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記者在方大集團九江萍鋼鋼鐵有限公司中板生產車間看到,加熱爐內爐火正旺,一塊塊火紅的鋼板從生產線上源源不斷輸送出來,一派繁忙景象。
該公司位於湖口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是九江市最大的民營企業。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該公司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全力保障正常生產經營,逆勢而上。近日,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公布了今年4月份的數據,該公司有8項指標位列前十位。
通過加強管理,深挖內潛,該公司把疫情對企業生產造成的影響降到最低。1至5月,實現銷售收入85.36億元,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上繳稅金超過3億元。這是九江工業經濟砥礪前行的一個縮影。
九江市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出台“防疫情、穩企業、促發展”26條政策措施,投放支持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各項貸款近300億元,累計減免企業社會保險費超過2億元,惠及各類企業1.8萬余家。同時,對重點企業和困難企業,實行“1+1”定點幫扶,建立“駐企特派員”制度,在嚴格做好企業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有力有序推動企業復工復產。
面對企業招工難、農民工就業難的問題,德安縣在線上線下同步收集轄區內企業的招工類型、人員條件要求、數量等方面情況,然后採取“點對點”的方式,把符合要求的農民工送到企業就業。該縣已為60多家企業招錄了1065名新員工,為企業開足馬力生產提供了人力資源保障。
該縣成立6支服務企業小分隊,到企業宣講有關政策,讓企業了解並享受“真金白銀”的政策支持,提振企業發展信心。位於該縣高新技術產業園的江西上好佳食品工業有限公司,僅企業社會保險費減免一項,就為公司節約資金240多萬元。“今年3月初,公司需要資金購買原材料,剛好社會保險費減免,解了燃眉之急。”該公司人事部副經理胡芳說。
危和機總是同生並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機。位於九江市城西港區的TCL空調器(九江)有限公司,在城西港區管理局精心幫扶下,2月份生產沒有受到影響。為此,TCL空調器總公司決定,將150萬套空調出口訂單轉到該公司生產。該公司接到出口訂單后,加緊生產,產量實現翻番。
該市不少企業化危為機,外貿不降反增。1至4月,該市進出口總值169.3億元,同比增長2.5%。其中,出口146.5億元,增長1%﹔進口22.8億元,增長13%。
該市大力推進傳統產業優化升級綜合試點,新增試點企業100家,計劃建設數字化車間50個,啟動企業“機器代人”100家,規模以上企業全部“上雲上平台”,把雲計算應用到企業生產、經營、管理中,促進企業提質增效。同時,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江西藍星星火有機硅有限公司位於永修縣境內,是亞洲最大、全球第三的有機硅單體生產企業。該公司2019年9月被工信部確定為綠色工廠,今年5月被省工信廳列為全省首批“5G+工業互聯網”應用示范企業。為抓住5G發展的歷史機遇,5月26日,該公司與中國電信九江分公司簽訂“5G+智能化工”一期建設項目協議,並成立“5G+智能化工”聯合創新實驗室。該公司通過“5G+智慧安監管理”“5G+機器視覺智能檢測”“5G+無人機工廠巡檢與傳送”等創新應用,促進企業向精細化、信息化、智能化邁進。目前,該公司已完成5G網絡建設,安裝了8個5G基站,實現了5G信號全覆蓋。
九江堅定工業主導地位不動搖,聚焦“5+1”千億產業集群,建立產業鏈“鏈長制”,深入開展鑄鏈、補鏈、強鏈工程,創新開展“點對點、屏對屏”線上招商,今年已引進“50·20”項目(投資50億元和投資20億元項目)15個,工業經濟砥礪前行,重塑九江“工業重鎮”新輝煌。(記者 何深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