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運訪福州客運段臥具洗滌廠

2020年01月17日16:04  
 
福州至北京K46次乘務員在出發前按“軍被”的標准整理臥具。雍萬俊 攝
福州至北京K46次乘務員在出發前按“軍被”的標准整理臥具。雍萬俊 攝

“平時,我們每天的洗滌量大約1萬多些,現在已經超過1.3萬,隨著臨客的增開,洗滌量還會增加,但不管洗滌量多少,質量標准是第一。我們的標准是讓旅客使用臥具時貼身更貼心”。廠長王月英說這話時口氣十分堅定。

春運第五天,福州客運段臥具洗滌廠呈現在眼前的一派忙碌的景象。為保証旅客使用臥具的潔淨度和舒適度,該廠制定出從送洗到出廠的一整套洗滌流程。列車上換下的臥具必須分類裝袋以防止落地時的“二次污染”,臥具進廠后先送到分檢區,在分檢的同時必須檢查是否有夾帶污染物,然后再送往不同的洗滌區。臥具通過浸泡、消毒、洗滌、燙平、折疊、質檢、打包后,按列車不同等級送入庫存。“廠裡的衛生有嚴格的要求,接送臥具的小車每周必須全面清理一次衛生,包括廠內屋頂也這是這樣,就是嚴防臥具在提供給旅客使用前受到污染”,負責洗滌廠管理的勞動服務公司經理陳閩生說。

福州客運段臥具洗滌廠承擔著全段7對普速列車、130對動車被套、墊單、枕套、椅套、頭靠墊和餐車的布制備品的洗滌任務。陳閩生說,隨著洗滌工作量的增加,科技含量也在不斷提升。現在,工人隻要根據洗滌物品的種類和數量設定程序,洗衣機就能自動添加不同的洗滌劑和數量,比過去人工投放要准確,而且避免了浪費。在一台展布機前,工人隻要將被套墊單往上面一挂,機器就會自動將被套墊單燙平,廠裡還有自動折疊機,科技含量的提高減輕了工人的勞動強度,洗滌效率、標准化程度也得到相應的提高。

在一台完成洗滌程序的洗衣機前,青工何奇敏正從裡面用勁往外拔洗好的被套,他稱這叫“拔鍋”。小何說,洗滌廠最累的活動就數“拔鍋”,一“鍋”臥具得有兩百多公斤,沒點力氣是不行的,所以承擔這項工作的都是青壯年的男工。“拔”出來的臥需要送往高溫燙平區。在質檢區,質檢員員秋梅在檢數動車上用的靠墊,這裡是保証臥具入庫前的最后一關,也是最為關鍵的一關,如果發現質量不過關就得整批退回重洗,重洗后仍達不到要求就得送到特別處理區專門處理,再洗不干淨就得報廢。(雍萬俊、李一明、翁志剛)

供稿:中國鐵路南昌局集團有限公司

(責編:羅娜、邱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