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共青城:“共青共商”懇談會成為優化營商環境“催化劑”

對企業來說,好的營商環境就像陽光、水和空氣,須臾不能缺少。江西共青城市深入推進深化發展和改革雙“一號工程”,在優化營商環境上持續“加碼”。該市創立的“共青共商”懇談會機制,好似一劑催化劑,在產業能級提升中引發化學反應,助力企業轉型升級、裂變發展。
“一次懇談會、五分鐘分享、兩小時交流,就把制約企業發展的人才、資金等瓶頸問題都解決了。”江西省亞華電子材料有限公司高管商月紅夸贊的正是共青城創新建立的“共青共商”懇談會機制。
可受邀參會之初,商月紅不以為意,因為公司上下正忙著推動企業“上市”,無暇參加這類“務虛會議”。但是,公司為完成產值達到10億元目標,研發生產不斷“加碼”,隨之用工缺口也越來越大。“即便周末假期不停工,加班加點生產,也離目標有所差距。”形勢嚴峻,商月紅開始寄破解“用工難題”的希望於懇談會。
“我們懇談會目的就是,定期協商,共同面對,共同解決各行業企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近日,共青共商(第二期)懇談會召開,專題研究電子信息產業發展情況,共青城市主要領導開誠布公納良言、謀善策。“我們就是來接受大家的批評建議的,希望大家敞開心扉,暢所欲言。”
輕鬆的開場白,讓在場企業家紛紛放下了參加“會議”的嚴肅態度,紛紛打開了話匣子。“有備而來”的商月紅,帶著問題直奔主題。“我們在職員工已有1100人,但一線普工缺口較大,希望政府給予幫助。”商月紅說,在機械、電器類專業方面技術人才緊缺,並希望招募本地優質畢業生參與企業產品研發。
商月紅的話音剛落,共青城市人社局負責人立馬回復:“我們將與共青鐵路技工學校一同到企業洽談招工事宜,並通過‘共青城就業’微信公眾號等發布企業招工信息。同時,安排企業參加第四屆科教城大型校園招聘會。”
順著商月紅的話,該市主要領導表示,“企業提出的需求,凡是能辦的,各單位都要現場拿出解決辦法和完成時限,確實不能解決的,也要明確政策法規依據。”這讓商月紅徹底吃下“定心丸”。沒兩天,該市人社部門以“送工入企”的方式,組織專車到蘇家垱鄉接送20多名勞動能力強、就業意願高的村民進廠擇崗就業。
“共青共商”懇談會機制建立發現問題、及時上報、精准研判、定向交辦、聯合督辦、全面解決、企業滿意的高效工作法,形成惠企政策、要素保障、部門協同、干部服務閉環管理,有效打通制約企業經營發展的難點、堵點、痛點,共畫助企發展的最大同心圓。
萬商城電商小鎮是共青城市服裝電商企業運營發展和轉型升級的綜合性、專業性服務平台。目前,該小鎮聚集電商企業200多家,經營服裝電商品牌200多個。去年,該小鎮計劃在租金優惠、快遞融合、電商培訓等服務上再下功夫,進一步優化小鎮電商企業發展環境,但由於資金不足等原因,計劃一直被擱置,未能啟動。
“共青共商”懇談會摸排發現這一問題,高度重視,立即將滿足中小企業融資訴求,上升到促進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專題研究部署。會上,小鎮便成功與九江共青村鎮銀行對接,獲得了500萬元的資金支持。“這筆款項能快速貸下來,懇談會機制功不可沒,這讓我們看到了地方營商環境的轉變,看到了政府幫助我們中小企業發展的真心實意”。共青城電商小鎮財務熊墨蘭如是說。
從邀請專家作上市業務知識培訓,講解在不同資本市場的挂牌條件、流程﹔到協調政策性貸款進一步降低利率,節約成本,支持園區智能加工建設﹔再到協助企業辦理車間的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証。“共青共商”懇談會實現了政企更密切、更親近的交流溝通,拓寬了政府服務企業的路徑。截至目前,“共青共商”懇談會已圍繞紡織服裝、電子信息、金融、現代服務業等行業召開六期,共收集述求205個,解決182個。
在做優營商環境過程中,企業家感受到的不隻有紓企解困、便企利民的“暖意”,更多的是服務發展、服務客商的“誠意”。這其中,“共青共商”懇談會機制,好似一劑催化劑,加速著共青城市營商環境的不斷優化。(王飛、王富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