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雲”種“數” “智慧”花開
——南昌全力打造創新型產業集群

將零部件放到夾具上固定后,焊接站的門關閉,智能化機器人開始作業,焊接、傳輸、沖孔、檢測下線、智能歸倉一條龍完成,工人隻需做簡單的輔助性工作。
辛勤耕“雲”、努力種“數”的智慧春天悄然來臨。眼下,南昌市數字化的智能工廠越來越多,創新型產業集群規模越做越大。
近年來,南昌市聚焦“4+4+X”產業體系,加快制造業數字化轉型,一大批智能工廠、智能車間、智能生產線應運而生,企業逐漸實現全鏈條智能化發展。同時,高標准打造創新型產業集群,推動優勢主導產業不斷轉型升級,向國際先進制造業集聚區邁進。
提升用“雲”量 實現智能制造
3月4日,在位於南昌經開區的南昌海立電器有限公司生產車間,記者看到高端空調壓縮機生產線上,大多數關鍵部件實現智能化生產,機器人正有條不紊地擰螺栓。“這是我們全新升級改造的自動化裝配線,每7秒鐘可裝配一套產品,人力大幅減少,產品的安全性、質量的穩定性有了保障。”該公司數字化團隊成員皮青雄說道。
車間生產現場信息化的運用,來源於南昌海立電器研發的“工業互聯網平台+供應鏈協同解決方案”,大量智能工業機器人應用於生產,讓新產品開發周期縮短28%,能源利用率提高6%,勞動生產率提高12%以上。該方案入選工信部2021年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項目。
在青山湖區,穿梭的AGV(無人搬運)小車,裝載著成品在設定的路線奔走﹔“5G+全息感知體系”擔當“質檢員”,檢查產品是否合格﹔5G智能系統,時刻監控環境變化、廠區工作人員各種操作細節……這樣的場景,每天都會出現在當地多家針紡企業的全流程智能生產線上。
據了解,目前南昌市處於自動化及以上水平的制造業企業超過70%,其中實現數字化管理的制造業企業約佔20%。隨著江鈴新能源汽車、華興針織、泰豪科技、洪安化工等一批“5G+智慧工廠”的項目全面建成,2022年累計新增上雲上平台企業1.43萬家,累計上雲上平台企業達3.7萬家,全年企業上“雲”目標達成率113.5%。
新型材料、現代針紡、機電裝備制造……南昌市持續推進智能化改造的行業點多面廣。近三年,該市累計推進實施500萬元及以上技改項目733個,總投資1046.7億元,新增產值1200億元左右,其中2022年全市推進實施的500萬元及以上技術改造項目261個。
今年以來,南昌市還全力摸排294戶3億元以上工業企業在增資擴產、協作配套等方面的意願和需求,建立工作台賬,引導企業科學合理新上項目、擴大產能,力爭2023年技改投資佔工業投資的40%左右。同時,加速推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升級,2023年力爭推進500萬元及以上技術改造項目300個,力爭全年竣工100個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項目。推動工業企業“上雲用數賦智”,力爭2023年新增上雲企業1萬家。
高標准打造創新型產業集群
在位於南昌高新區的南昌龍旗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廠房內,機器快速運轉,整潔寬敞的生產車間,幾名工程師正在調試設備。前不久,南昌高新區新型計算機及信息終端設備制造創新型產業集群,上榜科技部火炬中心公布的2022年度創新型產業集群名單。這對助推南昌市打造中部地區電子信息產業重地和國家級電子信息產業制造基地,具有重要作用。
產業集群的競爭力,離不開產業鏈發展高度集成。以南昌高新區為例,已重點培育引進以芯片、傳感器、半導體設備等為主的上游領域企業30余家﹔以顯示屏模組、鏡頭與攝像頭模組、照明模組等為主的中游領域企業90余家﹔以ODM終端、VR應用等為主的下游領域企業80余家,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條。尤其是移動智能終端領域,集聚了華勤、龍旗、天瓏等9家國內整機行業龍頭企業。
產業集群做大做強,離不開持續創新。晶能光電(江西)有限公司持續發力於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硅襯底LED技術,其生產的硅襯底大功率LED光源,憑借高性能、高可靠性等特點,成為產品競爭力靠前的該類光源提供商,生產的手機閃光燈產品也深受國內外手機廠商的青睞﹔公司是全球頭燈、礦燈、手電等移動照明行業的翹楚。
如今,晶能光電(江西)有限公司還圍繞Mini/Micro LED、傳感類器件和GaN功率器件等高端領域展開技術攻關。“我們在2021年9月份發布了三基色的硅襯底Micro LED陣列,是全球第二家,也是國內首家。”該公司戰略業務部高級經理王瓊介紹,企業的研發進展非常順利,在新款Micro LED的最高陣列密度方面實現重大突破,預計2025年實現相關產品的量產。
得益於創新型產業集群帶來的巨大影響,截至2022年底,南昌高新區新型計算機及信息終端設備制造產業全產業鏈實現營收1501.2億元,同比增長11%,佔南昌市電子信息產業營收的75%。
2022年,南昌市啟動實施的年營收3億元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全覆蓋行動,取得顯著成效。252家年營收3億元以上工業企業建立研發機構的比例,從2021年底的35.32%大幅提升到89.68%。這是該市深入實施“強省會”戰略,打造全國有重要影響力的區域科創中心的務實舉措,旨在建立健全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提升企業創新力和競爭力,促進產業轉型升級。
以企業為主體,把創新鏈建在產業鏈上,加大研發投入,加強產學研合作,不斷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未來,南昌市還將圍繞“4+4+X”產業體系,打造更多創新型產業集群,形成以一批科技型企業為創新主體,以一大批高校院所、重大科創載體、服務平台、新型研發機構為支撐,多方緊密聯動的創新型產業集群共同體。(記者 康春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