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彭澤:庭院苦櫧干 叩開“小山”門

早春麗日,乘車從縣城到上十嶺的省道,往西南轉上進山的柏油小道,穿過鄉村祠堂,來到位於村中心庭院時,隻見得一院的晒筐,極有氣勢地在暖陽下閃著醬紫色的光。
晒筐裡裝著村民歐陽勝華的庭院苦櫧干,通過晒干、研粉、過瀝、煮漿、點漿、沉澱、凝結、上板等工序環節后,制成灰白軟嫩的苦櫧豆腐,苦櫧豆腐色澤光亮,嫩而不斷裂,軟而有筋道,入口鮮美,營養甚佳,是值得追尋品嘗的山中美味佳肴和一道集藥補食補於一體的珍稀特色食材,成為了上十嶺墾殖場楊家灘的致富密碼。
“上十嶺,下十嶺,山山嶺嶺景連景”。
地處彭澤縣東南的上十嶺墾殖場,是國家森林公園,也是國家3A級旅游景區,森林覆蓋率達88.6%,動植物資源豐富,常年年平均氣溫14.3度,即使是盛夏,最高氣溫不超過36°C,有“秀在大廬山,綠在上十嶺”之美譽。天然氧吧,空氣都是甜的。
楊家灘,原本有30多戶人家,110多口人。近些年來,村裡人陸陸續續地走向了山外打工討生活,目前隻剩下了5戶13人留守在家。
村民歐陽勝華是一個退伍軍人,近些年主要是在村裡做些小工程建設。看到村民們陸續外出,心裡感到不是滋味。他想,村民們雖脫了貧,吃喝不愁,但還難說致富。村裡生態環境這麼好,卻守大山叫窮。
楊家灘山上是3萬多畝的苦櫧樹,據專家說,是全國罕見的一處苦櫧樹群落。村裡,隻有一條柏油小路進出。提到小時年末飢荒時,大人小孩上山撿櫧樹籽時回來做豆腐的事,以及那種美味和鄉愁,歐陽勝華就不禁沉浸在懷想中。時時地懷想,讓他突然地有了一種想法:可不可以在閑置的民房,用櫧樹籽做一款寄托鄉愁的美味?
這個想法與上十嶺墾殖場黨委書記丁勝不謀而合。丁書記送來了《本草綱目》關於櫧樹及櫧樹豆腐的一些記載,社區也幫著完成了租房的手續。
說干就干,2022年10月,在場黨委和社區的幫助下,歐陽勝華投資100多萬元,將租下的房子進行了改造裝修,制定了工序,添置了破殼、浸泡、洗粉、加熱攪拌、成型、冷卻等設備,還將另外一處房子的圍牆,請人將櫧樹豆腐藥用食用價值、制作工藝用民俗畫的形式用壁畫呈現。
當年十到十二月,周邊村民們從山上撿來了5萬多斤樹籽。歐陽勝華說,按每月20天,一天撿籽50斤,3個月就是3000斤籽,按3.8元/斤計算,除去人工,一個人3個月就有11400元的收入。
接著歐陽勝華又算起了自己的一本賬:5萬多斤籽,產豆腐1萬多斤,每斤50元,毛收50多萬元,純利也有10多萬元。去年是干旱籽少,又是初次收。今年的籽肯定比去年多,收益也會好很多。(袁昕、張仁初)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