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小青:華潤江中打造江西智能制造“新名片”

2021年01月26日15:59  來源:人民網-江西頻道
 
江西省人大代表盧小青做客人民網江西演播室。時雨 攝
江西省人大代表盧小青做客人民網江西演播室。時雨 攝

人民網南昌1月26日電(時雨)“作為省人大代表,不僅要做好本職工作,還要認真履行好代表職責,要有公益心和社會責任感。”近日,江西省人大代表、華潤集團江西區域工委書記、華潤江中黨委書記、總經理盧小青做客人民網江西演播室,暢談履職實踐和參會建議,並對華潤江中未來發展進行展望。

搶建“口罩生產線” 產品18天下線

2020年,華潤集團江西區域的江中、燃氣、健康、醫藥、三九、電力、置地、萬象生活、萬家、五豐、怡寶、雪花等12類業務領域70多家基層企業充分發揮央企責任擔當,在疫情聯防聯控、企業復工復產、抗洪救災等各個方面積極作為。

“為緩解江西省防護口罩緊缺情況,華潤江中搶建‘口罩生產線’,僅用18天第一片口罩正式下線。”盧小青介紹,華潤江中依托在中藥固體制劑工藝研究、成型技術的優勢和能力,僅用了不到20天的時間,將江西省納入新冠肺炎診療方案的院內制劑“溫肺化纖顆粒”實現生產轉化,為患者及時送上安全有效的中醫藥產品。

對口扶貧村實現產業興旺、農民富裕

“作為省人大代表,在履職實踐中,我始終牢記使命,時刻堅守為民服務的初心。”盧小青說,華潤江中按照相關要求,對口幫扶江西省撫州市南豐縣東坪鄉南洲村。公司成立定點幫扶工作領導小組,委派了扶貧駐村工作隊,幾年來,先后投入520.4萬元扶貧資金,解決了貧困村“行路難”“看病難”“用電難”“飲水難”,全村公共基礎設施得到了明顯改善,群眾生活水平得到了明顯改善。貧困村2018年脫貧摘帽,全村20戶49人全部脫貧。

同時,公司還幫助南洲村發展中華土蜂養殖、生態魚養殖、中藥材種植、煙葉種植、南豐蜜桔種植產業,實現了貧困村村集體經濟從零到20萬元的增長,貧困村年人均收入由不足2800元增長到12600元,實現了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鄉村善治、農民生活富裕。

“華潤江中的幫扶工作得到了省、市、縣各級領導的肯定和贊揚,獲得江西省扶貧工作先進單位,眾多媒體先后報道了華潤江中的精准扶貧工作。”盧小青說。

華潤江中科創城項目將成為中醫藥智能制造新名片

“華潤集團將加強與江西省的整體合作,加大在全省的投資,尤其在中醫藥產業振興發展方面,會以華潤江中為平台,進一步加強資源整合和對接。”

談及未來的發展,盧小青特別提到了華潤江中科創城現代中藥生產基地。

“科創城是江西中醫藥產業振興發展重要的載體,華潤江中在科創城建設當中勢必發揮標杆和引領作用。目前,科創城征地400余畝,高起點、高標准設計,一期工作建設已經開啟。”盧小青認為,科創城不僅將成為江西省智能制造的新名片,也將是華潤醫藥智能制造再升級的新樣板。

“我相信,綠色、智能、高起點、高標准的贛江新區科創城項目,一定會成為繼江中藥谷之后的又一新標杆。”

據悉,項目分兩期建設,總投資15億元的一期工程已於去年10月20日開工,建設內容包括桑海、濟生兩家制藥企業搬遷、技改及配套等,總建筑面積8.5萬平方米。預計建成后,年產能可達20億。

華潤江中:從“小而美”變“大而強”

“我們要以‘讓人類充分享受健康的快樂’為使命,堅定地立足中醫藥產業,成為中藥創新的引領者、家中常備藥的踐行者。”

展望華潤江中的“十四五”,盧小青自信滿滿。

她提出,一方面要繼續聚焦OTC產品,夯實胃腸日常用藥的專家和領導者地位。另一方面,要大力發展大健康,補強處方藥、布局國藥。通過這4個板塊的業務支撐,加上“內生發展和外延並購”的雙輪驅動,爭取在十四五末能夠讓華潤江中整體營業規模,在十三五末的基礎上至少實現倍增翻番。

“華潤江中要從一直以來的‘小而美’變成‘大而強’,實現企業更大發展的同時,為江西中醫藥產業振興發展做出努力和貢獻。”盧小青說。

建議樹立一批有較強影響力的贛產中成藥品牌

圍繞今年省兩會,盧小青帶來了關於中醫藥發展方面的建議。她說,中醫藥產業是江西重點的特色產業,目前已經形成較明顯的產業集群發展態勢,發展前景良好。但與國內中醫藥產業發展先進地區相比,江西中醫藥產業還存在著龍頭企業帶動作用不顯著、支撐產業發展人才不足、科技創新能力不強等問題。

她建議,充分利用好江西省中醫藥產業資源,挖掘江西省中醫藥產業優勢,支持一批具有成為中醫藥龍頭潛質的企業並購、控股、注資等資產重組,壯大產業規模。建成一批對產業發展具有長遠影響的重大項目,樹立一批有較強影響力的贛產中成藥品牌,開發一批有地方特色優勢的大品種。

(責編:毛思遠、黎中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