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西頻道

扮靚人居環境“新時尚”

——南昌聚焦垃圾分類共創美好品質生活

2021年12月17日19:38 | 來源:人民網-江西頻道
小字號

推進生活垃圾分類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途徑。近年來,南昌市通過構建處理網絡、推進垃圾處理市場化、強化保障完善機制等多種舉措,促使垃圾分類工作再上新台階:垃圾分類末端設施基本建成,在全國省會城市率先實現了城鄉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推動出台了《南昌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市民生活垃圾分類參與率大幅提升,生活垃圾無害化、資源化、減量化分類體系正在逐步建成,基本形成了生活垃圾分類“南昌模式”。2020年10月,南昌完善的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原生生活垃圾處理實現零填埋和“末端倒逼前端”的工作推進方式等得到了國家住建部的高度肯定。

設施先行 構建處理網絡

在南昌市東湖區豫章街道聆江花園二期小區及沿江花園小區,現場看到,以前小區內常見的敞口垃圾桶已不見蹤影,取而代之的是新設置的分類垃圾亭、智能垃圾回收機、大件垃圾暫存點、錯時投放點等相關配套設施。分類垃圾亭裡,垃圾一經投入,即會自動識別是否合類,合類即會被密閉存放,不合類則拒收。 “太智能化了,它會提示你投放垃圾的種類。”居民熊進在督導員的指導下,准確地將紙箱垃圾投放進了分類垃圾亭的可回收垃圾箱。

實際上,分類垃圾亭只是南昌市設施先行構建處理網絡的有力佐証之一。

今年以來,我市共建成分類投放收集點(站)3486個,並配備了等額數量的分類督導員,在居民投放生活垃圾時做好宣傳、引導工作,促使居民逐步養成良好的分類投放習慣。全市共設可回收物暫存點22個,有害垃圾暫存點10個。全市有365個可回收資源化利用收集點。為完善分類轉運設施,滿足生活垃圾分類需要﹔全市還配備了垃圾分類轉運車輛1579台,並統一了標識標志。

據了解,全市目前共有兩座焚燒發電廠,即麥園焚燒發電廠和泉嶺焚燒發電廠。投資13.7億元,按照“三個世界一流標准”建成的日處理2400噸垃圾的麥園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每天的焚燒發電量達130萬度。泉嶺廚余垃圾處理廠300噸/日項目即將啟動建設,屆時我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將達到40%以上。

同時,南昌在有條件的區域採取就地處理模式,比如灣裡管理局建設一體化厭氧發酵罐處理系統,採用“垃圾→厭氧→沼氣和有機肥” 的生態模式,使廚余垃圾得到就地處理和利用。可回收物從收集、轉運和分揀、處理等環節與再生資源回收企業實現“兩網融合”。我市已建成兩座大件垃圾破碎中心,基本解決了中心城區大件垃圾收集難、轉運難等問題。

分類收集 推進垃圾處理市場化

12月10日,一輛印著南昌西湖區“其他垃圾”清運標志的垃圾清運車駛入朝陽新城國貿藍灣小區,依次開過小區內數個垃圾分類集中投放亭,將居民分類好的“其他垃圾”倒入車后密封車廂,開往附近的其他垃圾中轉站。

走進西湖區生活垃圾分類轉運中心的板房處,兩塊約6~7米高、由廢紙殼打包壓縮的“方塊”引人注意。這些“方塊”由隔壁的打包壓縮機將收集而來的廢紙打包而成。“黃紙和花紙要分開打包,收集來的塑料垃圾經打包壓縮后也統一存入堆放區。”轉運中心運營企業負責人張彪說。

朝陽新城生活垃圾分類是南昌生活垃圾分類市場化運作的一個縮影。桃花鎮經濟發展辦主任李新華表示,根據規定,實行物業管理的區域,小區物業為分類投放管理負責方,即小區物業公司需承擔包括宣傳、建設集中投放點、配備督導員、配置專用運輸車輛等垃圾分類工作所需的一切費用。在此背景下,桃花鎮從去年11月起,在西湖區國貿藍灣、國貿陽光等小區試點生活垃圾分類的市場化運作、全鏈條運維,即引導小區物業公司與垃圾分類運營企業進行市場合作,物業公司把原本的垃圾管理職責通過協議方式轉交給垃圾分類運營企業,企業在與物業公司的合作費用和可回收物方面創造利潤,並通過連線成片、統籌運作、整合人力物力資源,降低各個環節成本,減少不必要的支出來維持小區垃圾分類工作的日常開展。

不僅僅是西湖區,南昌市在全市范圍引進了一批垃圾處理企業。

在分類收集市場化方面,為解決前端分類投放和收集難的問題,引進了小紅星、愛家物聯和武漢源創等第三方企業,利用科技手段以智能垃圾屋取代露天垃圾桶,實現“無臭處理”“自動計量”“遠程監控”等功能,同時通過建立“綠色賬戶”,以垃圾分類積分兌換環保垃圾袋或社區無人售貨機、商盟、線上商城的禮品,極大地激發了市民群眾參與垃圾分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另一方面,為實現垃圾處理市場化,南昌泉嶺焚燒發電廠、麥園焚燒發電廠和餐廚垃圾處理廠等生活垃圾末端處理設施均採取BOT的模式,兩座大件垃圾破碎中心均採取市場化形式,引進了北京首創、上海康恆等國內知名的垃圾焚燒發電企業,為垃圾分類助力。

強化保障 完善一套機制

垃圾分類是一項長期的工作,首先要做的就是提升居民垃圾分類的自覺意識,做好源頭管理。對此,我市各縣區陸續組織開展垃圾分類積分兌換活動,充分調動居民參與垃圾分類的積極性。南昌通過發放垃圾分類積分卡,投放生活垃圾獲得積分,憑積分兌換生活日用品的方式,吸引居民正確分類,並對惡意投放行為進行線上通報。

此外,南昌還強化保障,完善機制,通過數字化監管的手段推進垃圾分類。據了解,南昌市生活垃圾分類在線監管平台已投入使用,該平台運維人員譚佐建介紹:“南昌市生活垃圾分類在線監管平台的系統界面通過接入的攝像頭,可以對垃圾分類亭的實時情況、督導員上崗情況以及居民落實垃圾分類的實際情況進行足不出戶的監控。”

據介紹,南昌市所有垃圾分類亭的經緯度信息已錄入該平台,之后由各區縣逐步安裝攝像頭,接入監管平台后由南昌市統一管理。該平台針對生活垃圾分類混裝混運的問題,將對南昌市所有的垃圾清運車輛和垃圾中轉站進行實時監管。“包括作業車輛的位置、車內和車外的實時監控畫面,可以對駕駛員和車輛進行實時管控。”譚佐建說。垃圾分類在線監管平台的建設可破解垃圾分類執法取証難、管理責任人認定難等問題。通過攝像頭緊盯垃圾分類不規范現象,助推我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監督機制的建立,推動生活垃圾分類治理社會共治的良好氛圍。

“我們正在組建垃圾分類專項的執法中隊,要求每個縣區依托這個在線監管平台,對垃圾分類的前端收集、中端轉運和末端處理進行全程監控,為下一步的垃圾分類執法提供重要的依據。”南昌市垃圾分類相關工作人員萬德華說。

此外,為強化保障,我市還制定出台了《南昌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考核辦法》,堅持全面覆蓋、市區聯動,實行每月考核、每月通報、每季兌現獎補。實行一考多用,考核情況與獎補資金挂鉤,同時作為高質量發展目標管理績效考核和文明單位創建的重要內容,達到以考促提升、以考促規范的目的,為文明城市建設保駕護航。(劉彤)

(責編:邱燁、帥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