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西>>本網專稿

江西新余:15分鐘健身圈惠百姓 家門口鍛煉真自在

2022年08月26日14:39 | 來源:人民網-江西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新余8月25日電(時雨)從支持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到建設全民健身管理隊伍,從建設“雪炭工程”到免費體質監測,從支持全民健身大會到開展社區運動會⋯⋯新余市全民健身事業已取得多項成果。25日,本網獲悉,在體彩公益金的支持下,江西省新余市的社區和公園中的全民健身設施越來越多,15分鐘健身圈逐步建成,24個多功能運動場正惠及新余市上百萬市民。

“15分鐘健身圈”惠及千家萬戶

25日早上7時許,60歲的新余市渝水區居民伍先生帶著孫子,在離家僅百余步之遙的社區多功能運動場開始晨練。這片2019年9月落成的社區多功能體育場,儼然已成為備受周邊居民青睞的健身場所,前來健身的市民絡繹不絕。籃球、五人制籠式足球場、乒乓球、健身跑,熱愛健身的人們總能在此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項目。

近年來,新余市體育局利用近2000多萬元體彩公益金為城區各生活小區、農村行政村配套建設了市民健身場所。目前,新余市建成全民健身站點336個,體育場地總數4943個,其中室外運動場地4274個,室內運動場地669個,全市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2.22平方米。新余市在全省率先完成100%的街道(社區)、100%的鄉鎮、100%的行政村建有便捷、實用的體育健身設施,形成“市—縣(區)—鄉鎮(街道)—村(社區)”四級體育公共服務體系,基本建成城區15分鐘健身圈。

值得一提的是,新余積極創新社區智慧體育中心建設,通過舊房改造的模式,打造24小時智慧健身房。在盤活社區閑置舊房的同時,為社區居民健身提供了極大便利。用戶可通過手機下載APP,可以不出門約人約設備,在線交流,看看運動數據與身體指標,也可以通過圈子社交、競賽排名,即時獎勵等技術手段提高健身獲得感、幸福感。

家門口健身 讓城鄉居民共享社會發展成果

新余市體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新余市社區已實現群眾體育健身工程全覆蓋,提前一年完成行政村體育建設設施全覆蓋工作任務。

52歲的仙女湖風景名勝區鳳凰灣辦事處東坑村村民潘仁苟見証了體育事業發展給家鄉帶來的變化。“從家門口到鳳凰灣森林樂園,原來隻有一個車道寬的水泥路,2019年9月,改造過后新潮、時尚的20余公裡健身步道,沿著鳳凰灣形成了一個健身圈。”潘仁苟說,如今鳳凰灣健身環境與城市對標,閑時帶著家人在叢林間蜿蜒的步道上散步嬉戲,好不自在。

健身步道還吸引了城區居民慕名而來,新余市馬拉鬆愛好者的健身圈一般集中在仙女湖周邊,鳳凰灣健身步道的建成,為他們提供了新選擇。新余當地頗有名氣的微馬跑步協會負責人邢潤平說,他們有計劃將更多業余比賽從城區擴至鄉村,為當地帶來人氣,為老百姓帶來更多的旅游收益。

此外,新余市行政村籃球場全覆蓋工程共有87個行政村需要新建或者改造籃球場,其中高新區13個、分宜縣20個、渝水區41個,仙女湖區13個(67個全場,20個半場)。同時,新余積極籌集體彩公益金180萬元用於補貼支持各行政村籃球場建設,籃球場改造建設工程已於今年6月15日提前完工,實現了全市414個行政村籃球場全覆蓋,成為全省首個行政村籃球場全覆蓋設區市,進一步滿足了群眾在家門口健身的熱切期盼。

收費便宜離家近 市民暢享公益健身

“現在健身很方便,下樓就到了,每天都想去。”今年初,新余市新余市城北辦新苑社區智慧健身中心正式向居民開放,家住小區的陳艷每天不再宅家刷手機,而是換上運動服去健身。

據悉,社區智慧健身中心是由社區聯合政府、企業打造的一種共同參與的公益健身新模式:政府出資,社區出地,免費提供架空層等閑置空間,解決了場地成本﹔企業則通過社區團購和品牌合作取得回報。使去健身房從一項花費不菲的活動變成了惠民工程。

在新苑社區智慧健身中心,居民朋友用手機下載APP,完成注冊,便能“刷臉”進入門禁。進入大門,“高顏值”健身中心便展現在眼前,130多平方米的健身房“五臟俱全”,有氧跑步區、固定力量區、體測區、更衣室等配備齊全。

陳艷之前也在新余一家商業健身中心辦了會員卡,由於離家有點遠,加上停車不方便,忙起來就懶得去了。“以前商業健身中心一個月才去四五次,現在社區智慧健身中心幾乎每天都會去。”其他社區居民也紛紛表示,社區智慧健身中心開在小區裡,下樓走幾步就到,而且費用很實惠。

(責編:毛思遠、帥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