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西>>本網專稿

全國排名“八連升” 南昌高新區為什麼能?

人民網記者 秦海峰
2023年02月27日19:12 | 來源:人民網-江西頻道
小字號

南昌高新區五星墾殖場成為候鳥覓食的好地方。人民網 時雨攝

日前,國家科技部火炬中心公布了2022年度國家高新區綜合評價結果,南昌高新區連續八年在全國高新區排名位次前移。近年來,該區做好人才和創新兩篇文章,不僅留下人才的身還要留住心,圍繞產業鏈布局創新鏈,讓主導產業發展釋放強動能。如今的南昌高新區,不僅更高、更新,而且更綠、更宜居。

引人才,不僅要留下身還要留住心

近日,南昌高新區在美麗的魚尾洲公園舉辦了一場人才安居推介會,活動現場人頭攢動。

和南昌市舉辦的其他類似活動相比,這場安居推介會有兩個亮點,一是推介會針對高新區人才,二是最高可享800元/平米補貼。       

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抓人才就是抓發展。

日前,國家科技部火炬中心公布了2022年度國家高新區綜合評價結果。南昌高新區在全國169家國家高新區綜合排名中位列第22位,實現連續八年在全國高新區排名位次前移。

24日,在一場新聞發布會上,南昌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楊騰飛和記者分享位次“八連升”的經驗時,提到了兩個關鍵詞,其中一個就是“人才”,另一個則是“創新”。

仲春時節,走進坐落於艾溪湖北路公園群沿線的江西省高層次人才產業園,室外春暖花開,室內辦公區窗明幾淨。

這裡不僅有高顏值、個性化的辦公環境,還打造了“一站式”生活配套服務中心——鳳梧驛站,站內休閑水吧、健身房、理發室、智能快遞櫃、人才公寓等一應俱全。

在江西省高層次人才產業園周邊,城市綜合體、星級酒店、圖書館、美術館、學校、醫院等也一應俱全,為科創人才構建了一個“5分鐘人才生活圈”。

作為智力密集區,開園兩年多來,江西省高層次人才產業園已經成長為全省高層次人才和創新主體的主要聚集地。

得益於優渥的人才環境,各類人才紛至沓來。

這幾年,南昌高新區已招引意向就業大學生及技能人才近2.6萬人,柔性引進包括31名院士在內的244名高層次人才。

火炬中心公布的綜合評價結果顯示,南昌高新區的企業研發人才投入指標和國際人才集聚和培育指標表現良好,“開放創新和國際競爭力”指標更是在全國高新區當中排名22。

搞創新,圍繞產業鏈布局創新鏈

以服務拴心,以產業留才。為推動產業鏈向中高端邁進,高新區緊緊圍繞產業鏈布局創新鏈。

2021年,中國信通院江西研究院去年落戶高新區,發揮5G終端設備檢測認証資質優勢,使企業生產的手機在家門口就可以完成檢測、認証,縮短了產品研發上市周期。

圍繞電子信息、航空、生物醫藥等產業發展需求,南昌高新區引進落戶了十多家像中國信通院江西研究院這樣的國家大院大所分支機構,在全市率先完成3億元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全覆蓋,為50余家骨干企業設立研發中心。

圍繞產業鏈布局創新鏈,使產業和創新相互融合,推動高質量發展。火炬中心評價結果顯示,南昌高新區“創新能力和創業活躍度”指標排名21,比2021年進位4位。

南昌高新區科技與經濟發展局局長劉捷透露,科技部火炬中心第六次修訂的綜合評價指標體系,設置了五個一級指標,內容與新發展理念分別對應。其中,科技創新是評分權重最大的主要指標。

在南昌高新區的進位趕超中,科技創新作為優勢指標發揮了關鍵支撐和引領作用。“南昌高新區的創新能力和創業活躍度這個一級指標,已經超越無錫、上海紫竹等排名前20位的高新區。”劉捷說。

得益於科技創新的支撐,近年來,南昌高新區主導產業發展釋放強動能。值得一提的是,電子信息產業2022年實現營收1501.2億元,總量佔南昌市的75%,佔江西全省的20%。

更宜居,用生態之筆勾勒綠色畫卷

春暖花開的季節,不少南昌市民選擇到南昌高新區白鶴小鎮踏青觀鳥。驅車行走在大堤上,隻見飛羽翔集,耳邊鳴聲陣陣,盡顯勃勃生機。

2月22日,南昌市政府新聞辦舉辦的一場新聞發布會又將這個小鎮推到人們的眼前。

3月19日,“鶴舞鄱湖·最美高新”2023南昌鄱陽湖生態馬拉鬆大賽將在這裡開跑,整個路線途經十裡香樟林、白鶴保護區、鯉魚洲文化館等景點,沿途鮮氧環繞、一步一景。

以白鶴小鎮為代表,近年來,南昌高新區按照“四精”理念不斷提升高新區的“含綠量”。

以生態為例,該區發揮“一江相鄰、四湖相間”的生態優勢,高標准完成南塘湖人才公園、天子河公園建設,三百米見綠、五百米見園的格局基本形成。

為了讓人才能安心落戶,高新區還引進了師大附中、南昌三中等名校,和江西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江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省腫瘤醫院三家三甲醫院,精心打造了“15分鐘便民服務圈”,讓居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最優質的教育醫療資源。

數據顯示,南昌高新區的“綠色發展和宜居包容性”指標加速進位,比2021年進位10位,同樣超越數個排名前20位的高新區。

“下一步,我們將深入實施三年蝶變行動計劃,全面做實高和新兩篇文章,將園區打造成省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為南昌市一樞紐四中心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楊騰飛說。

(責編:毛思遠、帥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