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西頻道>>江西要聞

南昌白虎嶺下小山村為何入選鄉村旅游重點村

2021年08月11日08:00 | 來源:江西日報
小字號

8月7日,立秋,正是荷花滿池時。走進南昌縣黃馬鄉羅渡村,荷花競相綻放,接天蓮葉、映日荷花,美不勝收。

“我們流轉了300多畝土地用於種植富硒白蓮。”羅渡村黨總支書記萬小平說,村裡採取“旅游+產業+合作社+農戶”的模式,依托富硒白蓮花發展鄉村旅游,同時與食品公司簽訂合同,蓮子由企業收購,帶動農戶增收,為全村經濟發展注入活力。

眼下,正值蓮蓬採摘期,白蓮基地吸引了不少游客來採摘購買。富硒白蓮產業基地負責人黃標介紹,“今年蓮子長勢喜人,價錢也比往年高了五六元錢一公斤,參與富硒白蓮種植的農戶,人均一年能增收1500元錢。”村民許茶花告訴記者,以前這個時候在家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如今村裡有了富硒白蓮產業基地,在家門口就可以實現就業,生活越來越紅火。

富硒白蓮基地是羅渡村發展文旅產業助推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羅渡村緊靠白虎嶺,毗鄰撫河支流,可謂山水環抱,發展鄉村旅游極具潛力。這也是近年來該村重點發展的產業之一。

南昌縣平坦少山,白虎嶺不高,卻是該縣第一高峰。為了利用好這一獨特的旅游資源,羅渡村在黃馬鄉的支持下,著力打造了白虎嶺登山道。登山道全長805米,登上山頂大約需要20分鐘,運動量不多不少,與大眾健身運動量的水平正好相匹配。

登山道建成之后,每到周末,都有很多游客慕名來此登山游玩。拾階而上,游客們在沿途能欣賞到架裟岩、吼煙石等“虎嶺八景”,直抵山頂,更能盡賞撫河兩岸美景和廣袤田園風光。8月7日清晨,記者登上“昌南之巔”白虎嶺,俯視山下羅渡村,一個個自然村整齊排列,一條條環村公路縱橫交錯,一座座小樓錯落有致……

羅渡村還依托依山傍水的自然條件和距國家4A級景區鳳凰溝距離近的區位優勢,開墾山地,昔日雜草叢生的200多畝山地變身綠色生態的苗木基地,通過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三變”改革,推進村集體經濟健康發展。

很難想象,眼前這個秀美村庄,幾年前由於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產業單一等原因,被列為“十三五”省級貧困村。說起羅渡這些年的變化,村民大多會用“翻天覆地”來形容。這個昔日土地貧瘠、房屋破舊、村民貧窮的“貧困村”,“變身”成如今移步換景、設施完善、村民富足的“小康村”。

“基礎設施建設是鄉村振興的基礎,補齊基礎設施短板,才能為鄉村振興掃除障礙。”萬小平說,這些年村裡的交通、環境、水電、公共服務等方面都有了巨大變化。“以前村民住的大多是磚木矮房,進出村走的是泥巴路,路邊到處是豬圈牛欄,一到下雨天,出門一身泥。”剛嫁到羅渡村時,朱雲芬很不適應。不過,這種糟糕狀況不會再有了。羅渡村已先后建成了美興公路、航道東路、羅嶺公路等,條條大路通達外界。

環境好了,產業壯大了,村民們的生活也越來越好。“我們村子現在越來越美了,來這裡游玩的人也越來越多了。”朱雲芬說:“這和以前的羅渡簡直一個天上一個地下。”村民黃華金對此也深有感觸,他說:“過去的日子過得緊巴巴,要麼出去打工,要麼留在家裡守著幾畝田,如今村裡有產業,我們的生活也越來越好。”

不僅如此,羅渡村還引進了自來水、污水處理系統,建立了村衛生室、綜合服務中心、多功能活動場所、文化廣場、垃圾屋,並配備了保潔員,還辦起書法、繪畫、體育等興趣班,豐富村民的文化生活。

文旅助力鄉村振興,產業為山村帶來活力和希望。羅渡村2017年退出貧困村,2019年貧困戶全部脫貧。羅石中曾是羅渡村的貧困戶,妻子患病多年,生活困難。村裡在了解到這一情況后,主動對其開展有效幫扶。“以前就種點田,靠低保維持生計,現在村裡建成了富硒白蓮產業基地,我在那裡工作,收入有了保障。”談到未來,他充滿希望。正如產業的發展,讓這個山村看到了振興的曙光。

日前,第三批全省鄉村旅游重點村鎮名錄公布,羅渡村入選。這只是該村奔跑在鄉村振興路上的一個腳印。該村近年來獲贊無數、榮譽不斷,“中國美麗休閑鄉村”“國家森林鄉村”“全省文明村”……羅渡村正朝著富裕美麗新農村闊步前行。省委組織部選調生、黃馬鄉羅渡村黨總支副書記習江北表示,作為一名基層干部,將立足鄉村實際,凝聚發展合力、激發內生動力,在提高農業科技含量、打造鄉村旅游品牌等方面下功夫,推動羅渡村鄉村振興。

羅渡之變,是黃馬鄉村之變的一個縮影。黃馬鄉黨委書記曾艷芳介紹,近年來該鄉實施了一批小康示范村和新農村示范點的建設,如今的黃馬鄉,一批美麗鄉村如花綻放。(記者 龔艷平)

(責編:毛思遠、邱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