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繪就新畫卷——南康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紀實

2020年05月18日16:26  來源:江西日報
 

一個個扶貧車間機聲隆隆,一幢幢易地搬遷安置房錯落有致,一條條鄉村道路干淨整潔……初夏時節,走馬贛州市南康區,目之所及是脫貧攻堅帶來的嶄新面貌。

2019年4月28日,南康正式脫貧退出。貧困退出並非終點,該區始終保持“盡銳出戰、越戰越勇”的攻堅定力,以“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攻堅決心,堅持靶心不偏、焦點不散、標准不變,一鼓作氣,乘勢而上,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確保“全面小康路上不落一人”。

產業就業扶貧去窮根

南康區坪市鄉溪上村村民譚廣忠自2009年起臥病在床,為尋醫問診,家人傾其所有。盡管如此,譚廣忠最終還是被確診為進行性脊肌萎縮症,俗稱“漸凍人”。面對如此大的打擊,譚廣忠曾一度對生活失去了信心。扶貧政策重新燃起了他對生活的希望。

生活的希望來自南康區“家具產業+電商”扶貧政策的落實。2015年,參加完第4期南康殘障人士電商創業就業培訓的譚廣忠,暗暗下定決心:“身體不能再站起來,但精神一定要站起來。”在相關部門的幫助下,譚廣忠等6名殘障人士聯合成立了維納斯電子商務公司,把南康的家具、甜柚等產品,通過淘寶天貓平台推向全國。2017年,譚廣忠等貧困戶順利脫貧。

目前,維納斯公司創業團隊幫助50多名貧困戶實現了創業就業脫貧。同時,創業團隊也創造了2019年“雙11”銷售額超60萬元的驕人業績,成為淘寶金牌賣家,實現了帶動貧困人口脫貧和創業團隊良好發展的雙豐收。

在江西團團圓家具有限公司扶貧車間內,貧困戶王小榮熟練地操作著叉車運送木材。該扶貧車間創立於2016年7月,優先招聘農村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勞動力上崗就業,並挑選技術過硬的師傅手把手教授,確保貧困戶憑技上崗,增強脫貧內生動力,實現扶貧與扶技、扶志相結合。

“之前為了給父親治病,家裡欠下了數萬元債務。”王小榮說,如今,債務全部還清了,一個月有4000多元工資,相信以后的日子會越來越好。扶貧小車間,實現了王小榮脫貧致富的大夢想。

近年來,南康區牢固樹立“要發展就要抓產業,要脫貧更要抓產業,抓產業就是抓扶貧”的理念,做到注重特色、揚優成勢,把千億元家具產業作為脫貧攻堅的最大優勢、最強支撐,深耕細作“家具產業+就業”這篇文章,實現“一人就業、全家脫貧”。目前,該區共打造了48個扶貧車間,貧困勞動力在家具及配套產業就業的人數達1.35萬人。

易地搬遷開創新生活

走進位於南康區家具產業園內的夢想花園社區,隻見道路干淨整潔、樓房規劃整齊、草木蒼翠,幼兒園、衛生所等配套設施一應俱全。

“感謝黨和政府給我們安排了這麼好的房子。”從該區橫寨鄉寨坑村搬遷到夢想花園的張神娣說。易地搬遷前,張神娣夫妻在外租房打工,不僅日常開銷大,而且兼顧不了孩子的教育。如今,張神娣在夢想花園社區工作,一個月能拿2500元工資,小孩就在社區內的幼兒園上學。

南康區把易地扶貧搬遷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抓手來推進,確保“應搬盡搬,不落一人”。同時,圍繞產業支撐實施搬遷,讓有勞動能力的貧困家庭進城進園、務工就業,共建設3個進城進園安置點、5個圩鎮安置點和6個中心村安置點,全面完成5277名搬遷對象工作任務。

不僅要搬得出,還要穩得住。南康區全力解決貧困群眾搬遷后生產、生活、發展等關切問題,一方面設立區級易地扶貧搬遷服務中心,為搬遷群眾提供就業、創業、培訓、就醫、就學、社會保障等各方面的服務,另一方面著力完善安置點的公共服務配套,讓易地搬遷戶過上城鎮生活。

此外,為了讓易地搬遷戶順利實現脫貧致富,南康區注重對搬遷貧困戶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和實用技術培訓,重點對家具行業技能進行培訓,幫助提升貧困戶就業創業能力,並及時介紹有就業需求的搬遷貧困戶到企業就業,確保有勞動力的搬遷貧困戶家庭最少有1人以上持續穩定就業,實現可持續發展。

緊盯目標書寫新答卷

脫貧退出后,南康區把已脫貧人口防止返貧擺到突出位置,謀舉措、想辦法、創機制,通過預警防控、遇病遇災遇困幫扶措施和產業、就業扶貧持續帶動等舉措,切實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效。

依托基層扶貧機構、大數據分析和上級巡視、巡察、督導、暗訪反饋線索,動態監測已脫貧戶和非貧困戶“兩不愁三保障”達標情況,做到及時發現疑似對象並上戶調查核實,提前介入,精准施策。

全面提升教育扶貧再對接,繼續實施教育資助全覆蓋和落實“控輟保學”責任。繼續實行“四道醫療保障線”和專項救助政策,實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全覆蓋,加大貧困人口失能病人的護理補助力度。

完善提升社會保障扶貧,對納入農村低保保障范圍的家庭實行分類施保,並將2000元以下的臨時救助(急難救助)審批權限下移至鄉鎮,簡化救助材料,建立困境群眾救助快速通道,提升臨時救助水平,實現應救盡救。

在做好“產業+就業”文章的基礎上,大力創建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相結合的區級鄉村旅游扶貧示范點,完善扶貧車間平台和轉移就業平台建設,落實扶貧車間等扶持政策。此外,啟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計劃,全面開展村庄環境整治,健全農村生活垃圾長效治理機制,按照“缺什麼補什麼”原則推進村庄基礎設施建設,打通水利、交通、電力、通信等“最后一公裡”,確保農村人居環境得到進一步改善提升。

凝心聚力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南康區的腳步鏗鏘有力。(張 旭 郭 興 記者 鄢朝暉)

(責編:帥筠、邱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