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樂安縣青裡村:黨建引領助推鄉村振興

青裡村位於樂安縣招攜鎮南部,距離縣城30公裡,下轄14個村小組,有460戶1859人,其中黨員43名,全村耕地面積1200多畝,林地面積47000畝(含毛竹林35000畝),2019年被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評為國家森林鄉村,是國家4A級景區九瀑峽所在地。
近年來,青裡村以黨建為引領,深挖自然資源優勢,因地制宜發展鄉村旅游、特色種植業等,不斷擴大村集體經濟“蓄水池”。村集體經濟3年內實現由5萬元到100萬元的飛越,產業規模穩步擴大,質量效益同步提升,2022年,招攜鎮青裡村被評為樂安縣“黨建+經濟富村”紅旗黨支部。
產業發展 跑出村集體經濟“加速度”
村支部堅持把發展產業作為實現鞏固脫貧成果的根本之策,在謀產業、引產業、抓產業上聚焦發力,引領產業發展。通過緊密結合村庄自身資源優勢,發展特色種植實現村集體經濟壯大發展。把大力發展農村生產力放在首位,帶領引導群眾推動優勢產業發展,形成特色鮮明的區域經濟,推動產業快速發展,促進鄉村振興。
為解決土地資源分散、承包效益不高等農業發展短板,青裡村黨支部採取“黨建+村辦公司+基地+農戶”模式,以每畝220元的價格從農戶手中流轉分散土地,並爭取上級項目扶持資金90萬元,建設100畝高標准化鋼棚種植羊肚菌。成立羊肚菌集體產業種植基地,促進全村產業規模、質量“抱團”提升。2022年,青裡村黨支部探索出種植水果玉米和羊肚菌輪作的“菌糧輪作”模式,既解決了羊肚菌季節交換空棚問題,又實現羊肚菌、水果玉米產業雙豐收,農戶和村級集體經濟互利共贏,戶均增收3萬元以上,村級集體經濟增收43萬元以上。
此外,村支部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結合村裡氣候、土壤等條件,黨員帶頭引進雷竹產業發展庭院經濟,村公司向村民流轉荒地20余畝,全部栽種雷竹,成林后竹筍每年可為村集體進賬20余萬元,向村民分紅2.6萬元,並為農戶提供基地務工崗位。
農旅融合 發掘資源發展“新優勢”
依托村內4A級景區九瀑峽發展資源優勢,深入挖掘村內生態旅游資源,充分利用好青裡村近4萬畝毛竹林資源和竹山畬族村小組的歷史文化資源,將村庄融入景區發展,大力推進生態觀光農業和農旅融合發展。村黨支部以“一個壯大,兩個帶動”為落腳點,持續促進村集體經濟增收、民辦企業增效、農民收入增加。投資100萬元入股九瀑峽景區,每年為村集體帶來10萬元穩定收入。充分發揮九瀑峽輻射帶動效益,動員周邊農戶積極開設農家樂,
僅2022年,青裡村開設農家樂6家。同時,青裡村黨支部與景區簽訂用工協議,優先安排120余名村民在九瀑峽景區從事管理員、服務員、保安等工作,實現人均年增收3萬元,讓村民“家門口”就業,顧家掙錢兩不誤。
今年,青裡村結合省級重點項目慢山谷生態部落建設項目,村支部通過流轉村民手中50畝閑置的土地建設高標准水果採摘園,村辦公司將現代農業與鄉村旅游有機融合,不僅帶動了鄉村游,還拓寬了村集體和村民增收渠道,幫助當地農戶增收致富。
品牌提升 點燃產銷兩旺“新引擎”
通過自主設計“秀美青裡”農產品品牌,對村內羊肚菌、竹蓀菇、土蜂蜜等特色農產品進行加工包裝,提升產品附加值,並打通線上線下多渠道進行銷售。村辦公司統一設計包裝袋和禮盒,購買打碼機和封口機等設備,進行產品分級包裝銷售,並建設保鮮冷庫,完善農產品產業鏈,農產品附加值提升21%。
同時,為穩定銷售渠道,降低生產種植風險,推動羊肚菌產品進機關、進企業、上平台、入景區,村黨支部與撫州市贛撫農品電商平台、江西玉茗食品有限公司、撫州市行政中心食堂扶貧產品超市等事企單位對接合作,建立長期供銷關系,簽訂種植基地協議,並向海關申請出口食品原料種植場備案,獲得出口資質,通過外貿企業將羊肚菌產品銷往海外,有效拓展了農產品銷售渠道。
環境治理 扮靚鄉村振興“美畫卷”
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結合青裡村山林資源豐富、緊靠旅游景區的特點,著力打造良好人居環境,提升秀美鄉村風貌。2022年在黨委政府及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共爭取到項目資金共計690萬元對青裡村進行改造提升。聘請南昌大學設計院團隊對村庄規劃進行設計,通過拆危拆舊村庄整治和清雜除淤環境治理等系列舉措,在村內建設了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對村主干道拓寬並進行“白改黑”1200米,完成了108棟房屋的立面改造﹔並積極向上級部門爭取水利項目資金,重點按照“水系流暢、岸綠景美、功能健全、人水和諧”的規劃要求,採取岸坡整治、防污控污、人文景觀提升等措施,把水生態文明建設與美麗鄉村緊密結合,完成環河游步道1500米建設,讓村庄美起來。不僅如此,村組織還因勢利導,引導村民利用閑置地、邊角地等栽種四季果樹、芍藥、麥冬等經濟作物,致力庭院經濟發展,村內100余戶農戶受益。真正實現了村美民富的鄉村振興“美畫卷”。(游瑋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