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凌晨,突如其來的暴雨打破了寧靜,江西省萍鄉市安源區遭遇入汛以來最強降雨,多處低窪地段出現了短時積水。在風雨面前,安源區廣大干部堅守崗位,用不休奮戰保一方平安,筑牢防汛“安全線”。
挺在一線,做人民群眾的“守護神”
“還好你們來了,我嚇死了。”6月5日早上六點多,八一社區干部彭桂華在巡查時發現居民葉國蘭家的護坡滑坡了,老人急得團團轉,在看到社區干部的時候,緊張得哭了起來。彭桂華立即將老人帶到安全地帶安置好,安撫老人的情緒。由於房屋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社區立即組織人員疏散葉國蘭一家,並在滑坡地段拉好警戒線,做好現場清理工作。
考慮到暴雨可能會給居民生活帶來不便,鳳凰街道和社區干部逐戶上門走訪排查。在上戶排查過程中,發現鳳凰街北橋外社區甘露巷居民李愉家住一樓,浸水嚴重,她本人患有肢體一級殘疾行動不便被困家中,鳳凰街機關干部周根立刻幫她收拾隨身物品,並將她背起,轉移到安全地帶。不僅如此,社區干部幫居民排出屋內積水,幫助居民轉移電動車、大家電等財物,減少財產損失。
“由於連續暴雨,青福公路山體滑坡導致道路受阻,現在急需黨員志願者參與清理路障......”6月5日早上八點,青山鎮高枧村黨員工作群征集黨員志願者的消息發到群裡后,不到半小時,青福公路上就出現了10余名黨員,不到一小時就將路上的石頭、沙土給清理干淨,暢通道路,保障了人民群眾的安全出行。
“危險在哪裡,黨員干部就要在哪裡!立即轉移受暴雨威脅的群眾,一個都不落下 !”面對災情,安源區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多部門緊急行動,黨員干部帶頭,迅速下沉到內澇區域進行搶險救災,轉移受災群眾,切實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連夜備汛,第一書記成“后盾”
暴雨來襲,駐村的“第一書記”始終堅守在前沿陣地,轉移群眾、夜巡村庄、守住堤壩,與村裡的黨員干部、村民站在一起、共渡難關。
青山鎮烏石村是農業生產和鄉村旅游重點村,看著被洪水淹沒的火龍果、葡萄、無花果等農產品,第一書記朱琪的心在滴血,但是她知道這個時候必須做農民的后盾,她立即組織黨員救災先鋒隊,組建防汛小組,將人員力量第一時間派駐到全村山體滑坡地質災害風險點、橋梁道路被淹處、存在決堤風險的山塘等處,及時勸導群眾安全轉移。
早上六點溫盤村第一書記王濤發現溫盤河道的水位已超過負荷,隨時有內澇的風險,他立即組織黨員爬上河道的閘門開渠排洪。
源頭村境內河水暴漲,第一書記萬璇組織人員設置警示牌,安排人員站崗封鎖道路,緊盯水位,力保群眾安全。
全力以赴,筑牢防汛“安全線”
“一號地塊水位上升半米。”“隨時關注並做好相關防范措施,請白源河小橋段值守的同志半個小時報告一次河內水位!”6月5日凌晨3點,東大街的工作微信群中依然“熱鬧”。為及時發現和排除險情,東大街全體干部明確責任分工,夜以繼日做好點位巡查、河道疏通、塌方清理、群眾轉移等各項防御准備工作,以備及時做好救災准備。
自入汛以來,安源區緊繃防汛搶險弦,始終以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為第一要務,突出關鍵環節,狠抓工作落實,全力以赴確保安全度汛。成立了防汛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防汛應急預案,加強對防汛工作的領導﹔認真排查,抓好重點地段監管,排查地質滑坡、山塘、危房等安全隱患點,對存在的度汛隱患及時進行整改﹔暢通信息,強化值班值守,通過手機短信、微信等快捷方式,及時將強降雨天氣預報及可能出現的汛情告知村(社區),基層干部加強巡查和值班值守工作,堅持24小時值班和領導帶班,及時了解防汛動態,確保全天候信息暢通﹔強化保障,夯實后勤力量,扎實做好防汛搶險應急物資儲備工作,確保防汛工作人力、物力、財力及時到位。
據悉,6月5日凌晨到中午12點,安源區共16個站發生降雨,降雨量全部超過50毫米,最大降雨量安源區白源降雨監測站為136毫米。
據統計,該區受災人口13872人,緊急轉移1327戶,4639人,需緊急生活救助84人,農作物受災面積71公頃,農作物絕收面積17公頃,直接經濟損失465萬元。(葉洪亮 尚健 劉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