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西>>人民日報看江西

江西省尋烏縣——

優化服務興產業促發展(走進縣城看發展)

本報記者 周 歡
2022年08月28日07:1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通過!發貨!”在江西贛州尋烏縣三格濾清器制造有限公司,一萬多件濾清器驗收完畢,將發往海外。“這個訂單做好了,以后每年有1000萬元固定採購額。”公司負責人韓聖俊興奮地說。

  2020年,尋烏從廣東東莞引進這家公司。“以前沒聽說過這個小縣城,老員工都不願來,公司能發展起來嗎?”韓聖俊抱著試試看的想法,先投了3000萬元,建了佔地1.8萬平方米的廠房。

  沒想到,“剛來尋烏當地就給了500萬元貸款,后續購買設備時又追加了1000萬元。”韓聖俊放開了手腳,公司生產的濾清器從原來的500種增加到2000種。如今公司年投入科研經費佔營業額5%,產品附加值也高了,“毛利提高10個百分點。”三格公司還在深圳成立了貿易公司,合作伙伴遍及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

  “尋烏的營商環境好,而且越來越好。”今年上半年,尋烏在深圳舉行招商會,韓聖俊對在座的企業家說。

  尋烏,位於江西東南角。2018年,深圳開始對口支援尋烏。2020年,江西提出支持贛州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

  之前,尋烏產業不強,集中度不高,陶瓷、紡織、建材……什麼產業都搞一點。尋烏縣委書記藍賢林介紹,尋烏下決心抓住這次發展機遇,邀請江西和湖南高校的專家,對全縣工業通盤規劃,最終確定,集中精力發展通用設備制造、稀土新材料、傳統加工業三大產業。

  近幾年,全縣招商引進的企業85%來自大灣區,已形成“一園三區”的工業布局。尋烏還學習“前店后廠”模式——本地承接工業制造,企業在大灣區成立貿易公司和研發基地。尋烏重點打造的空壓機產業已實現集群發展,集聚上下游企業20多家。

  融入大灣區,不僅靠引進灣區企業,更重要的是優化服務。

  從去年開始,尋烏每年選派一批干部去深圳挂職學習,並對標大灣區推出一系列舉措:有求必應,無事不擾﹔優化服務,設立3000萬元“惠企資金池”,33項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降低企業成本,今年1—7月累計為市場主體減負近1.5億元……

  大灣區也是大市場。尋烏既引入,也輸出——將特色農產品銷往大灣區。

  中午過后,尋烏縣御品園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朱小燕和工人們進入葡萄園,採摘一串串清香晶瑩、顆粒飽滿的陽光玫瑰葡萄。傍晚時分,6000斤葡萄乘坐冷鏈貨車從果園出發,不到凌晨就抵達大灣區的商超。“陽光玫瑰葡萄在大灣區完全不愁銷。”朱小燕說。

  在尋烏,贛南臍橙種植面積一度高達60萬畝。10年前,一場臍橙黃龍病,讓尋烏縣南部鄉鎮種植戶損失慘重。尋烏積極謀求轉型,請專家做規劃。北部鄉鎮繼續種植贛南臍橙,南部鄉鎮試種百香果、葡萄、鷹嘴桃等水果,實行差異化發展。

  “尋烏有17萬畝富硒土壤,44家企業參與富硒品牌建設,認証的富硒農產品多達130多個。”縣農業農村局局長林石泉介紹,如今,尋烏超過一半的水果和大部分蔬菜都銷往大灣區。今年底,尋烏至廣東龍川高速公路開通后,尋烏的新鮮果蔬到大灣區最快僅需3小時。

(責編:毛思遠、邱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