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西

江西湘東:“山野藤”化身“致富寶”

2022年08月20日21:23 | 來源:人民網-江西頻道
小字號

沿著萍鄉市湘東區東橋鎮草市村蜿蜒的鄉村小道而上,一路茶香四溢,風光旖旎。登頂遠眺,一壟壟茶樹隨山勢曲折延綿,山高雲低,滿目蒼翠,一群群頭戴斗笠的採茶女,散落山間,指尖飛舞地採摘嫩芽,不遠處的山腳下,若隱若現地露出藤茶加工廠、農產品展銷基地......這裡就是湘東區東橋鎮的藤茶產業基地。藤茶,叫茶非茶,清咽利嗓,一直被當地人稱為“長壽茶”“神仙茶”“消炎茶”。雖入口微苦,卻回味甘甜,是當地農戶發家致富、村集體經濟創收增效的金字招牌。

引鳳還巢 “小藤葉”變身“黃金葉”

好山有好水,好水生好物。位於羅宵山脈末端的湘東區東橋鎮,丹霞實景奇異、草水蜿蜒而過,紅岩綠水,美不勝收。連綿起伏的群山間,漫山遍野生長著細細長長的野生藤茶。近百年來,東橋本地人都有將野生藤茶炒制成青霜古藤茶,用來待客贈友,或遠寄他鄉游子的習俗。

但藤茶雖好,沒有產業支撐,也只是山間飲品。為了將特色藤茶發展為支柱產業,帶動村民致富,集體增收。2014年,草市村村兩委班子,找到了有著濃濃的藤茶情懷的文炎建議他在村裡流轉土地,發展藤茶產業。

攜著對家鄉的深深眷戀,文炎放下廣東的產業,回到家鄉,利用自己園林專業理論基礎和近20年園林行業耕耘的實踐基礎,不斷開展資源調查、收集野生藤茶,精選優良品種,嘗試不同工藝並逐步進行改良,推動東橋藤茶由“野生化”走向“產業化”。

2016年,在前期大量調研的基礎上,結合家鄉草市村的自然條件和現代農業發展的利好政策,文炎流轉土地700畝,成立“尚美生態農業”公司,專事藤茶產業開發與推廣,有效提升栽種質量和採摘效率﹔注冊了“一品歧黃”藤茶商標,目前藤茶年創收200余萬元。

品質引領 “土特產”闖出“新天地”

2016年至2017年是文炎最艱難的兩年,零星生長的野生藤茶如何實現規模批量生長、品種雜亂的藤茶如何甄別優選、人工實驗採摘的研發成本如何籌集、千年傳承的古法炮制加工工藝如何提升.......這一個個問題都是困擾他夜不能寐的問題也是他需攻克的難關。

兩年來雖然問題不少,挫折重重,但是懷抱一顆產業興鄉、的信念,在草市村兩委的鼓勵支持下,他不斷探索試錯,總結經驗。漫山飄揚的紅絲帶是他帶領團隊走遍鐘鼓寨個個山峰,在多個藤茶品種中精選出來的優質種苗小綠葉芽的“爐峰1號”﹔綠意盎然的千畝藤茶種苗是他們打破常規,將“一年一次清明採摘”換成“一年多次採摘”的辛勤勞作的優良成果﹔立柱支架、仿野生林下、矮化栽培三種栽培模式是他冒著風雨酷暑,長期在實驗田記錄觀察、探索研發出來的規模生產模式,這一次次的試驗與研發,讓他成功總結出一套全新、系統的藤茶種植和加工技術。

採摘、殺青、揉捻、攤晒、晾干、成品包裝......經過對每個細節的嚴加把控和不斷研究,文炎發現若要保証藤茶入口微苦,回甘迅速的口感,就必須選擇好的種植環境,並採摘茶葉2到3公分的芽尖部位。最終,因為他的科學管理和用心養護,生產出的藤茶“白如銀絲,條形均勻,湯色金美,口感俱佳”品質優良。

2021年,乘著湘東區百裡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的東風,東橋鎮黨委政府積極對接,將藤茶產業作為區級鄉村振興項目,予以重點培育、重點打造,探索推出“公司+合作社+農戶+脫貧戶”的發展模式,帶動100余名脫貧戶就近就業,人均增收2萬余元。

黨建聚力“金鑰匙”拓寬“致富路”

坐在尚美生態農業近千余平方米的茶沖坊內,透過玻璃幕牆向外望去,視野開闊,空氣清新,但見稻田澄澈如鏡,農宅白磚彩瓦,青山連綿起伏……

再看向室內,一品歧黃藤茶、手工米面等特色農產品在展示區整齊陳列﹔補光燈、外置聲卡、直播支架、話筒耳機等直播設備已經到位,“詩畫東橋”黨建農播間已現雛形。

為了加快東橋藤茶產業化進程, 2022年初,東橋鎮以湘東區贛湘邊百裡鄉村振興示范帶項目為契機,投資1000余萬元,入股尚美農業藤茶生態園,規劃種植面積3000余畝﹔並充分發揮鄉賢資源,開展黨建共建項目,攜手華泰期貨有限公司第四黨支部,重點培育打造集藤茶仿野生種植、藤茶加工基地、藤茶科研中心、農產品展銷、電商直播為一體的“黨建聯盟綜合體”,建立|“1+6+X”模式,以一個黨建聯盟議事機制,6個草水沿線村級黨組織,X個入盟參與的運營商和農產品供應商等多個成員單位,通過組織聯建、農旅聯興、項目聯促,聚力推動東橋產業振興。目前,已集聚本地及贛湘邊多個鄉鎮的特色農產品20余種,帶動入盟村集體經濟增收60余萬元。

一片嫩綠芽,一腔真情懷,共繪振興路。東橋鎮將進一步凝聚鄉賢能人、先進人物、創業返鄉人員等各類人才力量,發揮他們既懂”鄉理“知”鄉愁“又會”鄉音有鄉情的優勢,持續深化黨建聯盟的聚力匯智作用,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匯聚強大力量。(黎麗麗)

(責編:邱燁、帥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