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河長制,不會有這番美景。”4月9日,在萍鄉市湘東區白竺鄉大豐村波光粼粼的河面上,不時飛過一兩隻白鷺,河長陳駕榮正一邊巡河,一邊享受春日風光。
大豐村地處320國道湘東段境內,小小村庄茂林修竹,特別讓人舒心的還是一江清澈奔流的河水。然而幾年前,大豐河邊上的住戶常年往河裡倒垃圾,三四米寬的河流不到兩米寬了,成天散發出臭味,村民都是捂著鼻子繞開走。
2016年初,陳駕榮成為村級河長。一段時間,每天大清早,他就在河裡指揮挖機作業,並且動手去掏,用肩去挑,把垃圾一點點清理出來。除了河長外,村裡還聘任了6名保潔員和1名垃圾清運員對河段進行承包,與村民簽訂門前“三包”協議。同時,村裡還組建了三支志願服務隊伍,每月定期開展河流衛生督導活動,進行河流“三包”衛生評比,大豐村形成村級治水的合力。
治理后的大豐河活了,整個村容村貌得到提升,加上原有桐花谷自然景觀和徒步路線,來村庄的游客絡繹不絕,原來的省級貧困村大豐村成為鄉村旅游網紅打卡點。土雞蛋、煙筍、黑豆等農產品成為搶手貨,鄉村游助力村民富裕起來了,實現整村脫貧,大豐村也因此獲批為省級水生態文明村。(朱煥榮 溫鳳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