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遂川縣召開防控工作布置會。
1月25日,遂川縣委、縣政府領導堅持24小時值班值守,深入一線進行疫情防控,落實防控措施。
春節期間,遂川縣各鄉鎮、疫情防控涉及的主要縣直單位,取消休假,全員上班。
……
自疫情發生以來,江西遂川縣落實落細各項防控措施,全面排查,摸清底數,防控力量向社區村級下沉,守住了聯防聯控第一線。
全面排查 摸清底數不留死角
面對疫情,遂川縣委、縣政府迅速成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以下簡稱應急指揮部),下設防控救治組、摸排監測組、宣傳教育組等10個工作小組,尤其把摸清底數作為重要工作來落實。
據應急指揮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各鄉鎮對所有湖北返鄉人員,以及與湖北返鄉人員密切接觸者,由科級干部分片負責、駐村干部包干、村(社區)委員具體實施,組織人員進行地毯式、拉網式排查,逐一登記建檔。
針對遂川縣城社區人員流動大、情況較復雜等特點,採取“網格化”摸排模式,將每個網格摸排責任落實到社區干部、網格員、樓棟長,實行包干負責。縣鄉分別建立兩類人員基本情況“兩個台帳”,並建立群眾舉報制度。
據統計,截至目前,遂川縣累計摸排出湖北返鄉人員1370人,其中武漢返鄉人員714人,密切接觸者3291人。2月2日以來,遂川縣已監測到9100多名入遂人員,確保摸排不留死角。
摸清底數后,全面落實監測措施,做到隔離到位是關鍵。“遂川縣設立縣級集中留觀場所2個,可容納176人。” 遂川縣應急指揮部相關負責人說。
為了隔離到位,遂川縣對所有湖北返鄉人員,以及與其有密切接觸的,全部實行居家隔離。
為了防止交叉感染,遂川縣城集中醫學留觀場所做到了“五個統一”,即生活物品統一購買、每日餐食統一配送、醫護人員統一安排、公共區域統一消毒,生活垃圾統一處理。同時,遂川縣還倡導群眾盡量少到超市、農貿市場等人員密集場所,倡導線上購物。目前,遂川縣城區各大超市、鄉鎮商店均已開通“線上電話(網購)預訂、線下送貨上門”服務。
下沉社區村級全力防控 “第一書記”當先鋒
農村和社區,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主戰場,也是重點和難點。遂川縣將防疫重點下沉到社區、村級,在鄉鎮、村成立了疫情防控應急組織機構,駐村“第一書記”當先鋒,形成了疫情防控合力。
“不走親、不訪友、不在外面到處走,出門必須戴口罩,人多不去湊熱鬧!”早上8點,嘹亮的廣播聲響起,遂川縣衙前鎮衙前村“第一書記”歐陽建鑫駕駛著宣傳車准時從鎮政府出發,又開始了一天的防疫宣傳工作。
為了科普新冠肺炎相關知識,遂川縣衙前鎮將一輛森林消防車改裝成了宣傳車,歐陽建鑫主動請纓當了駕駛員。駕駛宣傳車一整天下來,常是頭昏眼花、腰酸背痛、手腳發麻。但通過持續宣傳,群眾越來越理解了,串門聚集越來越少了。
自疫情發生以來,歐陽建鑫駕駛的消防宣傳車日行180余公裡,累計行駛3000公裡,宣傳受眾8萬多人次,勸散聚集30多處、200余人次,丈量出了一條特殊的“戰疫之路”。
大年初三,江西遂川縣雩田鎮村口村第一書記方敏軍對妻子說:“村裡從湖北返鄉的有14人,防控任務很重,照顧2個孩子又要靠你了。”
經排查,從大年初四開始,村裡有7戶人家要辦婚假或壽宴,小橫陂自然村張厚佑兒子的結婚宴排期最早,工作也最難做。當天下午,方敏軍和村干部再次入戶勸導,剛說明來意,對方就開始嚷嚷:“我兒子的終身大事,怎麼可能不辦?”
方敏軍耐心地說:“如果是以往,大過年又辦喜事,我們隻會上門道賀,絕不為難。但今年,你看我都沒休息,還不是因為疫情嚴重,是為了你家好,為所有人好……”
張厚佑說:“方書記,你在村裡幾年了,口碑沒得說,但推遲婚宴怎麼向親戚朋友交待,兒子兒媳也會怪我。”方敏軍說:“剛才我的話,你兒子也聽到了,他沒吭聲。年輕人通情達理,應該明白,用實際行動支持,辦個更有意義的婚禮。”一番交流后,張厚佑終於答應。有了示范,其他幾家都取消了宴會。
在這次疫情防控中,村口村12名黨員有了新崗位,成為了志願“代辦員”。據統計,這些“代辦員”隨叫隨到,從1月28日至2月2日,為村民購挂面70斤、鹽20袋、水果90斤、蔬菜130余斤等,有效防止了交叉感染。
“特殊”逆行者助力 打贏防控阻擊戰
在遂川縣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有這樣一群 “戰士”,他們放棄休息,放棄團圓,主動請纓,堅守崗位,擔當責任,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他們當中,有“95后”醫生護士,她們穿上白衣變成了戰士﹔有60多歲的環衛工人,他們默默付出,保一方整潔﹔有一線執法的民警交警,他們舍小家顧大家,保一方平安……
葉家平今年23歲,她是遂川縣人民醫院首個主動請纓加入防疫隊伍的護士。她說,進入隔離病區必須按照嚴格的規程進行操作,再三檢查口罩和帽子的密閉性,耗時最長的是防護服的穿戴,完成一次完整穿脫需要近30分鐘。“准點吃飯、按時休息,對於我們來說已經成為奢求,不間斷的醫護和繁重的防護服一點點地消耗著我們的體能,挑戰著我們身體的極限。” 葉家平說。
“渴了就用舌頭舔舔嘴唇,累了就蹲下稍作休整,口罩面罩勒得難受了就晃晃腦袋。”第一次進入隔離病區,就連續待了7個小時的葉家平,出來后仍然忍著疲憊與同事們分享自己“首戰”的寶貴經驗。
當同事們看著口罩和面罩在她臉上、鼻梁上、額頭上勒出的道道印痕時,眼中都噙滿了淚花:“平平,你去休息,后面我們上。”大家沒有多言,毅然走向病區,開始下一輪工作。
“請您先坐,測量體溫。”對前來遂川縣禾源鎮衛生院就診的發熱病人,24歲的醫生葉蒲蓮每天說的最多的就是這句話, 她已經在醫院連續待了整整半個月,負責發熱預檢分診和檢驗化驗工作。衛生院安排春節值班時,葉蒲蓮主動提出:“我是本地人,又年輕,值班就安排我吧。”
得知防疫工作繁重且在一線有風險,母親很是擔憂。除夕之夜,葉蒲蓮隻能在工作之余抽出時間,打電話安慰母親:“媽,我沒事,一切都好……”
截至目前,葉蒲蓮協助鎮青年突擊隊已經預檢分診發熱病人26人,檢測化驗樣本60多個。
這個春節,61歲的環衛工李愛生異常忙碌,不僅要開保潔車,還要幫助清掃路面和消殺。第一次穿著綠雨衣,背電動噴霧器消殺時,因為防護不嚴密,李愛生身上被消毒液濡濕,雨鞋也滲進不少,每桶消毒液50斤,一天要四五個來回,肩膀會硌得生疼,大伙兒都擔心他吃不消。誰料第二天,他又是來得最早,走得最晚。
“我不干總得有人干,隻要大家健康,多做點沒啥。”李愛生朴實地笑了。環衛所負責人介紹,環衛工每天要加班加點,有些人工作長達14小時以上,環衛所日處理垃圾120余噸。
李志龍是一名江西警察學院學生,出生於2000年4月,他是江西遂川縣戴家埔鄉阡陌村人,戰“疫”期間,他主動請戰,成為了村裡的防疫志願者。他不僅說服了父母,還把親姐姐也拉進了志願者的行列。
他每天要幫助村民統一代購大米、食用油等生活必需品,還和3名隊友主動承擔起消毒殺菌等任務。他說:“情況緊急,作為村民的我們應該上前。”
在這場戰“疫”中,遂川縣有許許多多人在默默付出,他們與病毒賽跑,與時間賽跑,以實際行動,沖鋒在前,堅守一線,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