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悅遠來 春潮涌動
——上饒加快建設區域性消費中心城市觀察之一

篁嶺、望仙谷、葛仙山等景區車流不息、人如潮涌﹔萬達廣場、萬力時代、時光PARK等城市商圈購銷兩旺、熱力十足﹔信州東門1981、廣豐裡等街區“夜經濟”引流打卡、火爆出圈……春暖花開時節,從信江兩岸到鄱湖之濱,伴隨“建設區域性消費中心城市”的強勁號角,“東大門”上饒處處展現出市場活力快速釋放、消費熱度回暖向好的新景象。
2022年,上饒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533.7億元,增長5.9%,增速位列全省第一。今年一季度,全市消費品零售額完成308億元,同比增長3.9%。
景區熱 人從眾
春光明媚,鳥語花香,正是踏青好時節。
4月22日,記者在廣信區望仙谷景區看到,服務中心停車場內停滿了來自省內外的旅游車輛,一撥撥游客向景區入口匯聚,人氣格外火爆。“景區風景奇特秀麗,很有仙俠韻味,懸崖民宿驚險壯觀,確實不虛此行。”上海游客危虹在給家人拍完合影后,連連贊嘆。
“春節過后,景區就迎來了高峰期,今年單日最高峰接待游客超5萬人次。”景區相關負責人魏盟介紹,周末和節假日,景區客房一房難求,游客來源地從省內、長三角這些重點區域擴展到全國。
魏盟告訴記者,望仙谷的火爆,得益於景區懸崖民宿、望仙·瀑布、攬月橋等營造出的“仙界的景色,凡間的生活”,以贛地文化為本源塑造出的贛派生活“清明上河圖”,為游客提供了獨一無二的體驗。自2020年10月開放以來,景區年接待游客突破百萬人次,並直接為當地提供就業崗位2000余個,帶動周邊5000余人從事民宿、餐飲等行業。
望仙谷,人從眾,是上饒旅游市場井噴式升溫的一個縮影。如今,越來越多的游客走進“大美上饒”,催動旅游市場迎來回暖向好的“春天”。今年一季度,該市37個4A級以上景區實際接待游客1164.68萬人次,同比增長144.14%。
商圈火 財氣旺
信州區萬力時代商場白魚赤烏美食集市內人聲鼎沸,140多家商鋪前,市民爭相挑選著美食。市民張玲玲告訴記者,“饞得嘰裡咕嚕,就來白魚赤烏”,廣告宣傳一點都沒有夸張,美食引得游人醉。
白魚赤烏是一個集全國特色小吃、饒城傳統小食、傳統手工藝以及潮流DIY於一體的本土特色民俗集散地。作為上饒首個時尚集市,白魚赤烏通過不斷迭代更新,將上饒本土文化元素融入設計風格,打造既融合文化氣息又具有市井煙火氣息的小吃街,商家數量在全國美食街數量排行榜上位於前列。今年以來,集市客流量突破300萬人次,營業額超過6000萬元。
廣信區時光PARK商業街區由文創、家庭親子、餐飲、娛樂體驗等四大業態板塊組成,目前已有超百家品牌商家入駐。今年4月,該街區將露天市集、潮玩市集、草坪市集串聯起來,升級潮流市集夜經濟,打造時光“新煙火生活體驗帶”,成為引爆當地消費的又一個燃點。市民蘇小東就是這裡的常客,他告訴記者:“這裡有書吧、兒童樂園、特色餐飲,還有戶外演出,各個年齡段的人都可以在此找到樂趣,消費體驗感特別好。”
“商圈火、財氣聚,有力地拉動了市民的高品質消費。”上饒市商務局局長余小斌介紹,近年來,該市先后引進和培育了萬達廣場、萬力時代、天虹商場和廣豐裡近20家商貿綜合體﹔去年淨增商貿服務企業300余家,夯實了當地拉動消費的主陣地,極大地提升了城市的繁榮度、活力度和凝聚力。
老街區 新時尚
一場穿梭時空的浪漫之旅,從整裝一新的東門路開始:時空穿梭巷、5G街區、超級裸眼3D大屏、復古的1980年代歌友會……去年9月30日,信州區東門1981復古老街正式亮相,在“尋回老印跡、再造新東門”主題的引領下,打造了全新的“老上饒活態博物館”,點亮了最美上饒夜景,讓人夢回1980年代,受到市民的熱捧。
1981年,東門路這條“500米長街,三步一家小吃店”的老街建成,裡面的幾十家店鋪、11條巷道,不僅印著老上饒人的斑駁足跡,還見証了中心城區的歷史煙塵。“你往巷子裡走,裡面有很多老物件,一定要去看看!”東市街道居民黃小冬在附近住了幾十年,他激動地說,“真開心,記憶裡的畫面又重現了。”
信州區商務局局長馮文斌表示,多元、復合、沉浸式商業街區領潮登場,特色餐飲、文創手作、時裝設計等新消費業態精美呈現,提振了消費底氣,送上了全新體驗,為市民開辟了一個全新的游玩打卡地。
老街區引領新“夜”態。夜幕下,廣豐裡夜經濟示范街區燈光璀璨、美食飄香,吆喝叫賣聲此起彼伏,各式各樣的攤位前擺滿了特色美食小吃,顧客絡繹不絕。“周末,店裡的日均客流量超過3000人次,營業額也在節節攀升。”網紅潮品連鎖店朎朧小鎮總經理張春芬高興地說。
廣豐裡夜經濟示范街區由廣豐卷煙廠舊廠房改造而成,以本土文化、地域風情、夜生活為主題,集購物、休閑娛樂、小吃街於一體。街區項目副總經理周鵬說,今年元旦正式營業以來,廣豐裡營業額已超過1億元,15分鐘便民休閑夜經濟生活圈可輻射周邊50萬市民。
洋口老街、饒州古街、河埠老街……如今在上饒,一大批古鎮、老街通過嫁接時尚元素、升級改造提質,有力地推動了“夜經濟”的復蘇和繁榮,不僅構建起當地的城市新標識、網紅打卡地,而且已成為拉動消費、助力發展的重要引擎。(記者 張 弛 呂玉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