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樂安:黨建引領 用心用情服務“一老一小”

“老人家,您的血壓有點高,要多注意休息。”“小朋友,如果遇到溺水,請不要慌張,發現周圍有人時立即呼救”……針對日益凸顯的空巢老人、留守兒童日常照料、健康安全等問題,江西省撫州市樂安縣紅十字會機關黨支部以創評“模范黨支部”為抓手,堅持以黨建引領紅建,用心用情服務一老一小,開展一系列關懷老幼群體類項目和志願服務活動,在服務中提升支部的戰斗力、彰顯黨員的先進性。樂安縣紅十字會連續5年被評為全市紅十字會“綜合先進單位”,2022年榮獲全市紅十字會綜合考評第一名,並被選為中國紅十字會總會監事會基層工作聯系點。
建強紅色堡壘 搭建“連心橋”
“這是紅十字的標志,我認得,他們經常會來看我呢”“每次來,都會幫我量體溫、測血壓,打掃衛生,比親兒子都親。”走進招攜鎮志願服務站,隨處可見紅十字志願者服務的身影,面對面摸排需求、心貼心解決困難,干部群眾紛紛豎起大拇指。
基層紅十字會組織是紅十字會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樂安縣紅十字會黨支部將紅十字文化和服務融入到黨群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融入窗口服務,有效提升服務一老一小的能力。目前,全縣設立紅十字服務點200多個,實現了紅十字會組織的全覆蓋。同時,黨支部圍繞“一老一小”熱點難點問題,打造了下大街社區博愛家園、第三小學生命健康安全體驗教室等9個基層陣地,廣泛聯系和服務“一老一小”群體,搭建“連心橋”,真正打造“群眾身邊的紅十字會”。
點燃紅色引擎 籌措“愛基金”
“聚沙成塔,涓滴成河﹔步履不停,公益不止。”樂安縣紅十字會機關黨支部充分發揮職能優勢,為愛發力,動員人道力量,籌措愛心資金,為服務“一老一小”群體編織資金保障網。
近年來,連續三年發起“博愛食堂”助老項目和“秀美鄉村建設”公益項目,總籌款400多萬元,助力全縣鄉村居家養老設施、“童星港灣”等項目建設。發起“一老一小益起愛”公益項目,聯動所有鄉鎮籌款18.8萬元。策劃“老鳳雛鳳同清聲”項目參加全省鄉村振興公益100+項目大賽,榮獲良品項目。連續五年被省紅十字會評為“99公益日”網絡眾籌先進單位。黨支部常態化開展“博愛送萬家”、博愛助學等人道救助活動,走訪慰問“一老一小”困難群體500余人次,幫助申請“小天使基金、生命光彩基金”等20余萬元。
激活紅色血液 筑牢“生命線”
“這個AED有‘救命神器’之稱,如果在心臟驟停發生后最初的3至5分鐘及時搶救,生存率可高達70%以上,我們已經在學校、汽車站等公共場所配備了5台。”在黨群服務驛站,紅十字志願者正在為市民講解AED使用技能。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樂安縣紅十字會機關黨支部持續推進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互促互進,將“三救”“三獻”主責主業精准高效地落到基層急需處,送到群眾身邊,為“一老一小”群體保駕護航。徒手心肺復蘇挽救溺水兒童生命,海姆立克急救法成功救助2名食道異物梗阻孩子,搜救找回30多名走失老人和離家出走孩子,40余場青少年防溺水安全教育宣講,3000名紅十字救護員,應急救護普及培訓4萬余人次.....,一件件鮮活的事例,一個個跳動的數字,彰顯了一道道鮮艷的紅色力量。“為每個家庭至少培養一個紅十字救護員”是紅十字會的工作目標,更是黨支部守護千家萬戶的初心和使命。“紅十字·救在身邊”為“夕陽”和“朝陽”躊造一面更硬的“安全盾”,增添一道更美的“博愛紅”。
傳承紅色基因 當好“貼心人”
“李阿姨,我給您送午飯來了,等會我再給您量個血壓。”為老人送餐,這是紅十字志願者邱秀英的每日日常。26年黨齡的邱秀英是夕陽紅志願服務隊隊長,在紅十字會黨支部的帶領下,她發揮黨員示范引領作用,自籌資金成立全縣第一個為老年人群體服務的民非組織--“樂安縣夕陽紅服務中心”為老年群體開展助餐送餐、體能評估、日間照料等一系列養老服務活動。牽頭實施“博愛食堂”公益項目,解決了惠民小區100余名孤寡獨居老人吃飯難的問題。同時,還創辦了“樂安縣夕陽紅職業培訓學校”,培養了養老護理員112人。此外,由黨員志願者李貴德、章樂珍等牽頭成立的“心理援助”志願服務隊,聯合“劉瑩姐姐工作室”實施“未愛+油”公益項目,經常深入學校、社區開展心理健康知識宣講和心理援助服務,為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撐起“保護傘”。“南丁格爾”黨員志願者常態化開展老年健康義診、關愛留守兒童活動,為“一老一小”把脈問診,守護健康。
群眾的需求在哪裡,我們的工作就延伸到哪裡。樂安縣紅十字會機關黨支部把黨建和業務工作有機融合,切實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和志願組織的人道優勢。成立了志願服務隊黨支部,探索建立志願服務“一支隊伍一個品牌”,樹立了支部黨員在群眾中的良好形象,推動紅十字志願服務工作更好融入社會治理,服務改善民生,“零距離”服務“一老一小”群體。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