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槌打啊打,来年运势发;糍粑粘啊粘,生活赛蜜甜。”每到农历“小年”前后,井冈山的村民便会制作家家户户必备的年货——糍粑。由于糍粑的制作过程非常费时费力,村民们往往是几户人家一起合作,过年打糍粑的传统在井冈山已经流传了上千年。
神山村是国家税务总局井冈山税务局大陇税务所的结对挂点村,平常每到重要节日,税务干部们就会和村民们一起开展各种活动,和村民联系感情的同时宣传税收政策。临近年关,税务所与村委会商量,准备为村民们免费制作一些“税收”主题的糍粑,一来可以为乡亲们备些年货让他们少费点心,二来可以让税收随着传统的糍粑走进各家各户。
说干就干,制作模具是关键。制作糍粑先要将糯米等粮食蒸熟,再放入石槽中反复捶打成“米团”,捶打的次数越多、力度越大,作出来的糍粑口感就越劲道,这也是打糍粑的由来。捶打好的“米团”再分成小块,最后装入刻有花纹的模具之中定型“脱粑”才算大功告成。税务干部自己设计,村委会找技艺最精湛的师傅制作了一对带有“税”字的模具,这样“脱粑”出来的糍粑上就都有“税”字样的造型。
活动日期定在了农历腊月二十四,制作地点被村民左春仁家“抢”到了。这天一大早,左春仁就和邻居将事先浸泡好的糯米和小米上锅蒸熟,税务干部们来了之后就各自分工忙活了起来。两个年轻的男税务干部和左春仁的丈夫负责捶“米团”,虽是轮流上阵但都大汗淋漓;刘惠等女税务干部则和左春仁几个巧手家庭主妇负责分块和定型“脱粑”,一边手上不停的忙碌着一边拉起了家常。
“以前糍粑只是年货中的一种吃食,现在却是我们增收的‘金疙瘩’。”据左春仁介绍,随着来井冈山旅游业的人越来越多,糍粑作为特色小吃畅销起来,他们制作的糍粑卖给农家乐一斤能卖到50元,去年左春仁家靠打糍粑就收入10万余元。“这里面有你们税收的功劳。”左春仁说,正当刘惠表示不解时,左春仁的邻居彭张芬接过了话头。
彭张芬在井冈山茨坪开了一家农家乐,用糍粑制作的菜品是他店里的特色。2019年,她的农家乐享受国家减税降费政策影响减免了不少税费,她用这些钱扩大了农家乐的面积,还添置了桌椅。经营规模扩大了,她向村民采购的糍粑就更多了。“有一句俗语叫‘打通源头、吃水不愁’,减税降费让我们把经营弄好了,左春仁他们就更能通过打糍粑挣钱了。”彭张芬说,“这次听说要做‘税字’糍粑,我立马就来帮忙了。”
临近中午,一个个散发着米香味的糍粑整齐的排列在案板上,热腾腾的蒸汽中弥漫着浓浓的年味。(顾明、郭雯雯)
供稿:井冈山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