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债少了 人情味浓了

——看鹰潭如何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

2020年01月09日06:29  来源:江西日报
 

  2019年8月6日,鹰潭市余江区32对“零彩礼”新人举行集体婚礼。记者 钟海华摄

  “彩礼开口几十万,娶完儿媳要讨饭;周岁满月也请酒,亲朋好友都叫苦;死要面子活受罪,酒后算账都后悔。”一段时间以来,贵溪市雷溪镇八甲村村干部刘欢柱编写的移风易俗顺口溜在当地民间广为流传。

  以前,受经济发展、风俗习惯、思想观念等因素影响,鹰潭市结婚收取“高价彩礼”的现象相当普遍,爱情婚姻变味成了金钱交易,因彩礼引发的婚姻家庭矛盾时有发生。同时,不断攀升的人情往来礼金,也使得手头本就不算宽裕的群众更加捉襟见肘,“结不起婚”“随不起红包”等突出问题成为当地群众的难言之隐、心头之痛。

  为此,去年以来,鹰潭市在全市全面开展以“狠刹天价彩礼和大操大办婚丧喜庆事宜”为主要内容的移风易俗活动,并以此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坚持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持续在“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喜事不办或减办”上发力,全面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

  坚持干部宣讲与群众讨论相结合 ——2万多名干部进村入户宣讲,受教育群众达70多万人

  广大群众的理解支持、积极参与,是做好移风易俗工作的重要前提。

  去年6月,鹰潭市在农村迅速铺开以“狠刹天价彩礼和大操大办婚丧喜庆事宜”为主要内容的移风易俗大宣讲大讨论,发动和引导广大村民积极参与移风易俗大讨论。

  “移风易俗好在哪儿?”“天价彩礼和大操大办的危害有哪些?”“婚丧喜庆事宜具体该如何操办?”……围绕这些问题,广大党员干部、“五老”人员、乡贤、在外工作人员以及当地村民纷纷加入讨论行列。道理越讲越透,经济账越算越明,提出建议的人也越来越多。

  “大讨论既是宣传宣讲、统一思想的过程,也是教育引导、动员参与的过程,更是一次大规模征求意见、汇聚民智的过程。”鹰潭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任江华说。

  短短一个多月时间,鹰潭市、区(市)、乡镇(街道)、村(居)四级2万多名干部纷纷进村入户宣讲党的移风易俗政策,全市451个村累计举办6449场宣讲会、讨论会或座谈会,直接参与村民16万人,受教育群众达70多万人。

  “此次大宣讲大讨论活动短时间内参与人数之多、覆盖范围之广、社会反响之大,在鹰潭市历史上都是空前的。”任江华向记者介绍道。

  各类新闻媒体全程跟进,宣传标语、主题文化墙、公益广告遍布城乡,身边典型巡讲巡演深入人心……随着大宣讲大讨论的全面铺开,“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喜事不办或减办”成为广大农村干群最关心的热门话题。这场旨在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的公民思想道德实践,如春风般迅速吹遍了鹰潭农村每一个角落,激起社会强烈反响,得到城乡群众普遍认同。

  “高额彩礼让家长们苦恼不已,作为当代年轻人,我们应该传播新时代文明理念,婚事新办,仪式简办。”去年,余江区的夏慧柔出嫁时,和很多年轻人一样,没有收取一分钱彩礼。她说,现在身边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发出了“嫁给爱情,而不是彩礼”的誓言。

  家长们的观念也在悄然发生改变。几个月前女儿刚步入婚姻殿堂的市民徐红艳告诉记者:“彩礼并不能与幸福画等号。我就是看重我女婿的朴实和真诚,对我女儿体贴入微,小两口相亲相爱比什么都重要啊。”

  坚持全域一体与因地制宜相结合

  ——全市出台统一标准,各地纳入村规民约

  2019年7月11日,在余江区洪湖乡官坊村举行的那场定亲仪式至今还为人津津乐道。23岁官神样和22岁的官雪琴在双方亲人的见证下,立下了互敬互爱、白头偕老的誓言。在定亲仪式现场,官雪琴的母亲接过男方送上的8.8万元彩礼钱之后,又转手还给了官神样。她说:“只要你们恩恩爱爱、孝敬老人,就是最好的彩礼。你们把这钱拿回去吧。”

  官神样和官雪琴的“零彩礼”定亲,一石激起千层浪。去年夏天,“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喜事不办或减办”的新风在鹰潭市各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月湖区60名学子签名拒绝升学宴、谢师宴;余江区32对“零彩礼”新人举行集体婚礼;贵溪市罗河镇陈家村8名即将进入大学校园的学子向他们的亲人、恩师鞠躬致敬,以这种方式感恩师长;信江新区江北街道鸟上彭家组村民彭某不幸因病去世,按旧俗丧事流程需花费数万元。家属在丧事简办的倡导下,只花了几百元就办完了丧事……

  “人情债”悄然卸下的同时,“人情味”却以一种更加文明的方式呈现。

  移风易俗新风如此迅速地“席卷”鹰潭城乡,不仅得益于宣传引导的得力,也得益于该市从一开始就着眼于全域一体的全面推进。

  鹰潭市人口少,地域面积小,地缘相近、人缘相亲,社会风俗差异较小。在前期广泛调研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该市将全市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推进,统筹做好顶层设计、系统布局工作,并采取左右联动、上下互动,全域部署、全面推进、全覆盖落实,各区域、各领域高效协同和无缝对接等一系列举措。

  当然,全域一体推进并不意味着完全照搬、复制经验做法。各地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效于民,把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找出来,科学决策、精准有力地推动实践,让群众真正成为新风新规的制定者、执行者、评议者和受益者。在出台全市统一的婚丧喜庆事宜操办标准基础上,全市各村(居)红白理事会以此为参考,召开村民大会表决通过当地的操办标准,并纳入红白理事会章程和村规民约。

  在全市大宣讲大讨论中,当地了解到天价彩礼的形成与部分民间“红娘”的谢媒礼按彩礼抽成有关,于是在婚丧喜庆事宜操办标准中明确了每对新人“红娘”一般不超过2人,谢媒礼每人每桩控制在1000元以内。同时,政府对“红娘”开展业务培训,并积极探索建立“红娘”从业基本规范,把抵制天价彩礼、实行婚事新办等纳入其职业道德规范,建立移风易俗“红黑榜”,积极开展 “最美红娘”评选活动等,加快推动新事新风的形成。

  坚持制度建设与规范落实相结合

  ——像抓项目一样推进移风易俗工作

  “像抓项目一样推进移风易俗工作。”这是鹰潭广大干部在推进移风易俗工作中形成的共识。

  该市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组长、相关市领导为副组长、35个职能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市全面推进移风易俗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任务和单位职责。同时,建立“移风易俗工作”微信群,及时掌握通报各地工作动态。

  《鹰潭市全面推进移风易俗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出台,各项任务逐一分解;《鹰潭市民文明公约》《鹰潭市民文明行为守则》相继发布,让广大市民有了移风易俗、践行文明的标准;移风易俗热线电话开通,让陋习恶俗无处遁逃;移风易俗联席会议每周召开,定期研究部署工作推进……一系列顶层设计的相继出炉,让移风易俗工作有了明确的抓手和方向,让移风易俗成为全市干群共同的道德遵循和自觉行动。

  为充分发挥各地村(居)红白理事会自治组织作用,鹰潭市还建立了红白喜事报备制度,要求操办红白喜事的事主严格按标准向当地红白理事会报备。同时,红白理事会成员对当地红白喜事情况逐一摸底登记,并主动上门提醒、规劝事主严格按照标准操办或主动帮助事主具体操办。

  抓项目的关键在于落实,抓移风易俗同样如此。

  在余江区潢溪镇渡口村,村委会每年都会评选“乡贤之星”“创业之星”“最美婆婆” “最美媳妇”等身边的榜样人物;在各村小组,则每季度都会评选出他们的“民”星人物。渡口村党支部书记彭结茂告诉记者,村里不仅有了村规民约,还先后出台了媒婆公约、丧葬公约、互助公约等一系列细化的民约规范。

  立足于持续深化、久久为功,鹰潭市还将移风易俗内容纳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标准,大力实施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创建,开展最美家庭、星级文明信用户、新乡贤、好公婆、好媳妇评选表彰活动,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对拒不接受红白理事会指导,坚持超标操办,坚持索要高价彩礼的村(居)民,村组干部、红白理事会成员集体拒绝参与其红白喜事活动,并将其列为曝光对象,不予列为村“两委”换届提名人选,不予列为各类先进典型评选候选人,着力推动移风易俗工作走向常态化、长效化。(记者 张弛 钟海华)

(责编:邱烨、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