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崇仁:全力推進高標准農田建設惠民工程

2020年04月09日15:45  來源:人民網-江西頻道
 

人間四月,萬物清明。在崇仁縣石庄鄉富溪村高標准農田項目現場,但見原先高低不平的農田規整四方、淤積的排水溝已經疏通修整……該縣加足馬力,搶抓建設進度,高標准農田建設主體工程在3月底前全面完工。

以民為本打造民本工程。崇仁縣是全國商品糧生產基地縣,境內大多是丘陵山區。一些村組地形、地貌相對復雜,田土面積又少,推進高標准農田建設是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有效途徑。近年來,崇仁縣高標准農田建設工作堅持以推動農業現代化為主線,以糧食主產區為重點,與現代農業示范園建設、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脫貧攻堅、美麗鄉村、休閑觀光、壯大村集體經濟,統籌項目安排和資金使用,將其作為促進農業和項目區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的基礎性工程,強化規范管理,不斷提升農業綜合生產力,著力將高標准農田建設工程打造成惠民工程、效益工程。

該縣綜合考慮區域自然資源條件、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和糧食生產基礎,優化高標准農田建設布局,科學合理編制近幾年來的高標准農田建設規劃。統一規劃設計,統一建設標准,採取集中投入、連片治理、突出重點、整體推進的建設方式,確保建一片、成一片。具體實施過程中,突出以民為本,實行人性化設計,著力打造民本工程。項目實施前,組織有關領導、專家、工程技術人員和項目區干部、群眾代表到現場仔細勘察、測量,在掌握大量第一手資料的基礎上,按照現代農業高起點、高質量、高標准的要求,按流域、灌區進行科學規劃,繪制總體規劃圖、施工斷面圖,編制概預算書,為高標准農田建設奠定基礎。同時派出工程技術人員深入項目區村組、農戶家中,耐心細致地宣傳高標准農田建設政策、法規,了解群眾想法、意見、建議,提高群眾參與高標准農田建設工作的積極性。堅持“少硬化、不填塘、慎砍樹、禁挖山”的原則,排水農溝硬化或襯砌比率8.50%,建設具有農業面源污染防控能力的生態塘堰濕地面積佔高標准農田面積6.85%。在聽取當地群眾意見后,在石庄鄉官山村、饒家村新建提灌站2座,管道輸水覆蓋面積1200多畝。

把好工程質量“核心關”。2019年,該縣高標准農田建設任務3.4萬畝,總投資1.02億元。規劃建設面積3.7萬畝,涉及郭圩、六家橋、禮陂、相山、巴山、石庄、三山、孫坊、白路和許坊共10個鄉鎮,分四個標段實施。為扎實推進項目實施進度,確保高標准農田,該縣嚴格執行“工程質量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嚴格執行設計要求,主要建設內容為田間土地平整、灌排渠系工程、田間道路工程、土壤培肥工程、農田電網工程等﹔嚴格落實工程質量督查制度,嚴格按照《高標准農田建設規范》進行施工,成立了以水利技術人員為主的技術指導小組、由縣委督查室牽頭的工程制度督查小組、縣高標辦人員為主的工程進度質量監督小組。創新實施村民監管制度,村民監管滲入工程全過程,從源頭壓實責任。

同時將高標准農田建設與村庄環境整治、美麗鄉村建設、特色村鎮建設、農村綠化造林相結合,及時將未實施高標准農田的片區納入建設范圍。建設過程中,嚴控原材料、工序流程、施工工藝、基礎性工程和隱蔽工程質量。相關鄉鎮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定期參加工程質量建設監管工作例會,協助解決項目建設過程中的困難問題。建設單位全程督查監管,及時整改發現的問題,並按工程質量、施工進度撥付項目資金。通過落實建設、設計、監理、施工、質監等各參建單位責任,在保証建設進度的同時,實現高標准農田建設“高”在質量、“利”在群眾。各標段項目經理、技術負責人制定了詳細的施工組織設計,實行工期倒排、人員定崗、機械定位,3月底主體工程已完工,4月底完成四個標段的單項工程驗收及縣級自驗自評。

健全建后管護長效機制。項目建成並嚴格通過“三驗”程序進行驗收后,按照“誰受益、誰管護”的原則,落實管護責任主體和管護經費,推動建立健全高標准農田建后管護長效機制。各鄉(鎮)成立了工程管護領導小組,下達工程管護責任書,明確各村委會為管護主體,縣級財政安排20元/畝的管護資金用於項目工程的日常維護。同時,大力引導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和村集體等參與高標准農田設施的運行管護,積極探索委托養護、合同養護和承包養護等管護長效機制﹔建立政府主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農戶及專業協會等共同參與的管護體系。目前,近年來實施的高標准農田各類基礎實施運行良好,農機入田通道暢通,建成區糧食生產機械化率提高到 98%以上,為促進全縣農業供給側結構調整和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發揮了積極作用。當下,崇仁縣以發展蔬菜產業為主導,大力引導種植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和涉農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投入,推動高標准農田建設集中連片流轉,實現提質增效。目前,已流轉土地 3.1萬畝。(劉愛新、劉江、張建華)

(責編:邱燁、帥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