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饒全力以赴織密民生兜底保障網——

“兜”住最困難群體 “保”住最基本生活

2020年05月21日07:42  來源:江西日報
 

  “太謝謝你們了,下個月我家能領到1880元低保金,過日子不用太擔心了。”5月15日,在玉山縣大洋村,68歲的建檔立卡貧困戶舒奇高握著上饒市民政局低保辦主任吳斌的手,不停道謝。這是上饒市多舉措織密民生兜底保障網工作中發生的一幕。

  疫情防控期間,上饒市出台社會救助專項治理實施方案,將清理整治因疫因病致貧(返貧)人口兜底保障政策落實不實等問題作為工作重點,並在下放審批權限、優化辦理程序等方面,用實實在在的措施,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不受影響。

  進村入戶紓困解難

  15日中午,走進舒奇高家,一棟陳舊的磚瓦平房裡,見不到一件像樣的家具和家電。如果不是去年靠政府下發的危房改造補貼進行了翻修,這棟房子連遮風擋雨都成問題。

  舒奇高患有心臟病,干不了什麼活。2017年,家裡又遭打擊,他兒子舒春樹因突發腦溢血,喪失勞動能力。家裡不僅失去了頂梁柱,后續還需要較大的醫療費開支。兒媳不堪重負離家出走,老兩口帶著兒子和7歲的孫子相依為命,低保金是這個家庭最重要的生活來源。

  吳斌詳細詢問舒奇高家的情況並查看存折記錄,檢查低保金和相關補助是否按時足額發放到位。

  “像老舒這樣的家庭情況,根據相關政策,除了讓他們全家4口人應保盡保外,還應按470元/月的最高標准,提高他們原來享受的低保金,相關手續按村裡申報—鄉鎮復查—縣裡審批的程序,趕緊辦理。”了解情況后,吳斌向在場的縣鄉民政部門工作人員和村干部提出了進一步幫扶的具體措施。在場人員承諾立即辦理,6月份就按新標准發放。這樣,舒奇高一家的低保金就有1880元,可以保障基本生活無憂。

  最大限度臨時救助

  疫情發生以來,上饒市充分發揮臨時救助“救急難”作用,全力保障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

  以鄱陽縣為例,該縣緊急下撥臨時救助備用金100萬元,累計為1465名困難群眾發放臨時救助金105.3萬元,為13名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發放臨時救助金1.82萬元。此外,該縣按每人200元的標准為城鎮低保對象、特困分散供養對象發放“菜籃子”補貼171.1萬元﹔按每人500元的標准為特困集中供養對象發放生活補貼31萬元。

  佔建國(化名)是鄱陽縣四十裡街鎮村民,帶著妻子和兩個女兒長期在福建省石獅市務工。疫情防控期間,佔建國被確診感染新冠肺炎,妻子和兩個女兒接受集中隔離,4人無法按計劃外出務工,家庭沒有收入來源。民政部門根據相關規定,安排臨時救助金1000元,緩解了他們的燃眉之急。

  上饒市民政局主要領導介紹,截至目前,全市已發放臨時救助金1546.3萬元,救助對象達1.47萬人次﹔通過下放權限、優化簡化程序,緊急下撥了臨時救助備用金339.7萬元。

  加強摸排兜底保障

  玉山縣四股橋村村民賴新高,之前靠做泥工,年收入有7萬多元,日子過得還不錯。去年11月,賴新高被確診患有腦癌,進行了手術。前幾年建房借的舊債剛還清,治病又欠下幾萬元新債,加上主要勞動力沒有了收入,家庭陷入困境。

  疫情防控期間,民政部門工作人員在開展漏保排查時發現,賴新高家庭的狀況屬於邊緣戶,存在較大致貧風險。村裡為賴新高的妻子安排了保潔員公益崗位,月收入600元。今年1月中旬,賴新高和妻子及小兒子提出低保申請,20個工作日內就完成了申報、核對、抽訪、審批等程序。很快,一家三口拿到了低保金。

  “考慮到困難群體在疫情防控期間出行不便等問題,我們充分運用數字民政電子申報系統,同時簡化低保審批程序,把原本一季度隻審批一次改為審批兩次,並安排工作人員進村入戶加強摸排,發現問題及時解決,確保低保戶能及時、足額領到低保金。”玉山縣民政局主要領導說。

  據了解,疫情發生以來,該市各級民政部門採取多種形式,擴大摸排救助范圍,在重點摸排特困人員、低保對象的基礎上,將建檔立卡貧困戶、支出型貧困低收入家庭等納入摸排范圍,全力以赴織密民生兜底保障網,“兜”住最困難群體,“保”住最基本生活。(尹曉軍 余 燕)

(責編:邱燁、羅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