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西頻道>>江西要聞

風勁帆滿海天闊 俯指波濤更從容

——看廬山西海風景名勝區如何譜寫景區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新篇章

2021年09月28日07:37 | 來源:江西日報
小字號

  廬山西海風景名勝區位於江西省北部、九江市西南部,是一處集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5A級旅游景區、亞洲最大土壩水庫、全國佛教樣板叢林、國家水利風景區、國家森林公園、全國首批中小學生研學基地等為一體的山岳湖泊型特大景區。景區總規劃面積495平方公裡,由廬山西海湖區和雲居山兩大板塊組成。

  近年來,廬山西海在奮力擦亮“詩畫西海、運動西海、時尚西海、健康西海、文化西海”五大名片的征程上,不斷開辟泛旅游時代新藍海,全力譜寫景區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新篇章。

  2020年12月成功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后,廬山西海持續發力,緊扣“打造世界級旅游景區和度假區”總目標,堅守保護“一湖清水”底線,嚴防死守把好疫情防控關,大力實施“旅游經營提升年”“項目建設提速年”和“全域旅游落實年”行動。1至6月,廬山西海接待游客627.85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50.94億元,比2019年分別增長19.4%和19.47%。

  金秋時節,我們在廬山西海等你。

  大美湖島風光:原名柘林水庫,由亞洲第一大土壩——柘林大壩,截江西五大水系之一的修河而成。水域面積308平方公裡,8000多個島嶼,星羅棋布。島相依,橋相連,舟相伴,幕阜山脈、九嶺山脈,層巒疊嶂,碧波萬頃,綠島擁翠,猶如顆顆翡翠落玉盤。

  古朴山水勝境:東南隅的雲居山,素有“雲嶺甲江右,名高四百洲”的美譽,是世界聞名的禮佛朝聖中心。雲居山的真如禪寺,五宗歸一,有1200多年歷史,是中國佛教曹洞宗的發祥地。農禪並重,禪風浩然,高僧大德輩出。王安石、蘇軾、黃庭堅等歷史名人描摹雲居山的詩詞歌賦有300余篇。

  魅力廬山西海:在廬山西海,可以感受“水天相映成一色,人船穿游翡翠中”的絕妙意境,體會“一生西海天下情”的誠摯與悠然。這裡有驚險刺激的峽谷漂流,詩情畫意的湖上花島,豐富動感的水上游樂,輕鬆有趣的柑橘採摘,原汁原味的農家美味,新潮時尚的網紅美食。春觀景、夏漂流、秋採橘、冬泡泉,是娛樂休閑、美食“打卡”、度假康養的天堂。

  詩畫西海添顏值,綠水青山再展新姿態

  “裝點此關山,今朝更好看。”一湖清水、萬島擁翠,是廬山西海最美的顏值,是核心的吸引力和生命力。保護好“一湖清水”是最大的民生期盼。為此,廬山西海按照“精心規劃、精致建設、精細管理、精美呈現”的要求,統籌推進生態保護、環境整治、業態布置、美化亮化,打造升級版“最美岸線”、精品景區,讓詩畫西海風景獨好。

  詩雲:“日暮秀鳳山,青靄履真如,百丈峰批黛,千島珠帘翠。扁舟明鏡行,鷺鳥畫中渡,天上仙居地,人間西海情。”船行廬山西海,穿梭於碧波千島之中,心曠神怡。廬山西海歸來不看島。這裡以水為美,以島聞名,山高、島秀、水清、雲玄、寺古,有著“中國最美湖光山色”的贊譽。

  廬山西海浩渺遼闊,大小島嶼星羅棋布,山水交融。廬山西海本著“精品、精致、精細”的原則,注重提高游客體驗,用“繡花”功夫,做精、做細各項工作。

  如今,景區游步道鋪設一新、智慧系統服務貼心……島嶼之間橋梁多姿多彩、形態各異。大小橋梁,都有一個別致的名字,“山海橋”“鵲橋”“金龍橋”“明月橋”……或雋秀,或清奇,或大氣,或朴實,靜靜佇立於廬山西海絕美山水之間,讓人流連忘返。橋在山間水上,千姿百態﹔連島入林,穿珠成串﹔凌空飛架,交相輝映,譜寫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詩篇。

  登高望遠,即可體驗“海誓山盟”的浪漫,又能在山水之間,閑庭信步,自得其樂。泛舟湖上,滿眼皆是清澈的湖水和綠意盎然的島嶼,遠山含黛、近水含情,嘆為觀止。

  運動西海增活力,體育旅游成為新潮流

  綠茵場上,足球小將揮汗如雨,不停馳騁……這是中海廬山西海國際體育訓練基地日常訓練的一個剪影。

  為落實全民健身國家戰略,不斷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廬山西海引入央企投資中海廬山西海國際體育訓練基地建設,並首創招標專業公司參與項目建造運營的“三位一體”發展模式。該基地是江西省首個大規模天然草11人制足球基地,有13片標准的11人制天然草足球場、3片5人制天然草足球場,已舉辦了2021年江西省足球協會杯(女子U9)等多項賽事。

  近年來,廬山西海以運動休閑為主題,全力打造國家體育旅游示范基地,取得了好成績。廬山西海射擊溫泉康養運動休閑小鎮通過國家體育總局的評審,被命名為“國家運動休閑特色小鎮”。廬山西海連續五年被評為“全國體育旅游精品景區”。體育旅游賽事活動作為拉動市場、提升品牌的重要措施,廬山西海依托現有資源,探索舉辦各類體育旅游賽事活動,不斷叫響體育旅游賽事品牌。

  以重大項目建設夯實基礎。全面完成西海漂流“十裡畫廊”改造提升工程,推進西海大峽谷、水上運動基地等體育項目建設﹔以西海艦隊小球休閑中心項目、中海廬山西海國際體育訓練基地為紐帶,推進垂釣中心等一批運動休閑項目建設,把巾口打造成省級旅游特色小鎮﹔推進環湖旅游公路建設,打造北線觀光運動休閑帶。全力推進江西省體育局的三大訓練中心建設。中國青年藝術滑水隊、海陸空游艇俱樂部等水上運動項目入駐廬山西海,多次在全國滑水和槳板賽事中獲得金牌、銀牌和銅牌,為廬山西海贏得榮譽,廬山西海知名度和美譽度得到進一步提升。

  以重大活動唱響品牌。舉辦中國路亞黃金聯賽、全國家庭帆船賽、環鄱陽湖自行車賽等大型賽事活動,承辦了江西青少年足球賽事,接待足球訓練隊員3500人次……體育旅游品牌主題更鮮明、內涵更豐富。

  以群眾體育活動營造氛圍。大力推動全民健身運動,經常舉辦龍舟賽、羽毛球賽、乒乓球賽、籃球賽、登山賽等群眾體育活動,營造濃厚的體育旅游氛圍。

  時尚西海加氣質,湖光山色煥發新魅力

  廬山西海青山含黛。登上99米高的西海之星玻璃觀光塔,“中國最美的湖光山色”盡收眼底。廣闊無垠的湖面上,綠島擁翠,碧波萬頃,水上飛機動感滑翔,愛心島浪漫溫情,雲居山勝境古朴,柘林大壩雄偉聳立,柘林老鎮沉浸在唯美的燈光夜景中……

  驚艷亮相海外。9月21日,正值中秋佳節,在這個團圓歡慶的日子裡,廬山西海形象片在美國紐約時報廣場中國屏滾動播出,展示“天上雲居,詩畫西海”形象,彰顯“中國最美湖光山色”的自信。除此之外,歐洲時報等網站+公眾號矩陣以視頻或圖文形式,向歐洲主要國家展示了廬山西海“天上雲居、詩畫西海”魅力。除全國各大城市重要地段的大屏宣傳之外,參考消息客戶端、新華聯播網抖音視頻號等多家媒體平台,發布廬山西海形象片,在海內外刮起一股“西海旋風”。

  堅強的樹備受青睞。在廬山西海,有這樣一座島叫“滄海一樹”,僅由一棵樹組成,被游客譽為“神仙樹”“生命樹”。日前,“神仙樹”進入微博熱搜,閱讀量達到1.6億人次,參與點評人數1.9萬人,點贊量10萬+,成為“網紅樹”,許多游客慕名前來“打卡”。

  夜經濟“火”起來。夜幕降臨,廬山西海柘林老鎮非遺美食文創園內流光溢彩,美食小吃香飄四溢﹔投壺、枕頭大戰、水燈祈福……各種活動精彩紛呈,吸引了眾多游客。中秋小長假期間,柘林老鎮非遺美食文創園吸引游客9萬人次。該旅游項目利用住、食、游、娛、購、樂、享、康的理念,進行整體商業運作,通過生態游覽、非遺體驗、美食品嘗、旅游互動四大賣點,點亮夜經濟,促進夜消費,填補了贛北地區特色民宿、特色小吃和民俗風情類街區的市場空白。

  “水上游西海”成為新寵。今年“五一”小長假,廬山西海共接待游客33.84萬人次,旅游收入達2.18億元,與去年同比分別增長442%和459%。

  除了傳統的登島游湖觀光和爬山外,新業態新產品備受歡迎。乘坐游輪游湖觀“滄海一樹”的神奇、體驗亞洲最大土壩的雄偉,劃著竹筏泛舟碧波之上,駕駛摩托艇體驗沖浪,坐著高空水上飛機感受快感……水上游西海,成為熱門話題,聚人氣、引客流。在巾口水上世界景點,體驗“海天一色”水上游西海的游客,人數是過去的 3倍。游客乘坐水上飛機激情翱翔,飽覽湖光山色。一位來自武漢的游客激動地說:“坐水上飛機在高空中看廬山西海,鳥瞰千島落珠,真是太美了!”

  巾口小鎮煥新顏。秋天,走進巾口集鎮,一排排高大的銀杏樹挺立,微風吹落銀杏樹葉,道路鋪滿錦繡﹔農業產業園內碩果累累,千畝果樹長勢喜人。自2019年體制改革后,武寧縣巾口鄉劃到廬山西海管理以來,該鄉成立農旅產業公司,打造千畝果園,做旺產業,做活旅游。

  位於巾口鄉的中海度假區,圍繞高端社區、運動休閑、溫泉康養、休閑度假、田園綜合體等主題,建設集度假、娛樂、養生等為一體的度假區,已成為時尚旅游新名片。站在西海藝術中心外,可以看到景觀牆的曲折回環、淺水池面的映照浸潤,建筑空間似高山之內若隱若現的秘境,經過“山重水復”的游走,波搖影動,柳暗花明,讓人耳目一新。

  健康西海提品質,

  高端康養度假取得新突破

  廬山西海生態好,作為江西省首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省級實踐創新基地,牢固樹立“尊重自然、保護自然、順應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狠抓生態環境治理,不斷鞏固經濟社會發展成果。

  這裡空氣清新,每立方厘米大氣負氧離子達15萬個以上,是天然氧吧﹔擁有一級水質,是“桃花水母”繁衍棲息地﹔水產品價廉味美,讓游客贊嘆不已﹔雲居禪茶自古留名,既具高山靈氣,又浸佛禪靈性﹔易家河柑橘獲“中華名果”稱號,享譽全國,暢銷市場﹔羅漢菜、蕨菜、竹筍等山野特產,屬美味佳肴,游客樂意品嘗。

  如同仙境般的吳王谷、西海大峽谷,溪水潺潺。植被茂密的森林公園,參天古木數不勝數,色彩斑斕。山間石凳小憩一番,充沛的負氧離子,讓肺來個清新之旅﹔山路平緩,輕鬆自在,老少皆宜。

  廬山西海蘊藏豐富的地熱資源,流淌著來自地下450米深處的氡溫泉水。廬山西海國際溫泉度假村出水溫度62度至67度的高熱礦水,屬復合型醫療熱礦水,對維護和改善心腦血管、風濕病、皮膚病有良好的療效。

  廬山西海把優質生態資源與新型康養度假模式相結合,推出“富氧”生態旅游線路,融合溫泉療養、美容養顏、康體養生,全力打造國家級運動休閑特色小鎮。

  文化西海聚內涵,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每當夜幕降臨,由柘林民間傳說“桃花仙子”改編的愛情故事——《西海追夢》,便在柘林老鎮非遺美食文創園精彩上演。這是一個大型情景燈光秀節目,既有詩意的田園牧歌情境,也有浪漫的桃花婚禮場景,以及柘林大壩修筑場景,再現了廬山西海人民真摯向上、至純至善的良好形象。

  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旅游是文化的載體。廬山西海不斷加強文化和旅游的融合發展,結合實際推出系列文化旅游精品,讓文化更有活力,讓旅游更富魅力。

  講好西海故事。挖掘山水文化、禪宗文化、民俗文化等文化遺存,通過導游講、新媒體宣傳,把西海文化展現出來、宣傳出去﹔通過非遺展演,講述柘林塔、西海大聖、西海仙子等民間故事,用神話形式演繹西海追夢的主題,共饗一場美輪美奐的文化盛宴。

  巧妙嫁接文化。廬山西海在旅游項目建設中注重融入文化元素,在湖島改造中巧妙融入百橋、百園、百塔,把古今中外的橋、園、塔嫁接到景區中,形成獨特的山水文化。柘林鎮充分融入贛、湘、鄂等美食文化,形成特色的美食文化。把景區文化元素融入旅游商品,研發一批文化主題鮮明、精美實用的文創產品,讓文創產品豐富廬山西海的文化內涵,讓文化西海家喻戶曉。

  堅持文旅與生態融合發展。廬山西海不僅打造生態風光景點,還精心挖掘各類文化底蘊。集生態文化、禪宗文化、九江文化為一體,精心打造雲居塔﹔把非遺展演、美食、燈光秀與優美的生態相互融合,將柘林老鎮打造成文旅新地標,讓人記住美景、記住文化、記住鄉愁。(吳曙光 秦秀奇/文 王江駿 李思敏/圖)

  

(責編:毛思遠、邱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