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都古韻溢新香

2021年02月20日06:56  來源:江西日報
 

陶陽裡歷史街區正在實施保護性修繕建設,工程以景德鎮御窯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為核心。 記者 徐 錚攝

剛剛過去的春節假期,位於景德鎮東城區的陶溪川文創街區,帶著“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新身份亮相。游客們徜徉其間,觸摸千年瓷都的璀璨與輝煌,感受陶瓷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沿著陶溪川路向南行走,是塔吊林立、機聲隆隆的陶溪川二期工地。作為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正在建設的重點項目,這裡將在一期基礎上延伸、拓展,進一步豐富年輕人“造夢空間”的文化內涵。

不遠處,景德鎮陶陽裡歷史街區保護利用項目施工也在緊鑼密鼓進行中。建成后,千年瓷都的歷史肌理將在此得到充分展現。

以重塑世界瓷都為名,一處處熱火朝天的工地,展現的不僅是城市勃發的風景,更是文化傳承的情懷。以景德鎮擦亮城市名片、加速推進標杆式文旅項目建設為標志,我省正朝著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創新、提升文化產業競爭力等目標闊步前行。

新地標呼之欲出

千年窯火綿延至今,景德鎮的文化之魂未曾改變,傳承與開拓的腳步也未曾停歇。

在建設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過程中,景德鎮提出,集中力量建設“一軸一帶、五區、多點”核心區。其中的“五區”,就包括陶陽裡歷史街區、陶溪川文創街區、陶大小鎮科教區等。目前,陶陽裡、陶溪川等項目均由景德鎮陶文旅集團組織實施。

“從2012年10月到2016年10月,著力梳理和保護城市工業遺產,完成陶溪川一期8.9萬平方米建設﹔2019年12月啟動陶溪川二期建設,到2021年3月底,擬完成50萬平方米左右的建設……”談及各文化項目的推進脈絡,景德鎮陶溪川項目負責人熊洪華如數家珍。

正在建設的陶溪川二期,涵蓋大劇院、酒店、陶公寓、藝術與科技實驗室、職業教育實訓基地、雲引擎、萬窯廣場、鳳凰山山地運動等眾多板塊。熊洪華在描述正在構筑的大陶溪川生態圈時,用了坐標系中四個象限的概念來闡釋:“第一到第四象限分別為C位東站、大樂為民、宇宙洪荒、萬是能達。每個象限的地標和功能定位各有特色。”

與陶溪川一期通過活力再造、結構改造、環境營造促進工業遺產轉型升級的定位不同,陶溪川二期圍繞年輕人的需求,在配套和產業鏈的完善上作出關聯補充,以更加開放的空間滿足創客學習成長、生產生活需要。

“如果說陶溪川講述的是‘景漂’故事,那麼陶陽裡呈現的就是‘上鎮’故事。”熊洪華介紹,陶陽裡涵蓋了御窯廠遺址,匯聚了眾多老窯址、老街區、老會館、老裡弄,較為集中反映了景德鎮陶瓷生產、商業貿易、市井生活、文化交融等遺跡形態,旨在重現千年古鎮昔日生產生活交織場景。

“我們將圍繞‘吃、住、作、娛、購’五大主題進行業態布局,將陶陽裡打造成展示景德鎮陶瓷文化底蘊的‘新窗口’,再現1000年陶瓷文化遺跡、600年御窯文化遺址和70年陶瓷工業遺存。”熊洪華表示,作為試驗區建設中的“野戰部隊”,陶文旅集團將立足喚醒城市記憶,留住陶瓷文化歷史根脈,為呈現陶陽十三裡點亮“不滅的燈”。

新項目齊頭並進

2月17日,暮色已重,陶溪川二期建設施工現場依然燈火通明,多工種相互配合的立體交叉作業正有條不紊地進行。

根據疫情防控和項目工期安排,今年春節,陶溪川二期凱悅酒店工程項目部600多人留在工地過年。“大家把對家鄉的思念埋在心裡,全心全意保障項目進展。”項目部黨支部書記胡效民來自山東,他帶頭就地過年,為工友們做好服務工作。

項目部負責內飾裝修的王寧寧和工友們每天兩班倒工作:“除了除夕放假外,工地每天24小時不停歇,大家都在鉚足勁干活,向著‘320’目標發起沖刺。”

王寧寧口中的“320”,是3月20日這個酒店的交付日期。王寧寧所在陶溪川二期項目工程位於陶溪川北路西側,項目建設工期24個月,總用地面積超9萬平方米,包括酒店、萬窯廣場、音樂廣場等。

王寧寧同公司部分工友,晝夜奮戰在陶陽裡歷史街區保護利用項目上。目前,陶陽裡項目已進入沖刺期,有望在3月底揭開最后一層面紗。“兩個項目完工時間差不多,我們很多人約好了,到時一起去景德鎮轉一轉,好好感受一下千年瓷都的魅力。”王寧寧說。

新青年共創未來

2月18日9時,“90后”講解員付鴻鬆帶著游客在御窯廠參觀時,一群工人正在旁邊的彭家上弄修繕一棟民房,而在彭家下弄的一處工地上,十余名工人正忙著裝卸裝修所需的木材。

付鴻鬆從小在昌江邊長大,對景德鎮老城區的老街區、老裡弄有著深厚情結。陶陽裡歷史街區保護利用項目啟動后,看著御窯廠遺址周邊民居、瓷行、會館等歷史建筑逐步修復,她心裡總有抑制不住的雀躍。

付鴻鬆說,陶陽裡核心區域計劃於今年全省旅發大會期間正式對外開放,屆時一次完整講解時間將超過2個小時,較目前介紹御窯廠核心區多1個小時。“雖然工作任務更重了,但想到能讓更多人了解景德鎮陶瓷文化的歷史根脈,辛苦一點也值得。”

隨著全省旅發大會的臨近,“80后”藝術設計師閆繪宇也迎來了忙碌期。閆繪宇來自遼寧丹東,2007年從景德鎮陶瓷大學畢業后,前往法國學習當代藝術,2016年回到景德鎮工作,成為陶溪川駐場藝術家,目前擔任陶溪川二期玻璃工作室負責人。

從景德鎮出發,再回到景德鎮,閆繪宇被許多人稱為“景歸”。對於這個稱呼,閆繪宇欣然接受,並期待更多人加入“景歸”行列。“陶溪川二期在一期項目基礎上,加入更多新元素,延伸到工業、藝術等領域,讓藝術融入生活。”閆繪宇說,新項目的加持,有助於更多年輕人來此創業、追夢,也將吸引更多國際藝術家來景德鎮駐場、展覽。

從千年歷史傳承中走來,吸引了越來越多有志青年投身其中的景德鎮,正以開放包容的姿態迎接發展的新浪潮。(記者 萬仁輝)

新 年 寄 語

“95后”景漂趙子衡:期待陶溪川二期中的陶公寓如期建成開放,為研學旅行的學生、雙創青年、駐場藝術家提供安心舒適的生活創意空間。祝願今年的春秋大集順利舉辦,讓藝術家以及游客再次共享藝術盛宴。

景德鎮陶瓷從業者龔雲仁:此次能順利入駐陶溪川二期,深感榮幸。新的一年,希望陶溪川二期建設順利推進。我將做強做優自身品牌,為提升平台影響力貢獻自己的力量。

(責編:羅娜、邱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