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州:不只是風景獨好

2020年06月14日10:22  來源:人民網-江西頻道
 

“八境見圖畫,郁孤如舊游。山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翻閱歷史的書卷,千年以前,宋代大文豪蘇東坡寫下山水詩畫,如是感嘆江西贛州的秀美風光。

當前,依托厚重的人文底蘊和豐富的旅游資源,贛州不斷擦亮紅色故都、客家搖籃、江南宋城、陽明聖地名片,實現了全域旅游從“點”到“線”到“面”的華麗轉身。

如今徜徉這座城,生態與傳統和諧共存,自然與人文交相輝映。贛州,早已一年四季皆秀色,時時處處是風景……

堅持高位推動

領上《通關文牒》,邁過古朴軍門樓,仿佛穿越千年,宋城繁華盡覽眼底。

連日來,“換上古裝”的江南宋城歷史文化旅游區著實“火”了一把,瞬間成了網紅熱門“打卡地”。

高標准建設江南宋城歷史文化旅游區,是贛州市打造“一核三區”旅游業發展空間布局,以文化提升旅游,借旅游傳播文化的重要抓手。

2017年起,贛州市大力實施全域旅游三年行動計劃,著力打造“一核三區”,即宋城文化旅游核心區、紅色旅游區、客家文化旅游區、生態休閑度假旅游區。

隨后,贛州市相繼編制《贛州市全域旅游總體規劃》《贛州市建設區域性文化旅游中心實施方案》《贛州市推進全域旅游發展獎勵辦法》等,高效推動全市旅游產業發展。

有了高位推動,全市旅游發展很快形成了步調一致、上下聯動的強大合力。

贛州市重點提升瑞金共和國搖籃景區、三百山、丫山、陽明湖、陽明山等景區,建設方特東方欲曉樂園,打造實景演藝、紅色研學基地。

同時,大力發展鄉村旅游、田園綜合體、溫泉康養等項目﹔塑造“共和國搖籃”“長征集結出發地”“尋烏調查”等品牌﹔加強客家圍屋保護修繕和開發利用,深度挖掘客家飲食、服飾、民俗和農耕文化,快速掀起了全域旅游發展高潮。

強化項目支撐

“走進設計智造中心,游客可以欣賞最新潮流的設計,體驗高科技的運用,親眼目睹一件家具的誕生。”6月12日,在南康家居小鎮,講解員葉莉饒有興致地對前來參觀的游客介紹。

近年來,南康區委、區政府成功打造出“天下家居第一鎮”——南康家居小鎮。該小鎮是江西省工業旅游示范基地、全國最美特色小鎮和國家4A級旅游景區,成為了一個工業旅游新高地,受到廣大游客的熱捧。

南康家居小鎮的成功打造,是贛州市堅持以項目為支撐,筑牢基礎優勢,引導全域旅游向縱深發展的生動實踐。

贛州市按照“一個重大項目、一個工作團隊、一個目標進度、一套推進機制”,實施重點旅游項目116個,完成投資812億元,主動對接國內外文化旅游龍頭企業,簽約了贛州華僑城綜合項目、十裡桃江國際芳香森林度假區等一批影響力大、投資大的文化旅游項目。

目前,極地海洋世界、崇義上堡梯田、安遠三百山、全南雅溪古村、瑞金紅色實景演藝《浴血瑞京》等30多個重大項目先后竣工營業。

就在剛剛召開的2020年全省旅發大會上,瑞金市簽約40億元的馬克思映像文旅小鎮項目,龍南縣簽約60億元的樂啟生健康旅游產業項目,為全市旅游產業發展注入了源源動力。

提升游客體驗

在6月11日舉行的2020年度“引客入贛”項目合作簽約活動上,兩家旅行社榮獲2019年度旅行社“引客入贛”獎。

“引客入贛”是贛州市提升旅游質量和品位的創新之舉。在過去,不少景區往往通過獎勵旅行社的方式攬客,或者隻能“等客上門”。

2018年,啟動“引客入贛”項目以來,贛州市瞄准重點客源地城市,採購收客能力強的大型旅行社“精准施策”進行合作,先后開展各類節慶活動300多項,數量居全省第一。

同步提升游客體驗尤為重要。近年來,贛州市新增四星級標准以上酒店43家,建設美食街23條、“贛州禮物”旅游商品旗艦店17家,創評客家美食旗艦店43家,打造特色菜24桌,創排演藝節目20台,開通旅游直通車12條,培訓持証講解員320名,發行旅游年卡27萬余張。

此外,集在線訂票、訂餐、訂房、報團出游等功能於一體的智慧旅游平台和手機APP全面推廣。

文化因旅游而興盛,旅游因文化而精彩。2019年,贛州接待旅游總人數1.34億人次以上,旅游創收1400億元,同比增長24%和25%。

過去,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時下,贛州山水秀美依舊,因為全域旅游,這裡更是各美其美、美美與共……(劉海鋒 趙芳

(責編:帥筠、毛思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