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賞洪皓故裡、小坑古鎮、文山石林、紅色革命舊址,流連沃博生態園、磻溪河田園綜合體、空中草莓園、贛鄱古人類遺址……每逢雙休、節假日,來樂平探歷史、究人文、賞美景、品美食、尋休閑的游客絡繹不絕。樂平,這個人文底蘊深厚的小城,在新時代打造全域旅游的生動實踐中留下一串串鏗鏘足音。
“十三五”時期,樂平把文旅產業作為一項戰略性產業,用文化的理念發展旅游,用旅游的方式傳播文化,加快文旅融合,把文旅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發展勝勢,精心打造出文旅高品質融合高質量發展的新天地。
整體實力逐年增強
樂平是省級歷史文化名城,有“中國古戲台之鄉”“江西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贛劇之鄉)”美譽,以“洪公氣節馬氏文章”著稱於世。這裡誕生了流芳千古的恢弘史書《文獻通考》、垂范后世的歷史佳作《容齋隨筆》﹔源發了以“美、秀、嬌、甜”著稱的贛劇饒河戲﹔保留了400余座融建筑、雕塑、工藝、繪畫、文學於一體被稱為“中華一絕”的古戲台﹔距今50萬年的涌山古人類遺址填補了江西省舊石器時代考古空白﹔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唐代南窯遺址是景德鎮境內目前已知最早的窯業遺存,入選2013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樂平境內有兩個國家4A級景區(洪岩仙境景區、江西怪石林景區),一個國家3A級景區(贛鄱古人類遺址文化游覽區),三個省級鄉村旅游示范點,兩個4A級鄉村旅游點,一個3A級鄉村旅游點﹔紅色旅游景點贛東北特委舊址、紅十軍建軍舊址、方志敏舊居入選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洪岩鎮獲評國家級森林公園、江西省特色小鎮、旅游風情小鎮。
國家級旅游景區等自然景點與紅色革命舊址、舊居及古戲台、古街等人文景點的有機融合,繪就了樂平多姿多彩的人間畫卷,吸引游客紛至沓來。旅游業整體實力逐年增強,旅游人次逐年增長。
基礎設施日益完善
以旅游規劃為指導,樂平穩步推進旅游重點項目,建設了洪岩旅游整體開發、文山石林三期、磻溪河田園綜合體、紅色旅游等一批旅游重點項目,景區品質不斷提高。特別是投資15.61億元高規格、高標准的洪岩旅游總體開發建設項目,將整個鎮作為一個大景區打造,極大提升了洪岩仙境景區品位。已完成的文山三期工程大大豐富了文山景區旅游內容,延長了游客逗留時間,提高了景區檔次。贛鄱古人類遺址文化游覽區二期建設了古戲台,將古戲台文化、贛劇文化植入景區。
洪岩至婺源旅游公路建成﹔湘官公路連接景區線建成﹔通往洪岩景區的官洪公路升級改造工程完工﹔界首—文山—神農宮旅游公路完工﹔歷庫公路、S303公路等建成,大大提高了景區的可進入性。同時在主要路段制作設置了旅游交通指示牌,進一步改善了旅游交通環境,完善了旅游公共服務體系。
樂平目前有四星級酒店1家、三星級酒店1家,大中小型賓館酒店星羅棋布,鄉村特色民宿嶄露頭角,4家國內旅行社和多個旅行社服務網點、兩支旅游車隊,讓樂平旅游接待能力得到大幅提高。
文旅融合不斷加快
在充分發揮“旅游+”的綜合帶動作用下,樂平實現了旅游與商貿服務業互動,與新型工業結合,與現代農業銜接。南窯遺址文化旅游建設項目、磻溪河田園綜合體、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園(空中草莓園)、安牌桃酥王、高家庄食品、古戲台營造技藝、洪岩森林康養園區以及陳沖塢、曹家裡等秀美鄉村等一二三產業與旅游融合發展,構建了功能多樣、跨界開放的旅游發展新格局。
該市還積極開展宣傳推介活動,引導利用相關節日結合各自特點開展旅游營銷活動。近年來,該市常態化、市場化舉辦“樂平市文化藝術節”“半程馬拉鬆”“環鄱陽湖自行車精英賽”,景區、休閑山庄、特色農場等則適時舉辦禾雀花節、帳篷節、梔子花節、農產品展示,以及楊梅、藍莓、草莓、葡萄、柑橘、洛神花採摘等系列節事活動,在各類媒體進行專題宣傳營銷,不斷擴大樂平文旅融合品牌影響力。
旅發大會精彩呈現
作為大會承辦地之一,自2021年江西省旅發大會籌備工作啟動以來,樂平市迅速落實上級工作部署,成立專班,集中力量迅速攻堅,以大會參與者、踐行者、奮斗者的姿態,全力加快項目建設,打造精品工程,為景德鎮市舉辦一屆高水平的旅發盛會加油助力,以此促進轄區文化旅游產業提檔升級。
目前,洪皓故裡建設和線上湘官路環境提升工程已全部完成,以亞洲最大水上古戲台為最大亮點的各點各線以嶄新姿態示人,並精心做好了一套旅游宣傳資料、一盒伴手禮、一台戲、一場非遺表演、一桌樂平水席、一支志願者隊伍等特色工作准備,成功進行了預演,隻等盛大日子的到來。
文與旅相伴,旅因文而興。一個地區,因文化的流淌,有了生命的律動。如今的樂平,乘著文旅融合發展的東風,正以開放的姿態散發出無窮的活力與魅力,書寫文化旅游高質量融合發展新篇章。(柴有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