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平市“我為群眾辦實事”重點民生項目進展情況公布

為進一步推動樂平市“我為群眾辦實事”工作走深走實,促進全市重點民生項目落實落地,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樂平市將25項“我為群眾辦實事”重點民生項目截至2021年10月份的進展情況進行公示。
1、加快推動老舊小區改造
項目內容:加快推進樂平市2021年老舊小區改造全面開工,通過改造,切實解決老舊小區建筑物和配套設施破損老化、市政設施不完善、環境臟亂差、管理機制不健全等問題。鼓勵符合條件的老舊小區結合改造同步實施加裝電梯,著力解決群眾“上樓難”的問題。
進展情況:已完成。樂平市2021年老舊小區改造任務數為240戶,涉及樂萬供電、原酒廠、線務段、電影院、副食品、醫藥公司和東風廠車隊等七個宿舍小區,改造建筑面積4.03萬平方米。7個項目已完成改造范圍線,並對項目設計方案進行了專家評審,方案已修改完善。施工單位已於8月5日進場施工,現七個宿舍小區已全部開工。
2、優化營商環境攻堅行動
項目內容:在企業開辦及注銷、獲得電力、獲得用水用電、辦理建筑許可、不動產登記、納稅、政務服務、市場監管等重點領域實現環節再簡化、時限再壓縮、成本再降低、服務再提升、機制再完善。
進展情況:已完成。為新辦企業提供首套印章免費刻制服務,截至10月18日,共免費刻制印章2209枚,為企業減免費用22.98萬元。建立完善投標保証金退付管理機制,推行政務服務免費幫代辦。進一步壓縮建筑許可辦理時限,在相關必要資料完備的情況下,由20個法定工作日壓縮到5個法定工作日。全面實現一般不動產登記、抵押登記辦理時間分別壓縮至3個工作日、1個工作日。企業開辦推行“一網通辦平台”,企業注銷推行簡易注銷。
3、實施城市文明工程
項目內容:對城區主次干道車行道、人行道等進行及時修復,不斷提高城區精細化養護管理水平,改善城市道路通行環境﹔啟動東風南路、天湖路西延、商學路3條斷頭路招投標程序及雙擁路北延伸、雙擁路與景鷹高速連接線互通在年底完成工程量30%。實施“城市文明暢通”行動。
進展情況:推進中。對城區主次干道車行道、人行道等進行及時修復,東風北路三期新建道路工程已全面完工。雙擁路北延伸以及雙擁路與景鷹高速連接線互通工程均已完成項目投標工作。一江兩岸循環道景觀工程已完成濱江公園地下停車庫、洎陽樓主體結構以及濱江公園廊架、景牆、綠化、園路等工程,目前工程完成進度85%。加快推進5G基站建設,目前,已建設88個5G基站。實施“城市文明暢通”行動,持續開展“機非混行”和摩托車、電動車非法加裝遮陽傘集中整治行動,清理學校周邊佔道經營攤點133個,每日安排警力60余人加強高峰期全市14所中小學周邊道路交通秩序管理,著力緩解中小學等重點區域的交通梗阻問題。
4、實施交通提升工程
項目內容:全面推進“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加大農村公路建設投入,完善縣鄉道干線路網,重點推進以縣道三級和鄉道雙車道為主的農村公路改造建設,優化路網結構,提升路網功能﹔進一步優化公交線路和公交運力,穩步有序推進城鄉客運公交一體化。
進展情況:推進中。加快了鄉道升級改造。完成了名灣公路、鎮楊公路、涌臨公路、樂德挂線、吳樂秧挂線、袁鐘線、車庫線、眾篁線、前鮑至上戴坂公路等縣鄉道升級改造﹔同時,完成接渡大橋、觀峰大橋、南港大橋、禮林中橋等50座危橋重建。縣道三級及以上升級改造已達到60%。打通了對外交通連接通道。G206國道桃林至大田段、S306A標、景鷹高速連接線等項目已完成主體工程。逐步推進了城鄉客運公交一體化工作。陸續開通了樂平至鎮橋、歷居山、洪岩、洺口、流芳、戴村、石明、胡沖、鸕鹚、榮前、龍口等12條城鄉公交路線﹔覆蓋了鎮橋鎮、歷居山鄉、洪岩鎮、后港、臨港、金鵝山、浯口、鸕鹚、洺口等9個鄉鎮、2個街道辦事處、96個行政村。票價比在原有農村班線基礎上平均票價降低了40%左右,市民出行貴、出行難的問題逐步解決。
5、進一步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環境
項目內容:深入了解掌握民營企業當前發展面臨的實際困難及希望解決的問題,提出有針對性的政策建議,發放創業擔保貸款,督促落實有關紓困惠企政策,助推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進展情況:已完成。建立網格化營商環境幫扶體系,全面摸排了經營情況,切實為企業解決了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實際困難,減輕了企業負擔。截至目前,為全市參保企業減輕繳費負擔222.23萬元(其中失業保險217.56萬元,工傷保險4.67萬元)。發放創業擔保貸款6844萬元(其中,發放小微企業貸款13筆共4160萬元,發放個人貸款183筆共2684萬元),共扶持175人創業。
6、大力推進紅色名村建設
項目內容:以省級紅色名村為重點,修繕一批革命遺址遺跡,開發一批紅色教育培訓課程,推出一批鄉村旅游線路,建強一批基層黨組織,切實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助力鄉村振興。
進展情況:已完成。2021年眾埠鎮界首村和十裡崗鎮篁塢村分別成功入選第一批、第二批省級紅色名村。持續做好紅色資源的保護和發掘工作,對紅十軍建軍舊址、紅軍棚遺址、方志敏舊居相關革命遺址遺跡進行修繕﹔積極拓展紅色教育功能,組織開展優秀紅色宣講員進基層宣講活動,宣講團深入鄉鎮、村(社區)、企業、單位、小學等單位開展紅色宣講活動,進一步擴大宣傳面,制定《樂平全域旅游導覽圖》,推出了三條一日游推薦旅游路線,為發揮紅色教育基地作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7、實施教育強市工程
項目內容:擴大優質教育資源供給,完成第三小學改擴建、第九小學改擴建、第十九小學新建、實驗學校建設﹔加快推進第十中學建設和80余個農村中小學新建、維修項目﹔啟動第五小學遷建、鎮橋鎮坑口小學建設﹔完成城市經典、城市之星、翰林新城等3所幼兒園裝修改造﹔推進職業中等專業學校改擴建項目建設﹔支持和規范民辦教育發展,加強校外培訓機構管理﹔落實“雙減”政策﹔啟動建設一批城市書房,依托城市書房開展專題講座、交流筆會、經典誦讀等閱讀分享活動。
進展情況:已完成。第三小學教學樓完工,已交付使用﹔第九小學擴建已完成,現已完成交付使用﹔第十九小學新建教學樓已交付使用﹔實驗學校初一、初二教學樓已交付使用﹔加快推進了第十中學建設和80余個農村中小學新建、維修項目﹔第五小學遷建教學樓完成基礎施工﹔鎮橋鎮坑口小學主體基本完工﹔城市經典、城市之星、翰林新城等3所幼兒園裝修改造已完工﹔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深入開展校企合作,正與天新藥業籌備聯合開辦精細化工定向冠名班(天新數控班)﹔與金鷹汽貿公司共建汽車美容與維修專業﹔聯系金山工業園汽摩小鎮開展數控技術應用、電子商務等專業共建。嚴格落實了“雙減”政策﹔啟動建設一批城市書房,已建成東湖、天湖兩個分館。
8、開展關心英烈后代活動
項目內容:做好褒揚紀念工作,落實烈士遺屬優待優撫政策,深入開展“替烈士看爹娘、為烈屬辦實事”等英烈關愛行動,通過走訪慰問、烈士祭掃、烈士紀念日等活動,讓烈士親人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推動實施烈士紀念設施提質改造、改陳布展工程,開展烈士及紀念設施普查,完成對登高山烈士陵園部分紀念設施維修改善工作,加強提升講解員隊伍建設。
進展情況:已完成。開展“替烈士看爹娘”等活動,走訪慰問烈屬180名﹔9月30日,開展烈士紀念日--向烈士敬獻花籃儀式﹔推動實施烈士紀念設施提質改造、改陳布展工程,開展烈士及紀念設施普查,完成了對登高山烈士陵園部分紀念設施維修改善工作,加強提升講解員隊伍建設。
9、 實施和諧穩定工程
項目內容:開展“政法干警進網入群,走好新時代網上群眾路線”行動,下基層全面了解群眾關注的社會治安難點、熱點問題,傾聽群眾對政法工作的評價,主動征求群眾對政法工作的意見建議,積極接受群眾的監督和評議﹔完成市綜治中心提檔升級建設,使其成為依法治市、維護社會穩定的工作平台和為民辦實事的重要場所﹔以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為抓手,全面完善“天網工程”建設,加快推進“雪亮工程”建設,構建立體化、信息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深入開展“治理高價彩禮、弘揚文明鄉風”活動。
進展情況:已完成。入群政法干警已推送宣傳素材1905篇,網民點擊率270萬次,收集群眾關注熱點問題255件,解決227件,解答群眾咨詢1453人次,成功勸投重大網上逃犯1名﹔深化拓展網格化管理,推進網格管理精細化,織密網格,科學布設,選優配強人員,現樂平市新增基層網格511個,目前網格總數達949個,實現1000人一網格。嚴格落實“定人、定位、定崗、定責、定時”,發揮維穩信息員、矛盾糾紛調解員、治安巡邏員、民意觀察員的作用,真正做到市域各類矛盾糾紛和風險隱患能了解、能掌控、能預警、能化解,提高預測預警預防能力,努力把矛盾風險解決在萌芽狀態﹔深入開展“治理高價彩禮、弘揚文明鄉風”活動,涌現低彩禮、零彩禮的典型51對,完善村規民約49個村。
10、 實施鄉村振興工程
項目內容:持續推進村庄整治建設,完善村庄道路、水利、戶廁改造,建設高標准農田,實施蔬菜振興計劃﹔培育發展古戲台文化游等新業態,推出一批鄉村旅游線路,助力鄉村振興。
進展情況:推進中。摸清了全市戶廁改造的底數,全面開展了戶廁改造﹔啟動了高標准農田建設﹔積極推行蔬菜振興計劃,完成樂平現代農業蔬菜科技產業園建設,江綠集團與樂平市人民政府正式簽署萬畝設施蔬菜投資項目框架協議書。10月27日,萬畝設施蔬菜投資項目正式開工建設。積極推進村(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標准化建設,全市266個建制村、70個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已全部挂牌,已建成農家書屋266家。打造文化服務中心示范點﹔完工洪皓故裡水上古戲台﹔已完成編制項家庄古戲台→洪岩仙境→水上古戲台→小坑古戲台旅游路線,助力鄉村振興。
11、開展紀檢干部下一線解民憂活動
項目內容:組織機關干部到市紀委監委信訪窗口接訪。舉辦信訪宣傳周活動,暢通信訪舉報渠道,認真辦理群眾來信來訪。對群眾常年反映、重復次數多、久拖不決的典型問題,如基層辦事不公、侵害群眾利益、基層黨組織軟弱渙散等問題,進行交辦督辦,加強與信訪舉報人的溝通,及時反饋辦理結果。
進展情況:已完成。7月25日至31日,全市紀檢監察機關集中開展了信訪舉報宣傳周暨“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市紀委監委由主要領導帶頭,班子成員分片,深入企業,與企業主面對面交流,並進行問卷調查,了解涉企職能部門服務企業情況及企業訴求。樂平市紀委共現場宣傳23場次,發放宣傳資料12000余冊,現場接待群眾來訪咨詢1200余人次。制作的宣傳動漫《向誣告者亮劍 為干事者撐腰》瀏覽量達130余萬次。
12、開展減稅減費減租減息減支行動
項目內容: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不斷扶持實體經濟發展,以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為主體,落實減稅減費減租減息減支政策舉措,切實為企業減負擔降成本。
進展情況:已完成。全面落實減稅降費稅收優惠政策,1-10月減稅降費共計6.05億元,其中2021新增政策減稅降費1.61億元,惠企惠民超過8萬戶次,政策覆蓋面達到100%﹔對承租行政事業單位房屋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服務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免除2021年上半年1個月房屋租金114.63萬元。
13、實施就業工程
項目內容:積極與園區企業對接,進一步了解企業用工缺人情況,以勞動力和就業崗位供需對接的方式推薦就業,為企業輸送緊缺人才﹔大力開展勞務輸出,實現勞動力的有序轉移。在開展線上線下各類招聘活動的基礎上,與沿海經濟發達省份建立勞務協作,引導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實現跨區域勞務輸出。
進展情況:已完成。舉辦了13場線下招聘會,進場企業478家,向全社會提供7255個崗位,達成就業意向879人,邀請樂平市工業園區企業和廈門、永康等省外企業參加。每周不定期通過人力資源市場給企業推薦適合的人才,目前已為企業輸送674人。提升企業職工整體素質,開展新型學徒制培訓79人。開展了2場春風行動線上招聘會,線上招聘參與企業192家,發布就業崗位15035個。通過勞務對接和自主轉移就業的方式實現樂平市農村勞動力轉移21.06萬人。(其中省內2.38萬人,省外18.68萬人)
14、深化工業集聚工程
項目內容:全面實施“工業發展三年倍增計劃”,全力打造千億級精細化工和醫藥產業集群,積極培育和發展新材料、電子信息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持續加大培育和申報“專精特新”企業力度,實現更多的省級“專業化小巨人”,推進“映山紅行動”,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
進展情況:已完成。已制定《樂平市工業發展三年倍增計劃實施方案(2021-2023年)》,召開了全市工業倍增三年行動暨招商引資誓師大會。每月對省工業重大項目、工業技改項目進行調度。截至目前,共引進簽約項目32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10個,合同總金額257.11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348%﹔納入調度的“5020”項目 11個,其中已開工項目6個。申報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8家,4家獲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稱號,實現零的突破﹔申報2021年度省級“專精特新”企業22家。2021年1至9月份,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304.05億元,同比增長30.75%。天新上市資料已經被証監會正式受理,上市工作有序推進。
15、實施醫療健康工程
項目內容:完成市中醫醫院改擴建、市人民醫院主體大樓建設,加快推進市公共衛生應急醫療救治中心建設﹔組織實施“老年健康促進行動”,大力開展3周歲以下托幼服務試點工作﹔開展異地就醫直接結算。
進展情況:推進中。中醫醫院改擴建工程基本完成,床位等基礎要求已達標,7月底投入使用,上級部門已審核批復床位600張﹔人民醫院綜合大樓已封頂,主體建設已完成﹔樂平市公共衛生應急醫療救治中心已經挂牌,項目建設正有序推進﹔成立了樂平市醫養結合工作領導小組,深入推進醫養結合發展,全面推進樂平市安寧療護試點工作﹔3周歲以下托幼服務試點工作有序開展,目前備案有七家機構,其中六家機構已督促進行普惠托育項目,正依法依規進行項目建設。
16、實施優質供水工程
項目內容:快速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工程建設,完成共產主義水庫至潤泉水廠的第二根原水管線鋪設,使城區潤泉水廠由日供水5萬噸擴建至日供水10萬噸﹔完成禮林水廠擴建,由日供水0.5噸擴建至日供水1萬噸﹔新建城區配水管網延伸工程及農村供水工程。
進展情況:推進中。共產主義水庫至潤泉水廠的第二根原水管線鋪設,現已完成原水管DN1200球墨管鋪設33000米﹔樂平市潤泉水廠、禮林水廠改擴建工程,目前潤泉水廠完成沉澱池主體,設備完成吸泥行車99%、集水槽99%、方格網85%,工藝管完成94%,翻板濾池工藝管安裝完成94%,干化場完成90%﹔禮林水廠完成斜管沉澱池池體,完成工藝管安裝98%,完成清水池池體,工藝管完成98%。
17、深入開展“斷卡”行動
項目內容:嚴厲打擊整治懲戒非法開辦販賣電話卡、銀行卡及涉詐APP黑灰產業鏈違法犯罪,打掉一批涉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團伙,破獲一批涉電信網絡詐騙違法犯罪案件,抓獲一批涉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嫌疑人,堅決遏制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高發勢頭,堅決守護好人民群眾的“錢袋子”。
進展情況:已完成。針對網絡電信詐騙,市公安局堅持常態化打擊和專項行動打擊相結合,2021年以來共抓獲電信詐騙犯罪嫌疑人96人,破案300余起,端掉窩點3個。特別是9月底以來,該局部署開展為期三個月的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集中攻堅行動,掀起了新一輪打擊高潮,行動開展以來,已刑拘相關犯罪嫌疑人26人,取得了較好的打擊成果。在強化打擊的同時,市公安局深入開展全民反電詐集中宣傳“春風”行動,積極與“美團”、“餓了麼”外賣公司及本地各快遞公司、出租車公司建立長期合作機制,利用行業優勢加大社會面反詐宣傳。
18、 實施安居工程
項目內容:實施南內河小區城市棚戶區改造安置房、童家山安置小區城市棚戶區改造安置房建設,啟動實施上羅源安置房建設。
進展情況:推進中。南內河項目,已開工21棟樓,其中11棟多層建筑基本建成、主體已驗收,高層建筑部分主體已封頂。童家山項目,童家山開工建設棚改安置房源518套(其中200套用作2021年棚改安置房源),開工率為100%﹔上羅源項目,目前已完成項目岩土勘察、工程施工圖審查,辦理了部分報建手續,完成了場地平整和6號、7號承台澆筑,3#、5#、8#樓樁基澆筑,地下室土方外運及完成支護樁建設等工程。
19、實施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
項目內容:對撇洪溝周邊村庄(農科園除家邊村、何家村、勒馬橋村、清塘尾村、碧村、新金鵝山村共 6 個自然村)的生活污水進行治理。
進展情況:推進中。該項目先后完成了項目立項、可行性研究、環境影響評價、初步設計方案等相關手續﹔2021年9月公開挂網招投標,2021年10月開標,江西明耀建設工程公司、同創鴻源建筑工程設計有限公司中標,目前正在完善施工設計方案,預計11月份可進場正式開工建設。
20、 實施老有所養工程
項目內容:全面加強農村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加快推進“愛心食堂”建設,積極推進具有助餐等功能的農村互助養老服務設施建設。
進展情況:推進中。樂平市社會福利中心工程建設項目已完成百分之八十五左右﹔村互助養老服務設施266個,已建成198個,還有68個正在推進當中,超過186個任務目標,正向全覆蓋不斷邁進﹔農村敬老院改造提升工作10所,已有5所正在實施改造,4所已經鄉鎮領導班子會議確定招標啟動,1所還在研討當中,已召開鸕鹚鄉敬老院改造提升動員會議,促進12月份完成任務﹔社區嵌入式養老院建設1所,已初步選用城區已在運營的養老機構改造成社區嵌入式養老院。
21、 實施高效供電工程
項目內容:實施10KV線路升級改造133.56公裡,新建改造配電台區,提升供電能力和服務水平。
進展情況:推進中。已完成新建改造10kV線路93.86km,新建改造配電台區18台/3000kVA,配套建設改造低壓線路38.58km。剩余工程年底前完工。同時通過運維項目對運行狀況較差的線路進行整治及更換配電自動化開關,通過線路改造及綜合整治已對2020年度跳閘3次以上的22條線路進行了治理,完成率100%﹔配電自動化覆蓋率為94.25%,力爭年底前完成全覆蓋。
22、實施防洪保安工程
項目內容:加快推進續湖聯圩除險加固工程建設﹔完成車溪水、磻溪水、安殷水河道治理工程建設。
進展情況:推進中。續湖聯圩完成土方回填40萬方,建筑物土方開挖20萬方﹔車溪水、安殷水河道治理工程建設已完成﹔磻溪水(雙田段)河道治理工程主體工程已基本完成。
23、實施社會保障工程
項目內容:全面推進人社領域基層公共服務平台建設,推廣社保卡“一卡通辦”應用,力爭做到人手一卡﹔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加快推進全民參保計劃。
進展情況:已完成。截至2021年10月,全市共制社保卡963095張,基本實現人手一卡。共為特殊人群(脫貧戶和監測戶、殘疾人、低保戶)免費補換卡467張。截至2021年9月,全市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參保98770人(其中在職62616人,退休36154人)﹔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參保19762人(在職13489人,退休6273人)﹔工傷保險參保49764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467555人(其中實際繳費373097人,領取待遇94458人)﹔失業保險參保24755人。經辦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1613人,已辦結888人,轉入資金1237.28萬元,轉出金額559.49萬元。
24、推進“贛服通”4.0建設應用
項目內容:加快梳理擬上線“贛服通”特色服務個人和涉企事項清單,建設“無証辦理”服務專區﹔按照“應上盡上”原則,推動更多高頻政務服務事項實現“掌上辦”。
進展情況:已完成。截至2021年10月15日止,共梳理贛服通掌上辦理事項102項,涉企事項6項,本地特色服務事項5項﹔設立“無証辦理”服務專區。
25、著力提升群眾應急救護能力
項目內容:大力開展應急救護知識進學校、進農村、進社區、進機關、進企事業單位“五進”活動,落實應急救護員培訓及應急救護知識普及培訓,全面提升群眾應急處置和自救互救能力。
進展情況:已完成。2021年共開展25期救護員培訓班,共培訓救護員1189人。普及應急救護知識12000余人 ,涉及的領域有機關、鄉鎮、學校、企業、農村還有藍天救援隊、幫幫團等民間組織。根據培訓對象的不同予以側重點不同的教學內容,普及培訓主要是對應急救護知識的講解,而對救護員的持証培訓主要是理論授課+實踐操作+模擬考試相結合的方法進行,通過具體實例生動地講述了基本的急救知識和技能,包括紅十字會的基本知識,心肺復蘇、外傷急救包扎、氣道異物排出等多項內容。通過培訓大家不但掌握了正確的救護知識,同時進一步提高了在突發事件中的自救互救能力,使“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及應急救護知識愈加的深入人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