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豐城:以新時代新鄉賢文化引領鄉村振興

豐城市荷湖鄉杜家村是遠近聞名的“網紅村”,近年來,該村每年接待游客十萬余人。然而,鮮為人知的是這個位於豐城市南部玉華山下的小山村,幾年前還是“十三五”省級貧困村。
近年來,杜家村通過建設鄉賢館、設立光榮榜,以鄉情鄉愁為紐帶吸引和凝聚各方人士支持家鄉建設,以先進典型為榜樣鼓勵和帶動青少年心懷報國大志,以村規民約為抓手引導和推動本地居民弘揚文明風氣,做到把新時代新鄉賢文化扎根鄉土,助力鄉村振興,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應和社會效應。
讓新鄉賢文化“看得見”
鄉風文明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要求之一,也是提升農民群眾思想覺悟、道德水准、文明素養和全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方面。
杜家建村距今800余年,自古有“淵源傳武庫,羅列仰文峰”之譽。荷湖鄉杜家村為傳承鄉賢文化、弘揚鄉賢精神,積極發揮“新鄉賢”的精英作用和帶頭作用,用鄉賢文化涵育文明鄉風,建立鄉賢文化展示館。館內設立光榮榜,集中展示了杜家村各界知名人士、成績優異學子、參軍入伍士兵等現當代鄉賢事跡,讓本地居民充分了解鄉賢美德和善行義舉,起到潛移默化的宣傳教化作用,培育向善向好的社會文明新風尚。同時,館內還陳列著不同時期相關文物,介紹了杜家村的歷史變遷、鄉風民俗,讓當地人了解杜家的歷史文化淵源,教育引導村民積極參與家鄉建設,推動鄉村振興。
用一賢人則群賢畢至,見賢思齊就蔚然成風。榜樣不在隻存在於電視、網絡和課本中,還是看得到、摸得著的身邊人。光榮榜上的優秀學子和入伍士兵能夠給當地青少年指明人生方向,引導他們心存報國之志,常懷進取之心,成為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通過弘揚新時代鄉賢文化,提高了青少年對鄉賢文化的認知程度和傳承意識,引導青少年見賢思齊、積極向上,學習鄉賢身上向善向上的正能量,激勵青少年熱愛故土、不忘傳承,增強對家鄉的感情,提高青少年的綜合素質。
讓新鄉賢文化“在身邊”
荷湖鄉杜家村歷史悠久,歷代人才輩出。受先輩影響,近幾十年來杜家村依然人才輩出。杜家村創新評選標准,在傳承文武兼備傳統的基礎上,將優秀學子和參軍人員這兩類人群定義為“新鄉賢”,將他們與歷代知名人士的先進事跡張貼在光榮榜上,發揮他們在新時代的示范引領作用。
在修建鄉賢館的籌備階段,杜家村將戶籍在此生長在此的居民、祖籍在此但戶籍已經遷出的群體以及前面兩類人群的配偶和子女都納入新鄉賢的摸排范圍,集結各個領域的在外精英,發揮他們在不同領域的示范引領作用,為家鄉出謀劃策,貢獻力量。
該村充分發揮新鄉賢文化崇德向善的教化作用,涵育文明鄉風,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鄉村深深扎根。2019年,杜家村與鄉賢們提出了將宗祠改造成一座鄉賢文化展館的創意。杰出鄉賢主動牽頭,邀請南昌理工學院共同將杜家宗祠改建為杜家村鄉賢文化館。展館在保留原有宗祠主體結構的基礎上,將牆面全部重修,鋪設新瓦片,加固老舊房梁,2020年展館竣工並投入使用。該村還設立了幸福食堂,目前有18位73歲以上老人在食堂用餐,每天提供早、中、晚餐。新鄉賢傳承和弘揚報效桑梓的傳統美德,讓鄉親們感受到了溫暖和關愛。
讓新鄉賢文化“助振興”
文化新風拂山村,民生事業助振興。在新鄉賢文化的影響下,越來越多的鄉賢主動參與家鄉建設,利用自身影響力幫助鄉村爭取資金和項目,助推家鄉民生項目發展。
在新鄉賢的帶領下,民生實事逐一敲定落實。在山坡上進行土地平整,建設完成“空中籃球館”,讓村裡的年輕人和學生有體育運動場地進行鍛煉,倡導全民健身理念,豐富老百姓的業余休閑生活﹔花費50萬元資金用於杜家—堯坑公路安裝護欄,滿足村民安全出行﹔在井頭、杜咀湖新建2個人飲工程,加設通水管道,擴大儲水池,解決了村子旱季水少的困擾。通過推進一系列民生工程,不斷提升村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該村還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提高村民收入。建設建筑面積達216平方米的“民俗體驗館”,裡面設有豆腐坊、糍粑坊、榨油坊、篾匠坊等,既可以讓游客參與體驗,增加參與性,又可以售賣扶貧產品和土特產。租取鄉親具有本土特色的房屋進行改造設計,新建4所民宿,通過發展互動體驗的方式,傳遞鄉村文化,提升鄉村魅力。目前,該項目每年為村集體增收2.6萬元。2020年,杜家村客流量達十萬余名。(鄒騰、楊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