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豐龜鱉何以佔得全國市場鰲頭?

2020年09月14日07:10  來源:江西日報
 

提起南豐縣,大家耳熟能詳的可能是中國蜜橘之鄉、儺舞之鄉和曾鞏故裡。其實,南豐還有一個響當當的國家級名號——“中國龜鱉之鄉”,該縣太和鎮更是擁有“中國龜鱉良種第一鎮”之美譽。2019年,南豐全縣龜鱉養殖面積達2.4萬畝,年產值突破20億元,年產種蛋3億枚,甲魚養殖規模和產值居全省各縣(市、區)首位,是全國聞名的甲魚親本養殖,種蛋、種苗供應基地,其中種蛋、種苗供應量更是佔到了全國市場的50%,掌握了市場定價權與話語權。南豐龜鱉何以佔得全國市場鰲頭?是什麼支撐了南豐龜鱉行業發展壯大?迅速發展的背后又經歷了哪些波折?近日,記者深入南豐縣太和鎮等地,探究該縣龜鱉產業發展壯大背后的秘密。

龍頭引領,牢牢掌握全國市場定價權

“2017年,南豐被評為‘中國龜鱉之鄉’,太和鎮被評為‘中國龜鱉良種第一鎮’。為什麼這兩個國字號的榮譽會落在南豐呢?因為這裡的生態環境特別適合甲魚生長,南豐甲魚有一個特別突出的優勢——‘三高一低’:產蛋率高、受精率高、出殼率高、病死率低……”8月25日,太和鎮龜甲生態養殖示范基地內,縣委宣傳部副部長聶麗萍向記者介紹起南豐龜鱉行業發展現狀時,語氣中充滿了自豪。據介紹,2019年,全縣龜鱉產業養殖戶800余戶、參與戶2000余戶,養殖面積2.4萬畝,總產值突破 20億元,成為繼蜜橘之后南豐縣又一農業支柱特色產業。

然而,南豐龜鱉產業也曾經歷“血的教訓”。南豐龜鱉產業發展至今,總體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即1992年至1997年的初始期、1997年至2015年的擴充期、2015年至今的崛起期。“擴充期尤其火爆,隻要養了龜鱉的就能賺錢,當時南豐各地的小山塘都變成了養殖龜鱉的小水塘。”江西聯超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湯建新說,“無序競爭、品種雜亂、質量參差不齊,南豐龜鱉產業在2013年經歷了最慘痛的時期,導致很多農民虧得血本無歸。”對於曾經的慘痛教訓,在龜鱉行業摸爬滾打了近30年的湯建新至今記憶猶新。

從火爆到虧損的陣痛,迫使南豐縣開始重視龜鱉產業的組織化、產業化、品牌化工作。2016年,該縣引導養殖戶成立南豐龜鱉協會,並於次年成立江西第一個龜鱉產業聯合體——南豐龜鱉產業化聯合體,為龜鱉產業發展帶來機遇。因為體量大、市場佔有率高,南豐牢牢掌握了全國龜鱉產品的定價權。龜鱉產業發展逐步走向健康可持續發展道路,形成了龜鱉餌料、種蛋、種苗、商品龜鱉、母種等各環節分工明確的產業鏈條。通過行業自律,不正當競爭明顯下降,大大提高了龜鱉產品品質,實現了龜鱉產品由傳統生產向質量控制標准化、養殖生產設施化、技術服務社會化、養殖管理規范化的現代漁業轉變。建立以太和鎮為核心的龜鱉產業集群區域,以外塘龜鱉類親本培育為主的養殖方式,並逐步形成了以龜鱉類親本培育、種蛋孵化、種苗培育、溫棚“二段法”稚幼苗育養、外塘商品龜鱉生態養殖、后備龜鱉親本選育、“稻-鱉綜合種養”及“蓮-鱉綜合種養”等一體化的現代養殖新模式。

在強化組織化、產業化的基礎上,該縣極力推進龜鱉品牌化發展。全縣現有注冊的龜鱉養殖公司11家、漁業專業合作社及家庭農場77家,農業部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6家,其中獲批“三品一標”無公害水產品基地18家,有機水產品2個,無公害水產品16個,省級龍頭企業1家,省級示范社1家,省級原良種場4家,市級龍頭企業1家,現有甲魚注冊商標7個。

同時,該縣積極引導企業建立質量追溯體系,注冊出口商標,唱響自主品牌,實現與國際市場的接軌,切實提升龜鱉產業效益和附加值,進一步擴大“中國龜鱉之鄉”的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2018年,江西聯超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成功獲得進出口資格,開通了觀賞龜出口業務,並注冊了“湯翁”品牌,成為全省唯一一家擁有自主進出口權的烏龜出口企業。

科技支撐,助力龜鱉產業發展壯大

眾所周知,添鵬生態甲魚養殖基地是全省最大的甲魚工廠化育苗基地,總投資4500余萬元,養殖總面積1500畝,其中溫室大棚養殖60畝,全面建成投產后,預計年產甲魚150萬公斤,實現利潤1200多萬元。

2011年,江西添鵬生態農業有限公司開始與南昌大學生命科學院洪一江教授開展長期合作,建立中國龜鱉行業重點研發基地、南昌大學教育實踐基地,先后研發出添鵬一號、添鵬二號等優質品種,並迅速佔領市場,龜鱉產業持續壯大。

然而,甲魚死亡率高等難題也曾長期困擾添鵬公司,成為嚴重制約公司規模發展的“攔路虎”。2014年,江西省開始實施科技特派團富民強縣工程,由江西省科學院、南昌大學、江西農業大學等六家單位聯合組成南豐縣甲魚科技特派團,成員包括品種改良、飼料配制、養殖模式、微生物調控等9位專家。在了解到添鵬公司遭遇的難題后,科技特派團成員帶著技術設備深入養殖場,觀測、試驗、收集數據。找准原因后,為添鵬公司送來了江西省科學院開發的新產品——殼聚糖復合微生態制劑,通過降低水體中亞硝酸鹽和氨態氮含量,大幅度降低了甲魚的死亡率。此舉不僅讓添鵬公司年增收數百萬元,更讓公司深刻認識到科技在產業發展中的重要性。

在推動龜鱉產業發展過程中,南豐縣積極強化產業科技支撐。積極創建高科技龜鱉種子優選、提純復壯工程實施平台。選擇具備“省級原良種場”資質的江西添鵬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為骨干、聯合區域龍頭企業公司、合作社作為項目協作單位,以南昌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省科技特派團工作站專家為指導,聯合建立高層次科技創新實施平台,為開發新品種、提升品質、打造品牌等提供強有力支撐。

綠色發展,實現生態效益和市場效益雙贏

“這種甲魚叫黑花,是最新品種,在我們太和鎮配的(種),三年的老鱉每公斤最起碼要120元……”8月25日,太和鎮龜甲生態養殖示范基地內,一名員工喜笑顏開地向參觀者展示著稻田裡喂養的甲魚。

據介紹,太和鎮龜甲生態養殖示范基地佔地面積約50畝,其中標准化烏龜、甲魚塘30畝,主要推廣“龜(鱉)菜共生”和“蓮龜(鱉)共存”生態種養方式,既提高資源利用率,又降低了成本,並引進了5級淨化污水處理系統(即物理沉降、自然稀釋、植物過濾、有益菌調節、淨化處理等五級淨化,水質可達到二級水質標准),實現了“養龜(鱉)不換水而水質清澈,種菜不施肥而正常成長”的小型生態共生系統。

南豐縣大力推進稻田綜合種養,並逐步發展“稻-鱉綜合種養”及“蓮-鱉綜合種養”等一體化的現代養殖新模式。完善龜鱉養殖尾水整治方案,各經營主體均簽訂承諾書。目前,已立項9家經營主體養殖尾水處理工程項目,5家企業已建成,2家企業正建設施工。

此外,南豐縣結合生態文明建設和農村環境整治,持續開展漁業資源保護專項整治,進一步修復了縣域范圍內漁業生態環境。同時,定期開展水生生物保護工作,大力提倡健康養殖。狠抓投入品監管的同時,建立“三項記錄,五項制度”,完善水生動物防疫檢疫、水產品安全監督服務體系。

今年初,南豐縣順利通過農業農村部驗收,成為國家級漁業健康養殖示范縣。站在新的起點,南豐龜鱉產業未來怎麼發展?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給出了答案:擴大生態商品養殖規模,延伸產業鏈條,強化科技投入,提升品質。高起點、高標准、高水平培植創建南豐龜鱉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打造龜鱉產業百億產值強縣。(記者 袁華 張海光)

(責編:羅娜、邱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