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工業貿易職業技術學院努力發揮關鍵課程作用
以“雙心”實踐推動思政課改革創新

以“紅色鑄魂,守望信仰”打造“紅心”實踐, 以“糧藝鑄匠,弘揚傳統”打造“糧心”實踐, 江西工業貿易職業技術學院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努力發揮思政課關鍵課程作用,將“雙心”實踐成果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在課堂教學、實踐教學以及協同育人等方面深化改革創新,教育學生以實踐觀點的思維方式對待歷史與現實、認識小我與大我,取得了系列成果,“雙心”實踐成為學院思政課改革創新的實踐樣板。
以黨建為引領,構建“大思政”協同育人新格局
黨委統籌推進。學院黨委統籌建設思想政治理論課,黨委書記挂靠思政部,指導思政課改革創新。黨委會專題研究思政課建設、學院領導聽思政課上思政課已經成為常態。“我與書記有個約會”“院長接待日”成為走進學生、傾聽學生、幫助學生的有效載體,也成為思政課改革創新的助推器。
專家示范引領。學院堅持邀請有關專家學者、勞動模范、創業先鋒走進思政課堂,打造“一堂多師”“雙師同堂”的課堂教學新模式。
各方協同育人。學院著力推進問題式專題化團隊教學改革,積極參與片區集體備課。在專題課堂上,學院組織前湖片區的專家學者開展線上線下聽課,邀請南昌航空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的教授專家分專題對任課教師開展指導。在《形勢與政策》專題課堂上,構建“2+2+2+2”的授課模式,即思政課教師2個專題、黨支部書記2個專題、專職輔導員2個專題和學生管理人員2個專題,每名教師結合各專業系和班級學情特點,開展針對性的專題輔導。在課程思政改革上,思政部教師組團聯系各專業系和公共課教學部,參加各專業系的教學研討會,幫助提煉專業課、公共課中蘊含的思政元素,指導開展思政課教學改革。
政策機制保障。先后出台《思政課教師建設管理規定》《思政課改革創新實施方案》《課程思政改革創新實施意見》等文件,成立思政課教學指導委員會,出台院領導聯系思政課教師制度,統籌思政課理論研究和教育教學改革指導。落實教育部生均標准30元的思政課建設專項經費,推動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建設,開展“一線課堂”“紅色走讀”“紅色尋根”等實踐教學,壓緊壓實各方責任,推動各項工作落地生根。
融合紅色文化和糧食文化,打造“雙心”實踐育人新模式
堅持開展“紅色尋根”調研實踐。立足百年黨史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連續5年組織“大思政”隊伍開展“紅色尋根”調研實踐,以“重上井岡山”“轉戰中央蘇區”“重走長征路”等為主題,走訪7個省份50多個縣市的200多家單位,尋訪“老阿姨”龔全珍、賀子珍親侄子賀光明、《半條被子》原型徐解秀老人親孫子朱向群、“祖孫三代保紅旗”的李清鸞以及寧夏西海固第一批搬遷的農民等100余人,搜集大量珍貴的一手資料作為課堂教學案例,融入課堂教學。
堅持開展“糧漆畫”創作實踐。立足學院特有的思政育人資源,結合思政課程內容,按照“確定主題、指導選材、開展創作、講述蘊意”的方式,指導學生開展糧漆畫創作並融入思政課教學,先后創作具有思政元素的“糧漆畫”500余幅,強化學生思想政治價值引領,擦亮學院歷史文化底色。
打造 “雙心”實踐育人新模式。通過開展“雙心”實踐,匯集豐富的“雙心”課堂教學資源,創設“雙心”教學設計,打造“雙心”特色課堂,開展“雙心”課堂革命,構建“雙心”實踐育人新模式。先后組織拍攝《糧心》《春雨潤無聲》《採菊東籬下》等微電影,編排《井岡山我們來了》《繡球草鞋》等大型情景劇,助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
教學科研齊頭並進,展現“六要”思政課教師新風貌
學院思政課教師牢記“六要”囑托,堅持“六要”標准,嚴謹治學,勇於探索。一是堅持學習先行,夯實理論基礎。充分利用政治學習會、讀書分享會、周末理論大講堂以及線上線下的各類培訓,做到有學習有總結有分享,夯實理論基礎,提升教師理論素養。教師紛紛走出校門、走進企業、社區和鄉村開展理論輔導。二是堅持集體備課評課,提高供給質量。堅持團隊集體備課、主講逐一試講的原則,出台“校外專家、教務督導和高級職稱教師聯合評課”制度,對各門課程的每個專題進行評課,提高供給質量。目前建成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省級優質課程和優秀“一線微課”。三是堅持教科一體,促進教學科研兩翼齊飛。教師先后參與國家社科基金思政專項課題1項,主持省級重點課題和一般課題共30余項,獲得省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省級思政課各類教學競賽一等獎,思政項目先后入選全國、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綜合改革與精品建設項目,《守望信仰 紅色尋根之旅》入選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文庫》和《高校紅色文化資源育人發展報告》(2018),一個支部獲批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培育創建單位,學院獲“江西省傳承紅色基因示范校”培育創建試點單位等。教師先后獲新時代贛鄱先鋒、江西省首批“新時代學生心中的好老師”百名優秀思想政治教師、江西省高校十大優秀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提名獎等20余項榮譽。
江西工業貿易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萬玉青在思政課改革創新分段推進會上談到,要充分利用好紅色文化資源和糧食文化資源,持續推動問題式專題化團隊教學改革,真正實現以“紅心”映照“信仰之光”,以“糧心”擘畫“國之大者”,思政課改革創新永遠在路上。(黃鳳芝)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