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代表,江西銅業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鄭高清
探索有色產業綠色發展之路

鄱陽湖畔余干縣康山墾殖場插旗洲分場,成群的白鶴在田間飛翔、覓食和嬉戲。記者 徐 錚攝
金秋十月,江銅集團德興銅礦楊桃塢綠意盎然,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十個大字做成的字牌豎立在山坡上,在陽光照射下格外耀眼。
歷經多年生態修復“長跑”,這座曾堆滿廢石、寸草難生的“禿頭山”,如今已是一座美麗的生態公園。近年來,江銅集團生態復墾面積累計達1100余公頃,讓許多像楊桃塢一樣的廢石山、尾礦庫、排土場實現綠色蝶變。
黨的二十大代表,江西銅業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鄭高清說,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態文明建設,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的重要位置。江西作為首批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打造美麗中國‘江西樣板’”的殷殷囑托,立足綠色生態這一最大財富、最大優勢、最大品牌,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在這一歷程中,江銅集團既是見証者,也是參與者。
打造具有全球核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江銅集團明確提出把打造“綠色江銅”作為奮斗目標之一,將綠色、循環、低碳等發展要求細化落實到生產經營的全領域、全流程、全環節,用綠色引領推動有色產業高質量發展。截至目前,主要生產單位全部完成綠色礦山(工廠)創建,建成6家國家級綠色礦山、10家國家級綠色工廠,走出了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
“我們始終堅持走清潔低碳綠色發展道路,加速構建全球領先的綠色化智能化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鄭高清說,江銅深入推進全領域、全流程、全環節的土地集約化、生產清潔化、資源循環化、能源低碳化發展,積極發展固廢綜合利用、生態修復改良等綠色環保產業,廢渣選銅、廢水提銅、煙氣制酸等多條“三廢”利用產業鏈每年可帶來數十億元經濟效益,成為江銅新的綠色經濟增長點,實現了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多贏。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作為唯一兼具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和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國家試點的省份,江西肩負著探索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發展道路的重大使命。江西先后出台了《關於完整准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實施意見》《江西省碳達峰實施方案》,把“雙碳”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和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統籌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在高質量跨越式發展中加快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今年9月,江銅集團正式發布江西首個企業“雙碳”戰略規劃——《江西銅業集團有限公司碳達峰碳中和戰略規劃》,提出到2025年,萬元產值綜合能耗和碳排放比2020年分別下降18%和20%﹔到2030年,冶煉能效水平和碳排放強度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到2060年之前,加快零碳能源替代行動,全面實現綠色低碳循環發展,能源利用效率和碳排放強度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此外,江銅集團聯合省內40余家碳排放重點企業成立江西省企業自願減污降碳聯盟,聯手探索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的可持續發展之路,推動重點行業打造循環經濟產業鏈。
“江銅集團將繼續秉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統籌推進生態保護修復,持續提升能源資源利用效率,推動有色金屬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和價值鏈實現綠色轉型升級,爭取早日成為世界有色金屬產業鏈高端化的引領者、供應鏈低碳化的推動者、價值鏈綠色化的先行者,為打造美麗中國‘江西樣板’作出新的更大貢獻。”鄭高清說。(殷琪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