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住“生態線”保障“魚籃子”

2020年04月14日07:41  來源:江西日報
 

  有這樣一支隊伍,他們的“戰場”在水面,他們的牽挂在水中。他們是樂平漁政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仍舊天天早出晚歸,在河流、山塘、水庫巡查,或精准打擊違法行為,或點對點開展漁業養殖服務,默默守護著母親河,保障著市民的“魚籃子”。

  護住“生態線”

  日前,一場特殊的增殖放流行動在樂平市名口鎮樂安河古渡口舉行,兩名非法電捕魚者在漁政管理人員的監督下,將購買的160公斤花白鏈、鯽魚苗放歸樂安河,實行生態補償。

  樂安河作為樂平市母親河,水系涵蓋全市90%的土地,最終注入鄱陽湖,匯入長江水道。近年來,樂安河水質長年穩定在二類水質,野生鯉魚、鯽魚、鱖魚、餐條魚等逐年增多,少數捕魚者採用電捕魚方式進行非法捕撈。該市漁政管理部門始終堅持對非法電捕魚行為“零容忍”,成立兩個專班,與各鄉鎮漁業站聯合,對230多公裡長的樂安河及其支流實行機動水面檢查,同時與全市垂釣愛好者、反電捕聯盟志願者、藍天救援隊志願者暢通聯系,每天24小時接受舉報,確保即時響應,及時打擊非法電捕魚行為。

  “電捕魚作案多發生在晚上,違法分子都很狡猾,我們往往要在暗處蹲守數個小時,有時候還要開船在水面上追捕,冬天夜晚還是挺冷的。”58歲的水產漁政管理站副站長董醇海始終與同事們堅守在第一線。據統計,今年2月以來,樂平市水產漁政部門針對非法電捕魚行為共出動巡查20次,繳獲非法捕撈小船2艘,搗毀6艘,有效增強了沿河群眾生態保護意識。

  拎穩“魚籃子”

  “肖站長,請你幫助我們合作社購買一批魚苗,好嗎?”近日,樂平市多個漁業養殖合作社,紛紛致電該市水產漁政管理站站長肖林華,請他幫助採購魚苗。

  春季是水產養殖投放魚苗的關鍵時期,樂平市現有7.3萬畝水面,以前每年有三分之一的魚苗購自湖北,而今年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造成魚苗短缺,直接影響了市民的“魚籃子”。

  對此,樂平市農業農村局第一時間與九江、南昌等地的水產合作社聯系,水產漁政管理站緊急調集花白鰱、鯽魚等魚苗,同時為養殖專業戶發放通行証,打通魚苗進村的“最后一公裡”。水產漁政管理站還針對當前易發的魚類赤霉病、出血病、腸炎、爛腮等常見病,綜合利用下村服務隊、科技特派員以及農業專家在線服務團微信群等形式,廣泛開展線上線下科技服務。對因疫情影響造成資金短缺的養殖戶,及時通過惠農通、復工復產信貸等金融手段予以扶助,並及時發送水產品市場、價格信息,幫助養殖戶更好地恢復生產。截至目前,樂平市已從省內外調運魚苗近10萬公斤,投苗量已完成85%,每天鮮魚上市穩定在7500公斤至1萬公斤之間,確保了市民餐桌不受影響。(邱西穎)

(責編:羅娜、邱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