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有保障 早稻擴種忙

2020年04月21日08:33  來源:江西日報
 

  4月9日,黎川縣潭溪鄉五星村黨支部書記潘文忠正開著拖拉機耕田,見到從遠處走來的農技人員趙其龍,趕忙跳下拖拉機,一把拉住他:“趙技術員,快來看看,我家秧苗怎麼了?”“最近溫度偏低,早晚溫差大,晚上一定要記得蓋上薄膜,可適當再追施微量元素肥料。”趙其龍仔細察看后給出了方案,叮囑道:“過些天還會降溫,一定要注意。”

  往年種水稻不掙錢,潘文忠以種烤煙為主、水稻為輔。他指著眼前連片的農田說:“今年國家鼓勵農民種水稻,上調早稻最低收購價。當地還有不少獎勵政策,所以我這片良田改種早稻。”

  潘文忠腳下的這片農田共計3000多畝,去年剛完成高標准農田建設,原本小而散的地塊,經過整理后,呈現出“田成方、林成網、路相通、渠相連、河暢通”的美景,儼然一幅現代農業的田園畫卷。

  2017年至2019年,黎川縣整合資金建成高標准農田4.5萬畝,今年還將建設1.6萬畝。

  為深入貫徹中央一號文件精神,認真落實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全力穩定糧食生產面積和糧食產量,黎川縣下發文件,緊緊圍繞“穩政策、穩面積、穩產量”的總體要求,制定糧食生產補貼政策:縣財政安排400萬元資金,鼓勵農民種植早稻,對早稻種植面積50畝以內的每畝補貼40元﹔早稻種植面積50畝以上的種植大戶、家庭農場,500畝以上的合作社,2000畝以上的企業,每畝補貼50元。

  同時,該縣還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帶頭作用,積極引導農戶與五圓科農公司簽訂“黎米”再生稻種植訂單,由企業統一提供種子、肥料、農藥和技術指導,並以高於市場價20%的價格統一收購。目前,“黎米”再生稻訂單種植面積已落實1萬多畝。縣農業農村局還派出農技人員,前往各鄉鎮為糧農提供選種、育秧、施肥等技術指導,並根據糧農實際需求舉辦早稻種植培訓。

  “高標准農田讓農業生產實現機械化,降低了人力成本,農技專家和龍頭企業提供技術指導,而且種出來的水稻全部收購,產供銷一體化環環相扣有保障。”潘文忠說,“再加上各種種糧補貼,今年,村民的種糧積極性高漲,全村早稻面積由去年的400畝增加到1360畝。”

  據黎川縣農業農村局統計,全縣今年落實早稻種植面積7.8萬畝,比去年增長近5000畝。(劉佳惠子)

(責編:邱燁、毛思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