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實驗“進田” 科技“落地”

奏響江西科技小院裡的青春之歌

2023年05月22日09:09 | 來源:江西日報
小字號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農業大學科技小院的同學們回信,寄語同學們厚植愛農情懷,練就興農本領,在鄉村振興的大舞台上建功立業。喜訊傳來,殷殷關懷暖人心,諄諄囑托鼓干勁,總書記的回信讓我省科技小院的青年學子歡欣鼓舞。

  近年來,我省科技小院發展情況如何?都有哪些成績?近日,記者來到江西農業大學一探究竟。

  從象牙塔來到田間地頭

  科技小院是指研究生培養單位把農業專業學位研究生長期派駐到農業生產一線,在完成理論知識學習的基礎上,重點研究解決農業農村生產中實際問題的模式。

  把實驗室搬進田間地頭,讓科技成果加速落地。在江西農業大學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的實驗室裡,研一學生夏文良正和同學們忙著將菌菇栽培料裝袋,進而滅菌、接種。夏文良告訴記者,這裝好的2000多袋茶樹菇菌包,有100多個種類,當菌包出菇后,他們就會帶著這些菌包“下鄉”,落戶贛州食用菌科技小院,並觀察哪些種類的菌包適宜在當地種植。去年,他先后入駐科技小院5次,最長的一次2個月。“科技小院設在村裡,緊貼農業企業生產一線,帶著實際生產問題研究,感覺非常‘帶勁’。”夏文良說。

  自2019年起,江西省科協聯合江西農業大學在全省推廣科技小院鄉村人才培養模式。如今,贛鄱大地已建起井岡蜜柚、彭澤蝦蟹、奉新獼猴桃等30家科技小院,涉及我省20個優勢特色產業,實現11個設區市全覆蓋。四年來,200余名研究生先后入駐科技小院,把所學知識應用於生產實踐中,解決農業實際問題,讓研究既能做深又能做實。

  現代農業對傳統農業既有傳承又有創新,科技小院的核心則是“扎下去”,青年們到鄉村振興產業中去,練就興農本領。據數據統計,四年來,科技小院的青年學子累計撰寫科技日志5000余篇,實地調研600余次,通過線上線下培訓農戶、基層農技人員累計近3萬人次,推廣農業新品種新技術80余項。

  在“自找苦吃”中解民生治學問

  “既然選擇了學農,就要有吃苦的思想准備。”入駐奉新獼猴桃科技小院的研究生徐藝,曾頂著40℃高溫,到多個村庄開展調研。3月以來,獼猴桃進入管理的關鍵時期,授粉、疏果、定果,徐藝牢牢盯著每個環節的生長情況,寫記錄、做實驗,每天早早去果園,臉上晒得黑黝黝。時間長了,徐藝和果園裡的農戶交上了朋友。在村民眼裡,這位小姑娘可不只是懂得“之乎者也”的大學生,還是種植獼猴桃的“專家”。從剪枝條到嫁接果樹,徐藝對這些技術了如指掌。

  “自找苦吃”這股精氣神,是駐扎在科技小院青年學子身上特有的氣質。

  “農村廣闊天地,給學生們不一樣的視角和體驗。學生們在科技小院逐漸學會自立,學會怎麼和村民打交道。最重要的是,學會了吃苦,學會了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贛州食用菌科技小院指導老師胡殿明教授說。

  “我曾經就是‘自找苦吃’的一個。”謝凱柳是井岡蜜柚科技小院的指導老師。博士畢業后,謝凱柳來到江西農業大學任教,投入科技小院中。這些年,謝凱柳親歷從課堂教書育人到服務鄉村振興、從實驗室井岡蜜柚研究到生產一線成果轉化、從小農戶到企業發展的轉變。謝凱柳感慨地說,“回想最初加入科技小院,那時入駐貧困村,住在農戶家,與農戶同吃同住同勞動的情景歷歷在目,我在這個過程中實現了價值,倍感榮幸。”

  一場科技與農業的雙向奔赴

  學農更愛農,學農願從農。謝凱柳的學生吳強建,2019年入駐科技小院,研究的課題是生物炭基肥改良土壤。那時,吳強建和同學們總是騎著三輪電動車,到不同村庄取土樣,他說:“我的研究是和土打交道,不下地怎麼干。”兩年的科技小院生活,讓吳強建得到全方位的鍛煉和成長,實踐能力也大大提高,他還獲評中國農技協科技小院聯盟2020年度優秀研究生。“能在農村一線落地生根,助力解決‘三農’問題,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如今,已經畢業的吳強建在江西省農科院工作,繼續服務鄉村振興。

  科技小院工作得到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被寫入了2021年江西省委一號文件和2022年江西省《政府工作報告》以及《江西省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實施方案(2021—2025年)》,還被列入了農業農村部與江西省共建綠色有機農產品試點省實施方案。一項項豐碩的成果也見証了科技小院師生們的成長:廣昌白蓮科技小院圍繞廣昌白蓮主要病害腐敗病防治技術提出一系列防治策略,新技術推廣面積近5萬畝﹔貴溪紫山藥科技小院集成示范山藥田間越冬保種技術,種薯保種率達95%以上﹔瑞昌黑芝麻科技小院選育的“昌芝4號、昌芝6號”比地方品種增產8.1%至21.2%﹔上高水稻科技小院圍繞水稻綠色高效優質生產,示范推廣雙季超級稻早蘖壯稈強源高產栽培技術以及雙季機插稻生產等一批關鍵技術,創造了雙季機插稻百畝方畝產1335.2公斤的高產紀錄……

  在田間地頭讀研,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把成果留在農民家,小小院落大大能量,奏響強農興農的青春之歌。(全媒體記者 李 芳)

(責編:邱燁、羅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