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江西>>本网专稿

中国铁路南昌局向塘机务段运用科技术员郭学飞——

沿“路”奔跑的“技术大拿”

邹玢琦
2022年11月02日17:58 | 来源:人民网-江西频道
小字号

火车司机驾龄24年,完成4608趟运输任务,按压机车无人警醒装置276.48万次,执行标准化呼唤应答460.8万句,累计安全行车163万公里,运行里程可以绕地球41圈......他是中国铁路南昌局向塘机务段运用科技术员郭学飞。

1993年,郭学飞完成学生时代的目标,走上了火车司机的岗位,面对火车上大量复杂的零件、管路,还是新人的他没有知难而退,而是与它们“杠上了”。“一定得把它们征服!”从火车内部电路图到制动机管路图,从燃油管路到各水系管路,郭学飞利用一切闲暇时间把它们研究透彻,确保记住每一个部件所在的位置及功能。

入行一年后,他成为了同批参加工作的同学中最早顶岗的副司机,因为他的“靠谱”,不少司机抢着和他搭班。郭学飞重视每一次业务实作训练,任何一个细小的部件和目视死角都不放过。2005年6月,他参加首届全国铁道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一举摘得季军。仅用三年时间实现了“司机梦”,比别的副司机提前两年。

在单位,郭学飞的电话是同事们心中的“故障110”,平均每年直接防止各类事故十余件,间接指挥他人防止各类事故二十余件,他因此被誉为“技术大拿”。但是,郭学飞并不满足于已有水平,始终保持学习习惯,要求自己不断进步。每当技术规章更新时,郭学飞总是冲在前面,以最快的速度掌握。

在电力机车增驾学习期间,他耐下性子,结合电力机车的理论知识与实物,一一对应电器线路,学习各部件的原理和故障解决方法,碰到困难便虚心向同事请教。“铁路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如果不加把劲努力的话,很有可能被落下。”郭学飞说。

“我对开火车有感情。”郭学飞见证了中国铁路从内燃机车到和谐型电力机车的蜕变,无论驾驭哪种机型,他心中的信念始终如一:技艺传承不能丢,平稳操作不能差。凭借多年的知识积累和实践经验,郭学飞摸索总结出了一套“稳、准、快、巧”四字平稳操纵法,并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

郭学飞在铁路事业上不断前行的同时,也不忘拉后辈一把。他总结了从业多年积累下来的200多种机车故障处理办法,先后编写《机车应急故障处理20条》 《内燃机车区段作业标准》 《走车电路故障处理思路》 《励磁电路故障处理思路》等书籍,让更多的火车司机参考、受益。空闲时间,郭学飞还为后辈授课,2005年以来,累计为1.6万人次授课800多课时。

2013年,以郭学飞名字命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郭学飞开始利用休息时间为乘务员授课,带领团队共同攻克技术难题。在工作室成员们的不懈努力下,在工作室成立第二年,便有一项技术成果获得江西省QC成果二等奖,三项技术成果获得南昌铁路局优秀技术成果奖,郭学飞提出的《HXD1B型电力机车防掉分相操作法》也获得南昌铁路局科学技术成果一等奖。

“郭学飞劳模创新工作室”先后被授予“江西省劳模创新工作室”和“全国铁路劳模创新工作室”,目前拥有创新技术成果20多项。郭学飞表示:“这些创新成果被运用到作业现场,为一线解决了一些困难,提供了一些帮助,我感到很满足。在今后的岁月里我将和团队继续并肩努力,进一步为企业发展节支创效。”

在铁路沿线奔跑近30年,郭学飞先后获得“全国铁路首席技师” “火车头奖章” “全国铁路劳动模范”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谈及荣誉,郭学飞表示这些代表的仅仅是过去,作为一名党员,要把工作岗位当做实现自我理想和价值的舞台,每一个平凡的岗位都可以创造不平凡的成就。

“我要把火车头精神传承下去,用实际行动引领带动更多的火车司机,履行职责使命,开好每一趟车,撂好每一把闸,为实现铁路高质量发展持续奋斗。”郭学飞说。

(责编:罗娜、帅筠)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