政策和服務吸引,選擇回鄉發展,目前企業經營形勢向好,日產3000件醫用防護服生產線近期將投產。

  在盛達服飾車間裡,來自西江鎮火星村的平剪工劉件娣告訴記者,她以前在家務農,家中3個孩子讀書、丈夫患病,生活十分困難。去年開始,她通過村干部介紹來到扶貧車間工作,每月收入達3000多元,家中經濟狀況有了明顯改善。受益於家門口的扶貧車間,西江鎮3年來已帶動700多名貧困戶就近就業,實現一人就業、全家脫貧。

  “全鎮隻剩最后32個貧困戶,今年可以實現‘清零’。”西江鎮黨委書記何子富介紹,當地脫貧攻堅工作已取得階段性成果,但是扶貧車間的發展不會就此止步,目前正在打造扶貧車間二期,計劃引進更多龍頭企業,將其打造成鄉鎮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記者朱華 通訊員劉兆春)

(責編:毛思遠、邱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