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西頻道>>江西要聞

綠色發展 業興民富

——瑞昌市碼頭鎮奮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紀實 

2021年09月28日07:40 | 來源:江西日報
小字號

碼頭鎮是長江入贛第一鎮,素有“金城”之譽,是全國重點鎮、國家衛生鎮。今年,該鎮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全力推動高質量發展。1至8月,鎮本級完成財稅收入2.26億元,接近去年全年的財稅收入﹔新增規模以上企業3家,發展后勁足。

前不久召開的瑞昌市第八次黨代會提出“開放引領、綠色示范、工業強市、實干爭先”發展戰略,描繪了瑞昌未來發展藍圖。“我們將認真按照瑞昌市委對碼頭鎮‘五個作示范、勇爭先’的要求,保持昂揚向上的奮進姿態,真抓實干、埋頭苦干,奮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碼頭鎮黨委書記華陽說。

鎮園融合發展,蹚出新路子

9月初,筆者來到碼頭鎮,感受了大企業的磅礡氣勢。江西最大台資企業——總投資80億元、年產水泥1400萬噸的江西亞東水泥公司,江西最大港資企業——總投資165億元的江西理文造紙和化工公司,江西首條、中國第六條海底電纜生產線——總投資10億元的江西吉恩重工有限公司……這些企業投資大、設備先進、技術一流。

該鎮已成為瑞昌市工業的主戰場。“工業是碼頭的立鎮之本、強鎮之策、興鎮之要。”鎮長袁志鋒說。

瑞昌市有19.5公裡優質長江岸線,全部在碼頭鎮境內。上世紀90年代以前,碼頭鎮幾乎沒有工業企業。1997年10月,江西亞東水泥公司落戶該鎮后,瑞昌市充分利用長江水運優勢,在碼頭鎮設立工業園,舉全市之力發展工業。

作為瑞昌對外開放的橋頭堡,碼頭鎮積極推行鎮園融合發展,園區建成面積超過10平方公裡。筆者站在長江梁公堤附近的山坡上俯視碼頭鎮,隻見處處是項目建設的火熱場景,中國建材集團、中國林業集團等大企業紛紛來碼頭搶灘發展,天啟新材料、瑞易德新材料等一批“5020”項目(投資50億元和投資20億元)相繼投產。截至今年6月,落戶碼頭鎮的企業達743家,總投資800億元,其中規模以上企業79家,年納稅超過億元的企業4家。

探索改革路徑,激發新活力

碼頭鎮過去由於缺乏必要的經濟社會管理權限,“車大馬小”和“責大權小”的問題比較突出,嚴重制約了發展。

“我們通過改革,打破了長期以來形成的條塊分割體制,增強了碼頭鎮自我決策和統籌協調能力,不僅凝聚了力量,而且把握了工作的主動權,激發新活力。”華陽說。

碼頭鎮行政審批局是九江市首個鄉鎮行政審批局,實行“一枚印章”管審批。建成“一門式、一站式、一窗式、一網式”行政審批服務智慧大廳,前台綜合受理、后台流轉審批、綜合窗口出件,實現了群眾、企業辦事隻進一扇門,市鎮兩級實現“一網通辦”。“碼頭鎮政務服務實現了標准化、智能化,改革后辦件量較改革前翻兩番。”碼頭鎮行政審批局負責人劉國軍說。

該鎮還把便民服務延伸到村(社區),對19個村(社區)的便民服務點進行升級改造,實行由村(社區)干部代辦制和幫辦制,讓群眾辦事“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

改革出活力。去年,碼頭片區實現財稅總收入20億元,鎮本級財稅收入2.75億元,地方收入及可用財力居瑞昌市各鄉鎮之首。今年8月,碼頭鎮人民政府被評為2020年度全省政府系統“五型”政府建設先進集體。

推進綠色發展,增強新動能

“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碼頭鎮上下達成共識: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依托長江但不能依賴長江,推進綠色發展。圍繞瑞昌市“3+N”產業發展體系,開展延鏈、補鏈、壯鏈精准招商,著力引進一批木業家居、高分子新材料、綠色建材等產業項目,推動產業集聚集群。上半年,該鎮引進產業項目3個,簽約資金27.1億元。同時,推動亞東水泥、理文造紙、理文化工等大企業做大做強,厚植發展優勢。

綠色是高質量發展最鮮明的底色。該鎮大力推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在工業反哺農業、三產助推一產上做文章,推動農村勞動力向產業工人和服務業人員轉移,多渠道幫助農民就業創業。同時,做大總部經濟,加強與境內企業溝通聯系,爭取其基建施工方在碼頭設立分公司或項目部,增強新動能。

該鎮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大力推進鄉村振興。整合鎮村兩級資金,投資5200萬元, 建設了3.8萬平方米的標准廠房,預計每年收益320萬元,可增加村級集體收入近百萬元。扎實推進“一鄉一園”創建工作,重點培育糧油、果蔬、水產、山藥等特色產業,爭創九江市級現代農業示范園。(何深寶)

(責編:毛思遠、邱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