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州宜黃:綠水青山育好“藥” 艾草種植助增收

2020年06月01日10:49  來源:人民網-江西頻道
 

村民正在田間勞作。尹文兵 攝

初夏時節,江西省撫州市宜黃縣圳口鄉橫源村艾草種植基地一片繁忙,20多名村民正在田間除草、清溝、施肥。

“這個山谷裡種植的都是艾草,面積360畝。眼下正是農忙時節,我們有序組織入社的貧困戶到田間勞作,為艾草生長創造良好條件。”負責人楊振寶說道。種植基地成立了富眾種養專業合作社,這片艾草把原先的荒坡荒地變成了“風水寶地”,幫助村民增收致富。

艾草是一種經濟價值和藥用價值較高的藥用草本植物。宜黃縣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山間空氣清新,晝夜溫差大,光照水分充足,田地、荒山均適宜艾草種植。

“這山腳邊的地塊多是冷水田,往年隻能種單季稻,效益低,如今整個山腳下的田塊集中連片成了‘U’字形。”楊振寶說,在當地政府的扶持引導下,通過土地流轉、修繕道路、搭建水渠,眼前這片艾草種植基地已初具規模。

楊振寶曾到鄱陽湖考察學習艾草種植新技術。學技歸來后,積極推動農業產業化建設,組織當地剩余勞動力,盤活拋荒土地資源,利用山區獨特的地理氣候條件在野外種植養殖,闖出一條農業科技化、規模化、產業化扶貧路子。

“這邊有事做時,一天可賺120元。沒事時,我就在自家忙農活、做家務。在基地干活不比在工廠務工收入少,還可就近照顧家裡。”村裡貧困戶吳仍發說道。合作社按照“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原則,引導和鼓勵村民以自願的方式加入,現有社員63戶,其中貧困戶25戶。

近年來,宜黃縣依托深厚的中醫藥文化和良好的生態環境資源,加快推進中醫藥康養產業發展,艾草種植作為新興綠色產業,全縣種植規模已達2800畝。小小艾草閃耀著希望之光,托起宜黃鄉村振興、綠色發展的又一片藍天。(陳青峰、尹文兵、才淦)

(責編:帥筠、邱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