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西

詩意鄉村入畫圖——萍鄉武功山麻田鎮見聞

2022年06月13日08:14 | 來源:江西日報
小字號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在萍鄉武功山風景名勝區麻田鎮隨處可見這樣的美景。2021年鄉鎮換屆以來,麻田鎮對照武功山景區創建世界級地質公園和國家級旅游度假區的工作要求,錨定發展目標,搶抓武功山旅游快速發展的機遇,充分發揮自身資源的稟賦,走上了一條“景村融合”、全域發展的鄉村振興之路。

  打造“景觀式”詩意鄉村

  武功山景區麻田鎮以打造全域旅游發展特色為目標,聚焦旅游業態布局,打造“景觀式”詩意鄉村,提升旅游環境綜合治理,全力呈現城鄉融合美的面貌。

  全力推進株木村文旅融合美麗鄉村示范點建設、大江邊村3A級景區建設、沈子村3A級景區建設、石溪村5A級鄉村旅游點和東江村4A級鄉村旅游點建設。有序推進東江濱河兩岸景觀帶的打造,推動藍圖規劃變為現實畫卷,體驗游、親子游、避暑游、徒步游等多種業態已初具雛形。該鎮以生態宜居為導向,全面開展“四拆四清”“五個最美”行動,大力實施景村環境整治行動,打造美麗庭院。

  積極開展旅游活動聚集人氣,協辦了花澗裡電音節、贛菜美食文化節及特色民俗活動。引導當地農戶種植油菜花、櫻花、金針花共計2000余畝,推動鄉村旅游發展﹔同時,對萍疆葡萄園、百香果種植基地、景鴻葡萄園採摘基地進行修繕,游客採摘體驗感不斷增強。

  村庄變公園 農房變客棧

  “村庄變公園、庭院變花園、農房變客棧”,一個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山村實現了華麗轉變。麻田鎮以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目標,加快鄉村振興項目建設,助力鄉村振興。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基礎。該鎮一方面引入特色農產品種植,武功山金源家庭農場種植的規模特色稻谷小有名氣,東江村的純天然大米頗受市場青睞﹔積極推進冬種工作,首次大規模栽種了油菜花和紅花草﹔有效推進油茶改造1200余畝。另一方面採取網格化模式規范民宿管理,對民宿的硬件設施和整體規劃嚴格把關,對不符合要求的民宿提出整改意見。截至目前,該鎮完成民宿辦証的農戶有114家。

  農村集體經濟不斷壯大,通過打造“一村一品”產業發展項目,建立資產租賃、土地流轉等方式,大力發展民宿、農家樂、生態觀光農業等產業,找准基層黨組織引領鄉村振興發力點,推動各村在土地經營上闖新路、在盤活資產上增效率、在延伸服務上創品牌。去年,全鎮十個村集體經濟均突破10萬元。

  景美人更美 新風扑面來

  該鎮以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為抓手,著重在提升村民綜合素質、轉變村民生活方式等方面抓細抓小抓實,在移風易俗上持續發力,不斷加強鄉風文明建設,打通涵養鄉風、文明教育的“最后一公裡”。

  “剛剛我唱的那首紅歌叫《十杯酒》,我再給你們唱一首我自編自唱的《武功山歌》……”寄情於一首首耳熟能詳的經典歌曲,如同青春重現,記錄著大江邊村整體風貌、村民們生產生活的變化。該鎮推選出了以馮水妹為代表的一批推動移風易俗的典型,旨在以身邊好人好事、道德模范典型事跡、武功山本土故事等為切入點,用鮮活的實例講好典型故事、展示典型形象,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示范作用,引導廣大村民對照典型、爭當典型,告別陳規陋習,弘揚文明新風。

  與此同時,該鎮積極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隊作用,認真做好鄉風文明宣傳教育、政策宣傳,持續開展村容環境集中整治、基礎設施提升活動。以實際行動遏制大操大辦、高價彩禮、厚葬薄養等陳規陋習,不斷提升群眾的思想覺悟、道德水准、文明素養,助推鄉村振興,促進共同富裕。(劉 潔)

(責編:邱燁、羅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