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干部上門 打通便民服務“最后一公裡”

記者 秦海峰

2020年04月17日17:00  來源:人民網-江西頻道
 

疫情期間,為保障居民正常的生活,解決居民生活難題,南昌市通過少見面、打電話、預約上門的方式為居民開展各項業務辦理,針對老年人出行不便困難,街道社區干部上門服務,積極為居民辦實事解難題,打通便民“最后一公裡”。

“智能防疫”助卡口 社區干部化身快遞員

南昌市青山湖區南鋼街道啟用“智能防疫”,實行電子通行証和紙質通行証兩証並用的方式,進出掃描二維碼就能輕鬆了解居民的信息和體溫情況,減少詢問接觸的機會,又提高了通行效率,大大方便了居民。

疫情發生后,南昌市東湖區彭家橋街道干部開始了24小時無休的工作狀態,街道干部們連軸轉,每天要到轄區對突發事件、公眾聚集性活動、小區卡點的維穩情況進行巡查處理。

該街道疫情防控指揮部安保維穩組組長傅君負責的福州路北社區面積大、人口多。為此,他組建了防疫微信群,將居民拉進群裡進行宣講,傳授轉發防疫知識和最新復工復產消息。

針對一些年齡較大,有基礎病的居民外出不便,又需要採購生活必須品的可以與社區聯系,按照他們提出的採購清單,幫其採購,並送到家中。工作之余,傅君和社區干部充當起了快遞員的角色,幫他們代購生活用品,解決實際生活困難。

足不出戶辦社保 打通便民“最后一公裡”

“太好了,現在在家裡就能辦好社保年檢,很方便,大家快試試。”日前,家住南昌縣蓮塘鎮正榮大湖社區的李先生下載了“江西人社”手機APP,為他年邁的父親辦理了社保年檢后,將這個好消息分享到了小區業主的微信群裡。

每年的3、4月份是居民社保年檢的高峰期,在疫情期間,為了幫助居民如期完成社保年檢,同時避免人員大量聚集服務窗口,蓮塘鎮多措並舉在全鎮推廣社保年檢“網上辦”。

“往年的這個時候,蓮塘鎮便民服務中心窗口要完成2萬左右居民的社保年檢工作,現如今‘網上辦’既方便了轄區居民,也減輕了窗口工作壓力。”萬靚說。

為了應對疫情帶來的影響,該鎮正積極探索“民事代辦”模式,在各村(社區)設立了便民服務代辦點,由村(社區)干部充當聯絡員,讓干部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以變應變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裡”。

“真的太感謝你們了!給你們添麻煩了!”日前,南昌市東湖區八一橋街辦西濠街84歲老人余雪梅在自家辦理完放棄低收入住房補貼相關手續后,拉著八一橋房管所王平紅的手感激地說。

原來余雪梅老人享受了南昌市公租房低收入住房補貼,現已退休,收入超出相關政策標准,自願放棄公租房低收入住房補貼,按照相關工作程序,辦理放棄手續需本人簽字按手印,疫情期間出行不便,老人身體也多有不適,無法到房管所辦理業務。

“老人行動不方便,沒關系,我們上門辦理!我們跑一趟,老人家就不用來回折騰了。” 核實完情況后,王平紅立即啟動預約上門辦理服務。

沒有寫字台,搬來板凳當桌子,現場辦公,以最快的工作效率,在最短的時間內,為老人辦理了放棄公租房低收入住房補貼業務。

愛心接力 共戰疫情

4月13日,一輛滿載青菜、芹菜、蘿卜、菊花茶、萵筍等新鮮蔬菜的三輪車駛進南昌市東湖區公園街道上營坊社區,捐贈這批新鮮蔬菜的是轄區神峰山庄有機蔬菜店老板—湖北籍返昌人員陳勝利。

陳勝利說,起初自己舉棋不定,對何時返昌有所顧慮,通過社區工作人員的主動聯系、耐心指引、提前溝通、點對點服務,順利幫助他回昌。在之后的復工復產申請過程中,街道、社區都大力提供支持和幫助,積極聯系房東為他減免租金,使得他能夠“無縫”融入,在第一時間投入到店面經營中。

“社區對於我的備至關懷和定期隨訪,讓我心懷感激,真心實切地感受到了家庭一般的溫暖。”陳勝利說。

陳勝利不僅向社區貧困戶送去了20份時蔬等生活物資,還以時間銀行志願者的身份看望高齡、空巢老人,為社區的特殊困難群眾送去愛心和溫暖。

在推進店面復工復產的同時,陳勝利還積極參與社區的志願服務,以東湖區時間銀行志願者的身份看望高齡、空巢老人,為社區的特殊困難群眾送去愛心和溫暖。“我會將愛心持續下去,服務更多的街坊鄰居。”陳勝利說。

(責編:邱燁、羅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