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邊“變臉人”

2020年01月31日17:53  
 
檢查港口貨車 唐志海/攝
檢查港口貨車 唐志海/攝

說起“變臉”,這可是川劇裡的絕活,而在中國鐵路南昌局集團有限公司福州車務段管轄的莆田東火車站,有這麼一群人,他們也“身懷絕技”,每天演繹著“變臉”的絕活。

“1號已上車。”

“明白。”

……

伴隨著對講機裡一聲聲的聯控,調車長楊亮和連結員朱志強開始了一天的作業。

在莆田東站,火車運送的最多的就是“黑金”——煤炭,由於煤炭在裝卸過程中粉塵太大,再加上莆田東站作業區域位於海邊,風特別大,冬天更是寒冷刺骨。調車員在作業時都會戴口罩,每次作業結束后,他們摘下口罩,就會發現他們臉上出現了明顯的“分層”,他們“變臉”了,口罩遮住的部位,口、鼻還算白淨,可額頭、眼睛、耳朵裡都留有煤灰,黑漆漆的,更別說防護服了,這些煤灰有時候很難洗掉,尤其是在耳朵裡面的,很難受,但是又不好洗掉。

每到春運期間,莆田東站貨運量大大增加,為了保障電煤等重點物質運輸,楊亮和朱志強很多年都沒有回過家與父母一起吃團圓飯。

“我們這裡不像客運站那樣人山人海,滿目都是堆積成山的煤炭、礦石,為了讓電煤等重點物質及時送達江西、福建的電廠,我們隻能和家中的父母打個電話、通個視頻、問候一聲。”楊亮說道。

調車工作臟、累、苦、險,莆田東站的調車工作更是艱苦,口罩成為調車員勞動保護的必須品,上一天班就要用掉一個口罩。漫漫長夜中,他們攀爬著冰冷的車梯,“嘗”著空氣中漫天飛舞的煤塵﹔漠漠星空下,他們頂著刺骨的寒風,堅守在艱苦的崗位上。

“我們每天都重復進行著這些相同的動作,比較枯燥,但是隻要想到車上載的煤運到發電廠,可以為老百姓在春節照明取暖,我們又充滿了動力,可能大家不知道我們,但我們也是鐵路人,我們也一樣在為民服務。”楊亮說道。(張程)

供稿:中國鐵路南昌局集團公司

(責編:邱燁、毛思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